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

来源:书屋网 2.32W

有很多名人创业经历的励志故事都是很坎坷的,那么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50块钱闯深圳白手起家创业

咋听阮诗树这三个字有点感觉像是女生的名字,但一经详查,却发现这是个充满激情并且无比坚毅的男人。25岁时就背负着96000元的贷款,以50块钱的现金勇闯深圳。几经创业,几经失败,终于历练成了一个坐拥7家工厂的企业家,资产过亿。

50块闯深圳

1992年11月8日,伴随着长途客车司机的一声吆喝,“到了,到了!深圳到了!”还没睡醒的阮诗树迷迷糊糊的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当时的他25岁,背负着96000的家债。而当时他所下车的地方,只有七零八落的一些低矮的厂房,完全没有一点南方繁华大都市的样子。

阮诗树觉得很奇怪,向周围人一打听才发现,原来是被司机坑了,这里距离深圳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这里就是日后阮诗树的发展地松岗小镇。

此时的阮诗树身上仅剩下了50元钱,在想前往深圳市已经不现实了,无奈之下的阮诗树只好就地找工作,进了一家纸箱厂当起了推销员,薪水的每天7元加提成。

出色的推销员

偶然的一次机会,一家窗帘厂需要20万个纸箱的消息流传到阮诗树耳里,听到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阮诗树想都没想就奔到窗帘厂,闯进窗帘厂老板办公室。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各个纸箱厂的推销员,这架势着实吓到了阮诗树。

但阮诗树不愿放弃,轮到他报价时,报了说:“一块八一个”。窗帘厂老板听到后,板着脸问:“一块八一个?你们也太黑了吧?你说实话,一个纸箱你们要赚多少钱?”阮诗树回答说:“我在厂里了解到,赚25%。”

他的诚实回答得到了那个老板的好感,经过仔细比较有几家纸箱厂优势都差不多,但老板最终选择阮诗树所在的纸箱厂。老板的理由是:每家的报价都差不多,但回答利润率时,“只有你说了实话,值得信任。”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阮诗树干劲十足。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经常骑着纸箱厂老板配的摩托车,8个半月跑了差不多10万公里,硬是把一辆新摩托车跑散了架,把方圆几百里需要纸箱的大小工厂跑得烂熟。出众的推销业绩,使他的月薪达到了1.5万元。

还清债务

这样辛苦坚持了两年,1994年底的一天,阮诗树跑到了纸箱厂的七楼楼顶,冲着家乡的方向放声大喊,也冲着在天上看着自己的母亲大喊:“妈妈,我们家的96000元外债全部还清啦!”喊完之后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些债,是为了给得癌症的母亲治病欠下的,母亲在临终前曾拉着阮诗树的手嘱托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

这些债,是为母亲治疗癌症时欠下的。母亲临终前嘱托:“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他算了一笔账:指望在县医院上班每月101元的工资,即使不吃不喝,一辈子也还不清!于是,从农村出来、好不容易端上铁饭碗的阮诗树毅然辞职,挥别年迈的老父和新婚的妻子,一个人出门了。

几经沉浮

1995年,靠着打工积蓄,阮诗树尝试着干些小买卖,10多万元亏了进去。次年,他从家乡信用社贷款7万元,在松岗办了一家小型泡沫制品厂,赚了300万。1997年,他和一个香港人合作,开办树脂加工厂,第二年,因为手下人突然"反水",自己又亏得精光。同年创办欧罗文工艺礼品厂。20xx年,作为湖北省委统战部"回归工程"的第一位响应者,阮诗树在通山投资6000万元,征购土地127亩,创立了通山县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属生产出口型企业,主要利用通山现在青石板和石英砂资源,生产石材、玻璃工艺品,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西欧国家,市场前景广阔。

20xx年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达7000万元,上交税金110万元。公司立足石材工艺产业,在现有技术不强的情况下,引进法国粘合技术,发展石材类产品制造技术,使用并发挥优势石头喷泉品牌和核心的石材工艺流程。

依靠公司的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填补了湖北省这一项目上的空白。同时,公司产品开发能力强,设计新颖,是中国第一大喷泉制造商,通山出口产值第一的企业。目前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成为一家生产与研发基地达35000余平方米,员工1200余人,月产值超350万美元,年产值超4200万美元,合约2.66亿人民币的大公司。

阮诗树就这样一次次起步创业,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推销员最终终于成为了一个企业家,底下坐拥7家工厂。在咸宁,上至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听说过这位拥有过亿资产的大老板,并且为家乡建设投资了很多钱。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他背负着如山的外债只身闯深圳时,口袋里只有50元……

阮诗树效应

20xx年,在北京做石材生意的通山人王瑞淼,开始回家乡洽谈投资石材市场事宜。这是今年以来,通山回乡考察的第76位通山籍老板。

“游子返乡投资热,与阮诗树效应有关。”通山县委书记感慨道,去年6月,楚天都市报推出了“深圳特区湖北人”系列报道,其中专门介绍了通山人阮诗树在深圳白手起家及回乡创业的动人事迹。

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感染了众多的通山游子,他们纷纷效法阮诗树回报家乡。据统计,就20xx年一年,通山游子就带回10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4.3亿元。20xx年,已签约的项目达到48个。

双面身份

作为湖北企事业家协会秘书长,阮诗树对外积极宣传通山优势,优美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积极协助招商引资,先后带动了本士成功人士回通山投资办厂。

作为咸宁市政协委,时刻想着自己政协的职责,把如何参政、议政,为通山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会议和考察时机大胆谏言,献计献策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

面对创业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多大的才智,要有多么周详的计划,而需要一种敢于冒险的魄力,也就是网络上常常提到的胆商。阮诗树的成功不是偶然,几经沉浮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但身价过亿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他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老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昔日百亿首富黄光裕的创业传奇

能在当前最热门的房地产与家电零售两个行业同时获得空前成功,这可能就是黄光裕让人们对“商圣”之名心服口服的两大理由,这不仅仅是“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商理念的传播,作为伟大的企业家,还是得让财富数字,哪怕是纸上财富,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登上胡润百富榜首位的黄光裕,保持一贯的谦虚,面对媒体笑称“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的105亿元大多是“纸上财富”。不少媒体认为:让黄光裕“一飞登顶”的力量是今年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一个被称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将财富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过程中,黄俨然变身为资本运作高手。

但是,在资本游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庞大、可怕的国美网络在神奇般地崛起,没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可怕的力量”,相信香港股市也不会为“国美”两个字而发狂。资本只不过是企业家的血液,没有现实的产业网络,哪怕血再多,也只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企业家”,投资者只能以金钱多少来量度,而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看经营管理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黄光裕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倾注大量的笔墨之故。

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国美电器(行情 论坛)”的招牌。

据《竞争力》杂志报道,黄光裕,35岁,创业20xx年,铺就零售网络。4年间,两度借壳一间公司,财富估值突破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黄光裕认同李嘉诚之"商者无域",有人将其资本手腕与李泽楷收购信德佳作比。若兼两代超人财技,首富舍他其谁?

20xx~20xx年,4年间,4位首富,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理念,一年年升高的门槛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孕育富翁的沃土。究竟是什么让差异巨大的他们走向了同一座财富虚位?在学会通行的游戏玩法后,中国首富离世界首富还有多远?

百亿首富悬念

年仅35岁,创业20xx年。短短5年间,铺就零售网络,并将自己估值超过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自身认同李嘉诚,别人将其比作李泽楷,他会是两代超人的传人吗?

20xx年9月10日,香港股票市场,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至此,从7月末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黄光裕“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暂告一段落。

追逐热点者或许会暂时将其放在一边,而以胡润、范鲁贤为代表的一批富豪榜运作者则会继续盯住黄光裕,因为他取代20xx年的丁磊,成为最新一任中国内地首富。这位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小同乡,不仅在短短数年之间将旗下的国美电器零售网络迅速扩展至全国,而且用精妙的资本运作技巧将其价值最大化。

在这场买卖双方皆为黄光裕自己的交易中,被置入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之65%的股权被估值为88亿元?约合83亿港元?,以此计算国美电器的总价值便超过135亿元,何况这还不是黄名下国美的全部。而黄拥有国美电器的绝大部分股权,加之其另外的房地产资产,其财富估值当在135亿元之上,而胡润最终的估值是105亿。

丁磊现在的财富比之高峰期已大幅缩水,以9月10日网易收盘价35.51美元计,其价值在5.8亿美元左右。倒是陈天桥一路追赶,其拥有65%股份的盛大网络自年中上市以来,股价维持攀升之势,以9月10日收盘价24.19美元计,其身价已超过11亿美元。如果其继续良好的升势,则新首富的诞生还要有一番比拼。

抛开这种对比,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黄光裕对自己的资产估值方法是否合理,以及其财富背后深不可测的传闻。

看似简单的创业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最终选择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这就是目前有关黄光裕惟一可循的发迹前传,依靠这家电器店,他在20xx年后逼近中国首富的虚位。与其他很多富豪类似,在白手起家的神话后面,传言一直相生相伴,直指国美电器最初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直到现在仍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黄光裕并未直接反驳这些传言,只是声称其兄弟用于投资珠市口那家家电店的10多万元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的积累——至于为何是内蒙古,又具体是何种贸易和生意则不愿多讲。

如今回过头来总结,会发现黄光裕创业切入点之佳。虽然中国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物质条件仍然相当落后,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几乎所有消费品市场上,都是卖方市场,家电市场尤其如此,80年代中期仍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国美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1993年,就在国美电器已在北京迈出连锁经营步伐并开始涉足房地产业时,黄氏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称,他分得了“国美”品牌和几十万元现金,而包括房地产业务在内的资产归哥哥黄俊钦,后者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

尽管国美在十余年的积累下,从1999年开始发力走向全国,但外界对其扩张之举看法迥异,而资金保证则是质疑中的重要一环。也就是从那开始,国美的上市努力就成了业内外人士的谈资。

5年前的国内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屈指可数,排队等候融资的公司却连绵不绝,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国美?20xx年,黄光裕将目光转向了香港,同时他认识了有“金牌壳王”之称的潮汕同乡詹培忠。这是黄光裕财富之旅中的最关键一环,正是与詹的合作,使黄光裕学到了资本运作技巧,并最终超越了詹。

商圣首度借壳上市

20xx年6月,与詹培忠有密切关系的上市公司德智发展(HK 0070)设立了一家BVI公司Jumbo Profit,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以1920万港元现金收购了京华自动化(HK 0493)原大股东的一小部分股份。一个月后,詹自己控制的BVI公司Golden Mount,以5600万港元现金购得京华自动化原大股东的绝大部分股份,从而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

但是,最明显的疑点就是对于有“壳王”之称的詹来说,二级市场炒作才是其最终目的,实际想控制上市公司很可能幕后另有其人。20xx年9月,通过向大股东供股,詹进一步加大了对京华自动化的控制力度。

直到20xx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将用现金加股权的方式向第三方购买资产以发展物业租赁业务,而卖方正是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此次运作完成后,黄光裕以持股3600万股(16.1%),成为京华自动化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詹培忠(22.3%)。

一年多以后,20xx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13.5亿股新股,每股0.1元,全部由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Shining Crown现金认购,公司将全力发展地产业务。在此消息刺激下,京华自动化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涨了4倍。

此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将合计持有京华自动化85.6%的股份,终于取代詹培忠,走向前台。20xx年4月26日,黄向外转让了11.1%的股份,将其个人的持股比例降低到74.5%,从而回避了全面要约收购。20xx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而中国鹏润的主要业务便是向黄光裕收购的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7号院的物业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买壳过程中,黄光裕不仅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还通过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以及股权转让实现了部分套现,而詹培忠则在二级市场上获利颇丰。这种操作方式无疑对黄光裕的资本运作思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迷雾中暗渡陈仓

在黄光裕将部分地产业务装入中国鹏润以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迅速扩张的电器连锁业务将会很快寻求上市融资,早在20xx年初,便有传言称国美电器会在年内登陆香港股市。而后,在20xx年末,黄光裕将目光重新转向内地,与宁城老窖(SH 600159)现简称ST宁窖(资讯 行情 论坛)的第一大股东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但在一年后,双方又产生纠纷并最终解除协议。

这一年多时间内,有关国美电器的上市方案传出多个版本,显得扑朔迷离。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黄光裕却已暗中拿定主意,决意将中国鹏润再做一次壳,这也是其甘愿放弃宁城老窖之壳的原因之一。

20xx年初,黄光裕重组国美电器,将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门店置入,由其全资公司北京鹏润亿福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份,黄个人直接持有剩余35%的股份。20xx年4月,鹏润亿福又把所持国美电器股权全部出售给了BVI公司Ocean Town?由黄光裕通过Gome Hodings全资持有?,国美电器转眼间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

两个月后,又一场大戏开演。这一次,黄光裕直接首发出演。20xx年6月7日,中国鹏润发布公告,其于6月3日通过全资控股子公司购买了Ocean Town100%的权益,其惟一资产便是国美电器65%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鹏润的主营业务将转向零售业。

在这场价值88亿元的交易中,并未涉及现金,其中2.435亿港元由中国鹏润发行4410万股新股支付,余下80.58亿港元将通过发行两批可转换债券支付。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对中国鹏润的持股量由66.9%增至74.9%,

恰好在全面收购之底限。而如果可换股债券到期全部转股后,其持股量则会增至97.2%。

质疑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国美电器创业初期可能是靠贩卖二手家电赚取了可观利润。这种判断的背景是,80年代中后期进口家电门槛很高,像国美这种个体户式的零售店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保证货源供应,而乘虚而入的二手家电正好满足了国美的需求。

一个为很多人知晓但从未点破的事实是:那个时期的企业不少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包括数家现在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回应

黄光裕对这种质疑的回应是:自己所卖家电产品都有正规手续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他非常肯定地表示:“没有去窜货,也没有从窜货者那儿进货。作为一个零售企业,我做不到,也没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甚至供货方的供货方,他们的货物是哪儿来的。”业内人士认为此说的潜台词便是,不直接参与二手链条,而是通过中间商买二道乃至三道的二手家电,这样既可保证货源,又大大回避了投资风险。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的传奇创业故事

他被称为中国第一股民。而他则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他的故事曾被包括美国《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话题。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的著名散户,这个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不倒翁,他已成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和证券市场发展历史时绕不过去的象征性人物。

他叫杨怀定,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熟悉--杨百万。

20xx年下半年,沪深股指冲上高位后,杨百万曾多次向散户发出警告。9月12日,上证综指在走出5·30大跌后一路向上,冲破了5000点大关,许多人都在议论7000点、8000点甚至一万点,杨百万却在接受中证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股市风险加大,又到克服贪婪时,特别强调绩优股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泡沫,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一定要克制住贪婪心态,不应盲目理解所谓绩优股的价值投资,而进入价值投机的怪圈。

这篇文章见报后,杨百万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但19个交易日后,上证综指就在冲高6124点后掉头向下,至今跌幅已超过60%,蓝筹股群体更成为下跌的主力。

杨百万因此再度备受关注,其作为中国成功的散户投资者代表的形象再次得到确认。杨百万说:我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为散户站岗放哨。

但他同时声明,他现在只对自己决策软件的客户作指导,不会随意对公众发言,不会滥用自己的影响力。他说:我没有自己的网站,也没有博客,只是偶尔,特别是在大盘走势的关键时刻,接受记者的采访。目前互联网上的所谓杨百万网站或博客,全部是假冒的。

从1988年参与国库券买卖算起,经过柜台交易阶段,再到沪深交易所正规的竞价交易市场,杨百万参与了至今为止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部历史,也是其中的幸存者和成功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走过的心路历程,堪称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一个缩影。

1998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评选改革开放20xx年20人,杨百万入选。如今已到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当年的20人中不少人已经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翻船落马,杨百万却活得挺好,并不断有新的收获,这不能不说与他成熟理性的心态和稳健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十年前他就曾对记者说:我始终保持独立,不参加任何联盟,不管是券商的、庄家的还是上市公司的。记者与杨百万相识多年,深切地体会他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能独立思考,在关键时刻能够把握住自己,他有自己的明确的生存之道,这已化为他的生存智慧,虽然从学历上来说,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早期经历已成传奇

杨百万的精明在他踏入投资之路的第一步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杨百万最早是从买卖国库券开始投资生涯的。这事说起来有点偶然。1988年,因为遭遇一些不公正待遇,杨百万从工厂辞职,自寻生计。这以前他已经通过业余搞第二职业赚了一点钱,银行存款有2万。

辞职后,他当然得更留心赚钱的机会。有一次,他看到上海某报说温州实行利率开放,利息可以高到13%。他给温州人民银行写信,确认了真有其事后,就想把钱存到温州去。他算了算,2万元,每年利息就是2600元。而辞职前他每月工资68元,一年也就800多。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年息2600元,这不是可以不用上班了嘛?不过到温州去的船票刚买好,他又从报纸上看到另一条消息:上海要开放国债交易。杨百万说:我读过《子夜》,知道这里面会有花头。他立刻算了一笔账:当时上海银行利息每年5点几,三年期国库券,年息超过15点,比去温州存银行还划算,还免了奔波之苦。为啥不买?

国债交易开市的第一天,一大早他就去了。买进后,看看旁边的人,看的多买的少。到当天下午,有人想明白了,开始买进,结果价格立刻上冲。冲到110元以上,他就抛掉了。转手之间,利润超过10%。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他开始研究国库券。很快,他发现全国8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却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于是他想到了个妙招:做国库券的异地买卖。这个念头一转,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创了我国国库券异地交易的先河。

他没日没夜地乘火车在全国跑。各地之间的差价甚至可以大到超过10元,利润极其丰厚。他总结出来,什么地方穷、经济落后,什么地方的国库券就更便宜。当时中国人的金融意识还相当淡漠,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很多时候要靠摊派,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打八折抛售给银行,而银行也普遍缺乏资金,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一下子就胀死了。杨百万说:我带着现金去买进,当地银行把我当救星。银行给我的价钱是九折,90元。到上海差价起码十元。靠这2万多元本钱,出去一趟能有几千元进账。我的本金快速膨胀。

他向记者透露其中的奥秘:其实那时国务院有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各地执行情况不一。上海执行得最好,从没有低于面值。正是这一点保证了杨百万国库券异地买卖的价差。我实际上赚的就是这个政策的钱。他说。

杨百万的交易金额越做越大,很快达到上百万,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都开始注意他。

当时对他的行为有很多争论:一、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经营金融?按国家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二、算不算投机倒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看法无疑使他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这时杨百万采取了一个聪明的举动,他主动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去人民来访。他对接待人员说:我有些金融法规搞不清,想主动接受党和政府的教育。我可以买卖国库券吗?接待人员反问他:你看呢?他说:可以。接待人员问他有什么依据,他拿出一份《金融时报》,当时的上海分行行长在报纸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欢迎公民随时随地买进国库券,随时随地卖出。

做了一段国库券异地交易后,他心里还是不踏实,怕政策变化,同时也怕大笔现金带在身边不安全。当时个人不能使用本票,只有现金。杨百万说:我特地称过,一万10元钞是一斤二两。我带50万出去,就是60斤。分量重,体积大,十分惹眼。正好当时上海公安局开放保安业务。于是他跑到上海市公安局,询问能否请保安,结果如愿以偿。上海《解放日报》为此曾发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例私人聘请公安人员当保安。这以后他出门买卖国库券,就由保安开好执行公务的证明,还带着枪,一路免检,通行无阻,少了许多麻烦。外地银行也因此更认可他的交易行为,愿意把国库券卖给他。

1989年,他又特意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当时的背景是:一些私营个体户不愿意交税,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结果税务局的人表扬他主动上门报税,报纸还发表了上海市民杨怀定主动报税的消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和好感。后来杨百万对记者坦率承认,其实那时他心里很明白,根据国库券条例,买卖国库券是免税的。或许,制定国库券条例时,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杨百万这样频繁地跨地区买卖国库券的情形吧。

到人民银行咨询、请公安人员做保安、到税务局报税,这三件事让杨百万出了名。其实,这中间也隐藏着他自我合法化、自我保护的狡猾安排。

有很多名人创业经历的励志故事都是很坎坷的,那么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50块钱闯深圳白手起家创业

咋听阮诗树这三个字有点感觉像是女生的名字,但一经详查,却发现这是个充满激情并且无比坚毅的男人。25岁时就背负着96000元的贷款,以50块钱的现金勇闯深圳。几经创业,几经失败,终于历练成了一个坐拥7家工厂的企业家,资产过亿。

50块闯深圳

1992年11月8日,伴随着长途客车司机的一声吆喝,“到了,到了!深圳到了!”还没睡醒的阮诗树迷迷糊糊的踏上了深圳的土地,当时的他25岁,背负着96000的家债。而当时他所下车的地方,只有七零八落的一些低矮的厂房,完全没有一点南方繁华大都市的样子。

阮诗树觉得很奇怪,向周围人一打听才发现,原来是被司机坑了,这里距离深圳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这里就是日后阮诗树的发展地松岗小镇。

此时的阮诗树身上仅剩下了50元钱,在想前往深圳市已经不现实了,无奈之下的阮诗树只好就地找工作,进了一家纸箱厂当起了推销员,薪水的每天7元加提成。

出色的推销员

偶然的一次机会,一家窗帘厂需要20万个纸箱的消息流传到阮诗树耳里,听到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阮诗树想都没想就奔到窗帘厂,闯进窗帘厂老板办公室。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各个纸箱厂的推销员,这架势着实吓到了阮诗树。

但阮诗树不愿放弃,轮到他报价时,报了说:“一块八一个”。窗帘厂老板听到后,板着脸问:“一块八一个?你们也太黑了吧?你说实话,一个纸箱你们要赚多少钱?”阮诗树回答说:“我在厂里了解到,赚25%。”

他的诚实回答得到了那个老板的好感,经过仔细比较有几家纸箱厂优势都差不多,但老板最终选择阮诗树所在的纸箱厂。老板的理由是:每家的报价都差不多,但回答利润率时,“只有你说了实话,值得信任。”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阮诗树干劲十足。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经常骑着纸箱厂老板配的摩托车,8个半月跑了差不多10万公里,硬是把一辆新摩托车跑散了架,把方圆几百里需要纸箱的大小工厂跑得烂熟。出众的推销业绩,使他的月薪达到了1.5万元。

还清债务

这样辛苦坚持了两年,1994年底的一天,阮诗树跑到了纸箱厂的七楼楼顶,冲着家乡的方向放声大喊,也冲着在天上看着自己的母亲大喊:“妈妈,我们家的96000元外债全部还清啦!”喊完之后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些债,是为了给得癌症的母亲治病欠下的,母亲在临终前曾拉着阮诗树的手嘱托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

这些债,是为母亲治疗癌症时欠下的。母亲临终前嘱托:“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债还了。”他算了一笔账:指望在县医院上班每月101元的工资,即使不吃不喝,一辈子也还不清!于是,从农村出来、好不容易端上铁饭碗的阮诗树毅然辞职,挥别年迈的老父和新婚的妻子,一个人出门了。

几经沉浮

1995年,靠着打工积蓄,阮诗树尝试着干些小买卖,10多万元亏了进去。次年,他从家乡信用社贷款7万元,在松岗办了一家小型泡沫制品厂,赚了300万。1997年,他和一个香港人合作,开办树脂加工厂,第二年,因为手下人突然"反水",自己又亏得精光。同年创办欧罗文工艺礼品厂。20xx年,作为湖北省委统战部"回归工程"的第一位响应者,阮诗树在通山投资6000万元,征购土地127亩,创立了通山县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属生产出口型企业,主要利用通山现在青石板和石英砂资源,生产石材、玻璃工艺品,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西欧国家,市场前景广阔。

20xx年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达7000万元,上交税金110万元。公司立足石材工艺产业,在现有技术不强的情况下,引进法国粘合技术,发展石材类产品制造技术,使用并发挥优势石头喷泉品牌和核心的石材工艺流程。

依靠公司的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填补了湖北省这一项目上的空白。同时,公司产品开发能力强,设计新颖,是中国第一大喷泉制造商,通山出口产值第一的企业。目前欧罗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成为一家生产与研发基地达35000余平方米,员工1200余人,月产值超350万美元,年产值超4200万美元,合约2.66亿人民币的大公司。

阮诗树就这样一次次起步创业,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推销员最终终于成为了一个企业家,底下坐拥7家工厂。在咸宁,上至官员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听说过这位拥有过亿资产的大老板,并且为家乡建设投资了很多钱。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他背负着如山的外债只身闯深圳时,口袋里只有50元……

阮诗树效应

20xx年,在北京做石材生意的通山人王瑞淼,开始回家乡洽谈投资石材市场事宜。这是今年以来,通山回乡考察的第76位通山籍老板。

“游子返乡投资热,与阮诗树效应有关。”通山县委书记感慨道,去年6月,楚天都市报推出了“深圳特区湖北人”系列报道,其中专门介绍了通山人阮诗树在深圳白手起家及回乡创业的动人事迹。

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感染了众多的通山游子,他们纷纷效法阮诗树回报家乡。据统计,就20xx年一年,通山游子就带回10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4.3亿元。20xx年,已签约的项目达到48个。

双面身份

作为湖北企事业家协会秘书长,阮诗树对外积极宣传通山优势,优美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积极协助招商引资,先后带动了本士成功人士回通山投资办厂。

作为咸宁市政协委,时刻想着自己政协的职责,把如何参政、议政,为通山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会议和考察时机大胆谏言,献计献策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

面对创业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多大的才智,要有多么周详的计划,而需要一种敢于冒险的魄力,也就是网络上常常提到的胆商。阮诗树的成功不是偶然,几经沉浮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但身价过亿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他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老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经历坎坷的名人励志创业故事:昔日百亿首富黄光裕的创业传奇

能在当前最热门的房地产与家电零售两个行业同时获得空前成功,这可能就是黄光裕让人们对“商圣”之名心服口服的两大理由,这不仅仅是“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商理念的传播,作为伟大的企业家,还是得让财富数字,哪怕是纸上财富,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登上胡润百富榜首位的黄光裕,保持一贯的谦虚,面对媒体笑称“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的105亿元大多是“纸上财富”。不少媒体认为:让黄光裕“一飞登顶”的力量是今年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一个被称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将财富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过程中,黄俨然变身为资本运作高手。

但是,在资本游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庞大、可怕的国美网络在神奇般地崛起,没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可怕的力量”,相信香港股市也不会为“国美”两个字而发狂。资本只不过是企业家的血液,没有现实的产业网络,哪怕血再多,也只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企业家”,投资者只能以金钱多少来量度,而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看经营管理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黄光裕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倾注大量的笔墨之故。

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国美电器(行情 论坛)”的招牌。

据《竞争力》杂志报道,黄光裕,35岁,创业20xx年,铺就零售网络。4年间,两度借壳一间公司,财富估值突破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黄光裕认同李嘉诚之"商者无域",有人将其资本手腕与李泽楷收购信德佳作比。若兼两代超人财技,首富舍他其谁?

20xx~20xx年,4年间,4位首富,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不同理念,一年年升高的门槛表明中国正在成为孕育富翁的沃土。究竟是什么让差异巨大的他们走向了同一座财富虚位?在学会通行的游戏玩法后,中国首富离世界首富还有多远?

百亿首富悬念

年仅35岁,创业20xx年。短短5年间,铺就零售网络,并将自己估值超过百亿,逼近中国首富位置。自身认同李嘉诚,别人将其比作李泽楷,他会是两代超人的传人吗?

20xx年9月10日,香港股票市场,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至此,从7月末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黄光裕“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暂告一段落。

追逐热点者或许会暂时将其放在一边,而以胡润、范鲁贤为代表的一批富豪榜运作者则会继续盯住黄光裕,因为他取代20xx年的丁磊,成为最新一任中国内地首富。这位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小同乡,不仅在短短数年之间将旗下的国美电器零售网络迅速扩展至全国,而且用精妙的资本运作技巧将其价值最大化。

在这场买卖双方皆为黄光裕自己的交易中,被置入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之65%的股权被估值为88亿元?约合83亿港元?,以此计算国美电器的总价值便超过135亿元,何况这还不是黄名下国美的全部。而黄拥有国美电器的绝大部分股权,加之其另外的房地产资产,其财富估值当在135亿元之上,而胡润最终的估值是105亿。

丁磊现在的财富比之高峰期已大幅缩水,以9月10日网易收盘价35.51美元计,其价值在5.8亿美元左右。倒是陈天桥一路追赶,其拥有65%股份的盛大网络自年中上市以来,股价维持攀升之势,以9月10日收盘价24.19美元计,其身价已超过11亿美元。如果其继续良好的升势,则新首富的诞生还要有一番比拼。

抛开这种对比,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黄光裕对自己的资产估值方法是否合理,以及其财富背后深不可测的传闻。

看似简单的创业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最终选择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这就是目前有关黄光裕惟一可循的发迹前传,依靠这家电器店,他在20xx年后逼近中国首富的虚位。与其他很多富豪类似,在白手起家的神话后面,传言一直相生相伴,直指国美电器最初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直到现在仍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黄光裕并未直接反驳这些传言,只是声称其兄弟用于投资珠市口那家家电店的10多万元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的积累——至于为何是内蒙古,又具体是何种贸易和生意则不愿多讲。

如今回过头来总结,会发现黄光裕创业切入点之佳。虽然中国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物质条件仍然相当落后,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几乎所有消费品市场上,都是卖方市场,家电市场尤其如此,80年代中期仍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国美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1993年,就在国美电器已在北京迈出连锁经营步伐并开始涉足房地产业时,黄氏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称,他分得了“国美”品牌和几十万元现金,而包括房地产业务在内的资产归哥哥黄俊钦,后者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

尽管国美在十余年的积累下,从1999年开始发力走向全国,但外界对其扩张之举看法迥异,而资金保证则是质疑中的重要一环。也就是从那开始,国美的上市努力就成了业内外人士的谈资。

5年前的国内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屈指可数,排队等候融资的公司却连绵不绝,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国美?20xx年,黄光裕将目光转向了香港,同时他认识了有“金牌壳王”之称的潮汕同乡詹培忠。这是黄光裕财富之旅中的最关键一环,正是与詹的合作,使黄光裕学到了资本运作技巧,并最终超越了詹。

商圣首度借壳上市

20xx年6月,与詹培忠有密切关系的上市公司德智发展(HK 0070)设立了一家BVI公司Jumbo Profit,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以1920万港元现金收购了京华自动化(HK 0493)原大股东的一小部分股份。一个月后,詹自己控制的BVI公司Golden Mount,以5600万港元现金购得京华自动化原大股东的绝大部分股份,从而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

但是,最明显的疑点就是对于有“壳王”之称的詹来说,二级市场炒作才是其最终目的,实际想控制上市公司很可能幕后另有其人。20xx年9月,通过向大股东供股,詹进一步加大了对京华自动化的控制力度。

直到20xx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将用现金加股权的方式向第三方购买资产以发展物业租赁业务,而卖方正是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此次运作完成后,黄光裕以持股3600万股(16.1%),成为京华自动化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詹培忠(22.3%)。

一年多以后,20xx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13.5亿股新股,每股0.1元,全部由黄光裕名下的BVI公司Shining Crown现金认购,公司将全力发展地产业务。在此消息刺激下,京华自动化的股价在短时间内涨了4倍。

此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将合计持有京华自动化85.6%的股份,终于取代詹培忠,走向前台。20xx年4月26日,黄向外转让了11.1%的股份,将其个人的持股比例降低到74.5%,从而回避了全面要约收购。20xx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而中国鹏润的主要业务便是向黄光裕收购的位于北京朝阳区西坝河北里7号院的物业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在买壳过程中,黄光裕不仅获得了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还通过上市公司的现金支付以及股权转让实现了部分套现,而詹培忠则在二级市场上获利颇丰。这种操作方式无疑对黄光裕的资本运作思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迷雾中暗渡陈仓

在黄光裕将部分地产业务装入中国鹏润以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迅速扩张的电器连锁业务将会很快寻求上市融资,早在20xx年初,便有传言称国美电器会在年内登陆香港股市。而后,在20xx年末,黄光裕将目光重新转向内地,与宁城老窖(SH 600159)现简称ST宁窖(资讯 行情 论坛)的第一大股东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但在一年后,双方又产生纠纷并最终解除协议。

这一年多时间内,有关国美电器的上市方案传出多个版本,显得扑朔迷离。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黄光裕却已暗中拿定主意,决意将中国鹏润再做一次壳,这也是其甘愿放弃宁城老窖之壳的原因之一。

20xx年初,黄光裕重组国美电器,将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门店置入,由其全资公司北京鹏润亿福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份,黄个人直接持有剩余35%的股份。20xx年4月,鹏润亿福又把所持国美电器股权全部出售给了BVI公司Ocean Town?由黄光裕通过Gome Hodings全资持有?,国美电器转眼间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

两个月后,又一场大戏开演。这一次,黄光裕直接首发出演。20xx年6月7日,中国鹏润发布公告,其于6月3日通过全资控股子公司购买了Ocean Town100%的权益,其惟一资产便是国美电器65%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鹏润的主营业务将转向零售业。

在这场价值88亿元的交易中,并未涉及现金,其中2.435亿港元由中国鹏润发行4410万股新股支付,余下80.58亿港元将通过发行两批可转换债券支付。交易完成后,黄光裕对中国鹏润的持股量由66.9%增至74.9%,

恰好在全面收购之底限。而如果可换股债券到期全部转股后,其持股量则会增至97.2%。

质疑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国美电器创业初期可能是靠贩卖二手家电赚取了可观利润。这种判断的背景是,80年代中后期进口家电门槛很高,像国美这种个体户式的零售店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保证货源供应,而乘虚而入的二手家电正好满足了国美的需求。

一个为很多人知晓但从未点破的事实是:那个时期的企业不少都做过类似的事情,包括数家现在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回应

黄光裕对这种质疑的回应是:自己所卖家电产品都有正规手续包括供货方提供的发票。他非常肯定地表示:“没有去窜货,也没有从窜货者那儿进货。作为一个零售企业,我做不到,也没必要去调查供货方、甚至供货方的供货方,他们的货物是哪儿来的。”业内人士认为此说的潜台词便是,不直接参与二手链条,而是通过中间商买二道乃至三道的二手家电,这样既可保证货源,又大大回避了投资风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