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通用20篇)

来源:书屋网 7.21K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通用20篇)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

对曹操说曹丞相,你乃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您出生于沛国,您的父亲是曹篙。您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间,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慰。中平元年,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时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冲击下摇摇欲坠。六年,董卓入朝专权,您拒其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次年,参加讨董联军,任奋武将军,拥袁绍为盟主。十余万联军观望不前,您孤军奋进,战败而还,遂决意独立发展。汉献帝初平二年,出兵镇压黑山军白绕部,占据濮阳。

三年,被济北相鲍信等拥为兖州牧。继软硬兼施,收降青州黄巾军30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征战的重要力量。您立足兖州后,盘踞南阳的袁术向北扩张,勾结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对其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您审时度势,表面仍从袁绍,以争取支援,先击溃公孙瓒,继迫袁术败走淮北。初平四年秋,您以报杀父之仇为名,贸然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因粮尽,于次年春退回兖州。夏,再次出兵徐州,而兖州大部被吕布等乘虚夺占,经艰苦奋战,方收回失地。纳荀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吸取教训,巩固兖、豫二州根据地。

建安元年,率军至洛阳,靠近汉献帝,受封建德将军、镇东将军,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参预朝政。不久,迫汉献帝迁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在许县及交通沿线实行屯田,足食强兵,减轻民赋。此后三年,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遂与兵多地广的袁绍抗衡。建安四年,您为抗击袁绍南进,预作周密部署,争取战略主动。

次年,乘袁绍迟疑不决、刘备新据下邳而兵力分散之机,率军击败刘备,将其赶出徐州,避免了两面受敌。当袁绍统兵10万进屯黎阳时,您鉴于敌众己寡,先以声东击西战法解白马之围,退至延津南击败追兵,大挫袁军锐气,再回师官渡,待机破敌。后采纳部属建议,坚意拒守,并相机先后袭烧袁军故市粮车和屯于乌巢的粮草,乘势发起攻击,歼袁军7万余,致袁绍此后一蹶不振。继而乘胜北上,吞并冀、青、并州,进击幽州。十二年,曹军受阻渤海滨,您佯称缓进,率军暗出卢龙塞,攀崎岖小道直指柳城,击败袁氏残余势力及与之勾结的乌桓王蹋顿,统一了中国北方。

次年,挥师南下,轻取荆州。又率精骑昼夜兼程追击,大败刘备于长坂,直下江陵,以图进占江东。由于骄傲轻敌,加之军中流行时疫,且不习水战,以致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回中原。接着,战胜朝廷内逼让兵权的政敌,致力于巩固北方,同时大治水军。十六年,成功地进行了渭南之战,全据关中。又转向东与孙权争夺江淮之地。至二十年,取得合肥之战的胜利,遏制了孙权攻势。

从此,曹魏在淮南的优势逐渐形成。二十四年,赴汉中,拔曹军出困境,集中兵力于荆州,并着手离间孙刘联盟,欲各个击灭。继唆使孙权袭杀蜀汉名将关羽,使曹军在荆州战场转危为安,迅速形成优势。正当军威大振之时,病卒洛阳。您戎马倥偬一生。用兵灵活,长于选将用将,治军严整。严格训练,赏罚分明,座骑惊入麦田,当场割发代首以肃军纪。体恤将士,赢得军心。您好兵法,自著兵书十万余言。

又集录诸家兵法为《接要》。所著《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您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因为您为统一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您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您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2

曹操,提起他,你们肯定想起:“阴险”、“狡诈”、“无情”对吗?是的。我以前也是对他又憎又恨。特别是在他杀死吕伯奢一家还留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绝情之言,我忍无可忍。可是,真有人如此绝情?我不由得起了疑心,这是事实吗?说不定曹操的品行并没有如此恶劣呢?《易中天<品三国>》中的这篇《奸雄之谜》为我揭开了迷雾,看清了真相。

通过第一章《真假曹操》的故事,易中天先生把曹操描写得淋漓尽致,我心中就此刻画了个形象,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却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是那么宽宏大量,却又心胸狭窄。他大家风范,却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却儿女情怀;阎王脾气,又菩萨心肠。对,他有很多张“脸”,但我认为,每个人不可能好人做到底,也不会坏人干到透。所以曹操的脸,起码真实、本色。就从“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角度来看,曹操也能称得上大英雄,一个奸诈的大英雄,一个可爱的奸雄。

曹操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的人物,同时也是最真实的。他不像刘备和董卓,都是枭雄,前者智勇又杰出,后者强横有野心。

在曹操的少年时代,就让我充分了解他的“奸雄”本色。他奸诈狡猾,喜欢做恶作剧,但在行刺宦官时舞着手戟全身而退。这既体现了他的“奸”,又塑造了他的“雄”,让我心服口服,自叹不如。

既已定论,评价又出现了两种。《后汉书》说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许邵说的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两种评价。我觉得《后汉书》说的有些不妥,曹操也不是不想当“能臣”,可当时清平存在的可能已微乎其微;再说了,曹操是英雄,但很奸诈,只能是奸雄。第二种评价显然妥当些。

如果你还惦记着曹操杀人灭口之罪,那你就错了。《三国演义》把曹操写的太坏了,其实当时曹操是带着凄凉的语气说另外一句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是说:我错杀了人,很伤心。但我已经走投无路了,只能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不要别人对不起我。这里“别人”指吕伯奢一家,而《三国演义》里“天下人”就未免改得太理直气壮,曹操是有善心的。

现在,《奸雄之谜》在我心中已有了答案。曹操虽奸诈却又英勇,虽狡猾却又可爱。他是个可爱的奸雄。他是雄心勃勃的,是真实的!

因受《三国演义》等书的影响,同学、小孩甚至老师都认为曹操很坏,但易中天先生从没破绽的地方找破绽,那犀利的观点,倾尽自己的所有知识和感情,集中百书,为曹操减轻了罪名。他用那细腻的笔触,在我脑海中勾画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可爱奸雄。我喜欢易先生的文章,而最喜欢的文章就是这篇《奸雄之谜》。

教师点评:《易中天<品三国>》是一部比较带有个人观点的名著评论书籍,而小作者更是对《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曹操展开了自己独特的点评。这就是小作者眼里当下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不管从内容的选择还是观点的层层确立,都无不折射出小作者对历史人物,对名著已经开始了较为深入的阅读。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而言,这是非常值得表扬和鼓励的。无论观点对与错,《奸雄之谜》这篇文章本身肯定带给她许多的启发与感悟。这便是这篇文章成功之处啊!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3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之中,英雄不计其数,唯独曹操,才是我的最爱。

许多读三国的人们,都是对孙权与刘备情有独钟,曹操却因为残暴而被众人不喜欢,但有谁去仔细品味过曹操呢?

孙权评价曹操道: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曹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残暴怎么能成大业?《三国演义》中写到过曹操借仓官王后之头以稳军心,若换成袁绍好心不忍,恐怕霸业难成是难免的了。所谓无毒不丈夫,与其说是一种毒,不如说其是一个决定,一个果断的决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绝非浪得虚名,没有一点手段,是难成大事的。

曹操的智勇不是一般人能及的:行刺董卓,在那个时候可以说董卓已经掌管大体了,没有几个人有这种铲除他的心理,而曹操不然,曹操用自己的勇去打破了这一不可能;离间马韩,曹操的这种智慧也令人称赞。这智勇更令人刮目相看。

曹操曾说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身藏行;升则飞腾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就是曹操自己的伟大气概,面对战败,他不耻下跪与关羽,他大笑周郎诸葛,面对挫折,他毫不低头,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说到文采,曹操的文学才华可谓是文采飞扬,他的诗词均已慷慨悲壮著称,一首《观沧海》就写出了他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将他的气概抒发到了极致!一首《龟虽寿》就写出了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能有哪代君王能与曹操媲美,论计谋,论才略,论心肠,论文采,唐宗宋祖也不及曹操一人。

也许曹操的心肠却有残暴,但在成大事上,没有这些铁石心肠是不行的。和袁绍比起来,曹操确实并不出众,但曹操的豪情壮志着实令我们刮目相看。鲁迅先生曾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是啊,不管曹操有多残暴,但他的功绩,文采,谋略,着实是一个英雄的标志啊!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主席也不禁被曹操的文采所折服。

纵观三国,如果曹操没有这样的铁石心肠,这样的豪情壮志,怎么分得天下?怎么有这样的豪攻伟绩?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这和他的残暴是分不开的,是残暴使他更加优秀,但残暴也应适度。

曹操的豪情壮志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能屈能伸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品味曹操,体会曹操的文采;细读曹操,体会曹操的谋勇;细品曹操,体会曹操的豪情壮志!曹操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毕竟人无完人,是谁都难免犯错,曹操的残暴只是体现出他能成大事的一点,在生活中,残暴却为一种选择,它的果断令人折服,但残暴也会有它的负面影响。曹操是一位伟人,他身上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与崇拜,面对他的残暴,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要知道,在大势之下的一点残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心理,失去了本来可以是自己的东西的话是非常可惜的。

读罢孟德,不禁感慨道:天地之大,人则是极其渺小,但曹操却用他那七尺男儿身屹立与这茫茫天地之间,超越了物质实体上的渺小,达到了精神上的博大!

自古以来,曹操只有一个,他一直住在我的心里,永不会朽。

英雄只有一个!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4

论英雄,我喜欢曹操。喜欢他的雄心壮志与谋略。

曹操,字孟德,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政治家和诗人。论他的军事与谋略,曹操以少胜多官渡战袁绍,“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自袁绍兵败后,三国鼎立的状况便出现了,曹操,便是最强大的魏国的奠基人与创始人。他驻都为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是三国中,最为强势的一方,前人称之为“操贼”,“奸雄”,但最终是我们的开国元勋,毛泽东给他翻了案,因为毛泽东三国中,最敬佩的就属他了。“奸雄”,“曹贼”又怎样,他这个“奸雄”“汉贼”,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知打败了多少所谓的“君子”。我也查了查历史,不是当时曹操谋取汉室,而是当时汉室气数已尽,政局不稳当,已经属于腐朽期,与其这样腐朽下去,为何不重建一个朝代呢?而后,又爆发了黄巾起义,何进又招来董卓,董卓又起了废立之心,后来董卓就在朝堂之上当众废了孝灵帝,立陈留王为汉献帝。后来又杀了孝灵帝。而曹操之所以能够到此地位,因为他想行刺董卓,所以被赞称胆量非凡,也因此有了名气。

当时汉室已经倾颓,群雄并起,都想要独霸江山,完成大业,且“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为何就算“奸雄”了呢?他只是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将祖国江山早日统一罢了,也正如他所写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般,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他想看到自己抱负实现的一天。

曹操生性多谋,在行刺董卓失败之后,被陈宫所救,在陈宫家休息,但因为连夜听到磨菜刀的声音,又差点被董卓行法,慌乱之余,一时意念溢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除了陈宫外,杀了他们全家,之后,陈宫与曹操一起行事时,愤怒不已,曹操认错也来不及,之后便斩首了陈宫,又由于与陈宫曾结拜过兄弟,曹操也因此叹息,但他人又因此事,说曹操是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曹操。可我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吧!后人说曹操对不起汉帝,其实也不是,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丰衣足食,怎么就对不起了?在汉室倾颓的时候,难道就不需要这么一位能臣吗?

《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这难道不是好的君主的风采吗?

曹操有他的雄心,有他的壮志,也因此有了它的诗歌,他的谋略。他有他的雄心壮志,他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放弃,他也知道统一一事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两代三代甚至更多的后生来完成的。他的锐利,他的足智多谋,我敬佩不已,所谓刘备的仁义不也就是虚伪吗?曹操也深知,统一祖国之后,国家才会富裕。

我们也要有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抱负,也要有我们的原则,我们的锐利。“人生几何”,布满荆棘,泥泞不堪的人生道路寸步难行,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像曹操一样,努力拼搏,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光辉。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便出自曹操所作的《龟虽寿》。单看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曹操就是个壮志雄心、奋发思进的有抱负的人。可是,《三国演义》中,曹操除了奸,还是奸。于是,我又去看了陈寿的《三国志》,发现曹操真不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奸。

曹操是很有军事头脑的,特别是官渡之战,充分体现了曹操的才能。由于袁绍听信小人谗言,逼得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从许攸献策,“火烧乌巢”,烧毁了袁绍的军需物资和后勤装备,袁绍军心不稳。郭图诬陷张颌,张颌又叛变到曹操。袁绍失去大将,粮草又被烧,最后导致全面溃败。官渡之战不仅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给曹操军事生涯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曹操很得人心,许攸、张颌都投奔了他,他也能听下属的意见,诸葛亮就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还是个发明家。当袁绍居高临下,朝着曹军射箭时,曹操发明了“霹雳车”。《三国演义》中,“操令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三国志》中,“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这是曹操发明的高端武器,也是取得官渡之战的制胜武器。

曹操还有情有义。关羽战败被俘,留在曹营时,曹操便送了他很多物品,包括吕布的赤兔马,甚至默许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后来投奔刘备去,曹操也只是感叹“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曹操很善于提拨人才,“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他手下的五子良将中,张辽是杀了吕布后收过来的,张颌是被郭图陷害投奔过来的,徐晃是投降过来的,乐进、于禁是曹操提拨上来的,都得到了重用。荀彧、郭嘉、贾诩等人,都是为曹操成就霸业,出谋划策,可见曹操是识人用人的。

曹操更是个大文学家。他出征乌桓时,写下了著名的《步出夏门行》,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观沧海》、《龟虽寿》以及《冬十月》、《土不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更有《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求贤若渴,心怀天下。诗中,气势雄浑,慷慨苍凉,也可以看出他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毛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就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分今又是,换了人间。”

但是,曹操也是有缺点的,这个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得到了佐证,那就是多疑。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因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留下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天下名言。为了担心他熟睡的时候,身边的人谋害他,就说“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装作睡着了,拔剑杀了侍卫,让别人在他睡觉的时候远离他,保护自己。特别是后来,曹操得了头痛病,华佗要用利斧砍开他脑袋,去掉病根。曹操以为华佗要杀他,致使华佗死于狱中,自己也在不久之后撒手人寰。

我眼中的曹操,就像我自己写的一样,是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既能用人识人,也有情有义。虽然有些多疑,但是瑕不掩瑜,是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6

早上,刚起床,发现有个人在镜子面前打扮。我睡眼惺忪地在背后拍了一下他,当他转过身来的一刹那,我彻底醒了——“居然是曹操”!这五个字几乎全是用喊的。曹操大人也着实被我这一喊,呆若木鸡。

我满脸疑惑地瞪着他,“你怎么在这里?”“寡人刚想洗漱,发现到处都怪异得很,只发现这家伙里头有寡人,还好,寡人还在!还好!”他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倒是把我逗乐了,有趣!有趣!“说曹操,曹操到。”管他老人家是怎么来的。“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我今天可要当一回英雄,带一位真正的英雄,狐假虎威一番。

“走走走,我且带丞相大人巡查这大千世界!”

“什么?”他满脸狐疑,我生拉硬拽。

多说无益,我也是出于无奈,你让我怎么跟他老人家解释现代吗?我一意孤行,只想引他往外走,“我们边走边说,边走边说。”

“哦,对了,你穿战袍去有点别扭,还是先换身衣裳吧!”人家定会以为唱京戏的,还来不及换下戏服,就被我这小子强行带来逛大街了。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那荆州!”真是“曹操到,唱曹操。”我们走在大街上,冷不丁,路边的店里就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曹操一听愣了半晌,继而不停地追问,“这唱的是寡人吗?”“是!”我高兴地回答,他一听,大概觉得被冒犯,不乐意了,胡子直翘。

我的让他见识一下,带他去了电玩城,教他玩玩现代版的“火烧赤壁”。果然,他被“火烧赤壁”游戏的情节彻底惹恼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寡人亲征,带领20余万大军,志在荆州。若不是诸葛亮、周瑜联合跟寡人玩阴谋诡计!”我看老曹那个义愤填膺啊,突然可以理解他的心病是怎么落下的,历史面前,说不清对与错,心疼,心疼。“丞相想当年有那么多辉煌战绩,息怒!息怒!”看他稍稍平复一些,我又觉得好不容易碰见一回曹操,我的看法也必须得说:“但是,这一战你可真是输给了周瑜和诸葛亮的才智啊!你想,你带20余万大军,人家孙权、刘备,拢共带来5万。你的可是精兵强将,弓箭船只一应俱全,人家的兵马武器基本靠拼拼凑凑。若不是你大意了,若不是人家观天象审时度势,想出这万无一失的好计谋。再说了,兵不厌诈,兵法上说了!”还没让我讲完,老曹确实已经气得脸色煞白,真成京戏里的曹操了。“汝等小儿,怎敢造次!”大喝一声,扬长而去!

再看我,一副想要抱头鼠窜的造型,原来压根没醒,是做梦呀!《三国演义》里,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位曹操大人了。有人说他奸诈,我觉得不全是,要不,周瑜、诸葛亮岂不比他还狡猾?有人说他心胸狭窄,我又觉得不公平,他不是还有许多英雄豪气在吗?有人说他过大于功,我也觉得不地道,虽然赤壁之战是他吃了败仗,但不是这样,还没有三国鼎立了呢?那哪来《三国演义》呀?有人说!也许他是三国里,最最难给出评价的那么一个人物,可是,我觉得没有关系,曹操就是曹操,罗贯中笔下独一无二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7

"啊!我的手机不了!"是谁大清早的就在教室里鬼哭狼嚎啊?喔,原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同学的最新款手机不见了,这可是特大新闻,曹操的手机谁敢偷啊!

只见曹操同学气得吹胡子瞪眼,像一头发了狂的狮子站在座位上,谁见了都马上躲开他!因为同学们都知道,只要曹操把眼睛瞪得圆鼓鼓的,就说明他的生气程度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下可麻烦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遭殃了。唉!

曹操同学环视了一遍教室,把目光落在了刘备身上,刘备同学胆子小得很,跟老鼠一样,他被吓得缩成一团,连说话都说不清了:"大…哥…,请你…一定…一定要相信我呀!"

"哼!"曹操同学跟本就不理会他,还是恶狠狠地盯住他!刘备想:"这下怎么办好?看来只有使出的我的杀手锏――哭了!嘻嘻嘻…"刘备哭丧着脸,心里暗暗笑了笑。

刘备斜着瞟了曹操一眼,暗自一笑,眉头一皱,眼睛往中间一挤,眼泪马上像喷泉一样冒了出来:"老大,也许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你一定要相信我的眼泪呀,你看,我的眼泪都快流干了,呜呜呜――"

"好啦!不要再哭了,看你哭就烦!"曹操不耐烦地说。

曹操放过了刘备继续在教室四处张望,这一次他又看准了吕布同学。他想:吕布是我们班上胆子最大的,而且连我都敢惹,我掌管八十万大军他都不怕,说不定这个手机就是他偷的!于是他马上走到吕布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衣服,愤怒地对他说:"是不是你拿了我的手机?"

可吕布一点也不紧张,反而显得非常镇定,和气地对曹操说:"虽然我平时会招惹你,可只是跟你开开玩笑而以,并没有恶意,我又不是没有手机,为什么还要偷你的呢?"品布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裤兜,言下之意是告诉曹操自己的手机比曹操的还好。"我可以对天发誓,要是我骗你的话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曹操看吕布都发了毒誓,只好放过了吕布。他想:"吕布家里这么有钱,再说他也从不随便发毒誓,看来真的不是他了。"这下曹操同学就更困惑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有坐在自己位置上冥思苦想,胡乱猜疑。

正在这时,老师走进了教室,高声说道:"这个手机是谁的?我在过道里捡到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手机要几千块钱,丢了不可惜吗?"曹操抬头一看,老师手里的不正是自己的手机吗?他激动得马上冲到讲台上,把手机拿回来捧在怀里说:"宝贝儿,我终于找到你……"同时,曹操同学也想到了被自己误会的那两个同学,然后他慢慢地走到他们面前低着头小声说了一声对不起,可吕布和刘备大度地笑了笑,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吕布接着还说以后大家还是好朋友!说完,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自从吕布和曹操做了好朋友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架,而且大家都懂得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道理。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8

在中国的民间,曹操可谓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要归功于一部伟大的小说——明人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在这洋洋数十万字间,曹操始终是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犯上作乱、奸诈狡猾、心狠手辣的形象出现在书中的。所以,通常人们记住的往往是戏曲舞台上那个花脸的“奸贼”形象,忽略了曹操对社会与国家的贡献,这对他是很不公平的。

其实曹操也是有他的苦衷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乱世。面临这样的时代,曹操本是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的,奈何当时的君主汉献帝十分昏庸,无法辅佐,落日余晖中的东汉王朝已病入膏肓,无法拯救。面对眼前摆着的这样一副烂摊子,曹操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天子的名义,讨伐各路谋反的诸侯。于是,他灭掉了袁术、张绣、吕布、袁绍、刘表这些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国家的统一,让人民减轻一些痛苦,早日脱离苦海。

很多人指责曹操,大多是说他“犯上作乱”“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其实不然。曹操他自己曾在《述志令》一文说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是比较实在的说法,也是非常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啊,假如天下没有我曹孟德,袁绍、袁术、孙权等早已杀进了长安城,自己做了皇帝,哪还管你什么“犯上”“国贼”?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不该有老一代人的那种偏激的思想,应该正面、客观地对待曹操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与功绩。

曹操不但在历史方面的贡献十分伟大,而且还是一位多情、多愁的文学家。他与长子曹丕、三子曹植在文学方面并称“三曹”,由他们父子所开创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之一。他的诗大气磅礴,悲天悯人,宛如一幅幅波涛汹涌的江湖风景画,充满着王者气概与英雄豪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奋发进取。

一代伟人、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都是在批评古代雄才伟略的帝王大多是只会治国打仗,大多缺少艺术细胞,不懂得舞文弄墨,无有文章流传后世。这话一针见血,明显地指出了中国古代极大部分的君主的不足之处。但对于作为名义上的魏国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来说,是完全可以克服这样的批评的。因为曹操不但军事才能卓越、历史贡献突出,文学创作方面更是少有的天才,怪不得毛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南征北战指挥自若,东临碣石遗有诗篇,这无疑是对曹操一生最全面、确切的评价了。

曹操戎马一生,征战沙场数十年,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为今后的天下重归一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诗人一世,传世诗篇几十首,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一袋袋吃不完的精神食粮。如今翻阅《三国志》,纵观曹操文才武略的英雄的一生,面对世人对他无数的指责和唾骂,望着窗外秋风吹落的树叶,我不禁感慨万千,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啊!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9

“邺则邺城水漳水,必有异人从此起。”这位“异人”便是曹操,那在历史长河中激起了即便在他死后千年也不曾平息的滔天巨浪的魏武帝曹操。

也许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曹操是那个罗贯中笔下“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的曹操,我并不喜欢曹操被这样评价,但却不准备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翻案。如果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张照片,那么《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就好比一幅漫画,照片有照片的好处,漫画有漫画的功用,哪会有人拿着自己的照片去跟漫画家较真,说他为自己画的漫画不像照片那么逼真呢?所以,这里我想说的,只是真正的曹操,历史上的魏武帝曹操。

曹操无疑是个政治家,一个配得上用卓越来定义的天才的政治家,而汉末的乱世正是他最广阔的政治舞台。诸侯割据,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时势呼唤英雄,呼唤一双有力的大手把已支离破碎的中国社会重新捏合起来。当时任何一方诸侯都有着更强烈的权力欲和野心,但偏偏他们谁都不具备实现野心的才华。于是,曹操出现了,他的`铁骑所到处,气吞万里,山河色变,把对手的尸骨和整个北方的大陆一并踏在脚下。其实,曹操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是一个政治家的军事,他懂得耐心地倾听谋士们的意见,只在恰当的时候说一句“公所言极是”。他做到了使麾下所有的猛将都为他的器重与信任感激涕零,他自己只在最关键的时刻为他们框定前进的大方向。

曹操成功了,他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把儿子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为日后晋的统一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使中国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像春秋战国时期漫长的混乱与纷争。一个政治家,用自己的才华将自己送上政治的巅峰,并同时推动了历史向应有的方向前进,这样的成就已足以让他名至实归地接受“卓越”的称谓了,更何况他并不是个只懂得四处杀伐的魔王,他还有着一份令人惊异的能穿越乱世中重重迷雾的远见卓识。曹操废除了东汉的种种严刑酷法,颁令屯田发展生产,他在战争至上的时局中能有这些为长治久安铺设路基的举措,不能不令人敬服。而他用厚礼从匈奴接蔡文姬归汉,让这位女诗人整理出在战乱中散失的大批典籍,更是他诗人的气质与政治家的敏锐的完美结合,是“卓越”二字最优美的注脚。

虚伪、奸诈、残暴、冷酷……这是罗贯中用他的笔为曹操下的断语。其实,曹操的确是也只能是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曹操,才可能在那个年代险恶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对于曹操这样肩负着历史重担的人物,如果我们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道德标准来界定他,未免幼稚可笑。罗贯中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抬出了一个几近完美的道德偶像刘备来反衬曹操。他曾借刘备之口这样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从卖屐小儿到昭烈皇帝,刘备无疑也深谙权谋之道,而他所谓的“宽”“仁”“忠”正是他用以收买人心的最大的权术。

或许,刘备的品德真的比曹操仁厚许多,然而仅凭这一点岂能阻挡历史的车轮辗平刘备所代表的风雨飘摇的汉朝正统,又岂能成为度量曹操与刘备是非功过的准绳?曹操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历史造就了曹操的英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无疑是个英雄,寂寞的英雄。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的题记,不仅读起来慷慨激昂,品起来细致入微,还淋淋沥沥地写出了古代英雄的感情、思想及人生。

可以称得上这题记描绘的英雄,果真少之又少。但《三国演义》中,可以称得上的,非曹操莫属。

一位化吒风云的政治家,一位南征北战的军事家,从“许游耕田”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位功高震主的丞相,真的是“功高”且“震主”。既然那么“功高震主”,却完全没有想过废帝自立,这个历史性的问题,要留给我们后人去探究,去猜测,就如武则天的碑上无字一样神秘。

曹操除了政治家与军事家以外,还有一个称号——诗人。曹操是位诗人,就意味着其文学成就很高,也的确如此,曹操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是占着重要地位。曾写下过许多诗篇。在君临沧海,以博大胸襟写下的《观沧海》,在赤壁之战时,以酒当歌唱下的短歌行,还有《嵩里行》等等。可见,他的文学成就是那么高,他的诗篇在唐诗宋词下一点也不逊色。

就是有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才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几乎以政治、军事与智慧融为一体的流芳百世之人。用《水浒传》中吴用的绰号——智多星来形容曹操,似乎一点也不过分。就是从小蕴藏着这种能力,才被一算命先生认为他是“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有久经沙场的能力,还有求贤若渴的智慧,才能打败袁绍。去过官渡遗址,1800年前的今天,夕阳的红光照在没一个士卒的铁衣上。在欢呼下,这夕阳,是那么灿烂,妩媚动人。则曹操站在高处,士卒们的欢呼声,回荡在脚下,望着夕阳,牵着胜利的心情,神情严肃,似乎还带着微笑。展开双手,似乎在一缆天下,在士卒的角度上看,他是在居高临下,而曹操自己,正在体验着将要君临天下的感觉。

统一了北方之后,休整了八年,却从未停过雄心壮志的感觉,一心想统一中国。

但赤壁之战,远大的抱负却被噩梦般的大火,焚烧地一丝不留。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数十年的积储,还有数十年的雄心壮志。

军队远道作战,没有得到休整;军士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军中流行疫病。这种种缺点,对于久经沙场得政治家来说,是明白的,但为什么却又没有先见之明呢?这一问,又要给我们后人去探究。

一对参差不齐的军队,在夕阳的照耀下,在挪动着。马蹄,被映得通红,一副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他的眼睛里,却流露出几分彷徨。曹操没说什么,只是神情严肃。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几分苍老,憔悴。胡须,明显白了,银丝般的头发,在风中摇曳。

也许曹操真的老了,退居魏国,弄子玩孙,无心再出兵打仗,对子孙们有朝一日,能继他的意志,充满了期望。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正是因为这句话,体现出曹操的缺点——猜忌心重;正因为这缺点,曹操才自己害死自己。楚汉战争,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猜忌心重,才输汉中王刘邦。所以,猜忌心重的人,往往会被假象,蒙蔽了双眼。世界上,生命能被容纳的是陆地,而陆地能被容纳的是海洋,而海洋能被容纳的是天下,则能把天下容纳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曹操有他那雄心那么大的气度,不诛华陀,不杀杨德祖,或许,他,还可以实现他的抱负。

去过魏的遗址,在夕阳的照耀下,残柱映红了一片,一阵风从耳边吹过,似乎在问你:“是否,你,也曾记住过他?”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1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一位背负骂名的奸贼,但鲁迅先生曾评价曹操是一位英雄。千百年来,曹操一直备受争议。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请随我穿越时空,走近曹操。

汉贼或能臣

人们都说曹操奸诈,不是吗?舞台上的曹操有着一张白脸,再加上一对三角眼,让人不得不以为此人阴险狡诈。其实不然,文学艺术和历史并不能划等号,当我们用手拨开文学与艺术创作的烟雾,用心去感受曹操的人,会发现曹操是一位胸怀大志的能臣。

在腐朽衰败的东汉末年,最高统治者桓帝、灵帝贪图享乐,远贤亲佞,使东汉一步一步迈入沉沦,走向灭亡,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此危难之际,天下需要一位能臣啊!需要一位来扭转乾坤的能臣啊!人们不约而同想到了刘备,不仅因为他仁义,还因为他是正统的汉室继承人。细细分析,刘备也不过靠得“皇叔”之名、“仁义”之德收罗名才能士,要是没有诸葛亮、关张赵云来辅佐他,刘备也并无出众的政治军事指挥才能。非但如此,刘备生性懦弱犹豫,教子无方,致使刘禅听信谗言,恐怕就是诸葛亮等人拥有回天之力,蜀汉也照样不保吧?那么孙权呢?那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射虎英雄孙权呢?孙权更不行,长年的偏安一隅已经消磨了他的英雄气概,而且晚年极度昏庸,喜好滥杀无辜,百姓还经得起他的折腾吗?

因此,在东汉末年的群雄中,曹操脱颖而出,虽然背上了“汉贼”、“乱臣”的骂名,但这并不能抹去曹操的才华。桥玄评价曹操“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说到底,曹操就是一位能臣。

世出英雄

“也许你们从前错看了我曹操,现在又看错了,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听听,多么有气魄的几句话。在乱世中,还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只有英雄,一位真正的英雄才能如此坚定。

还记得官渡之战吗?这场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之一。公元200年,袁绍率11万人,以为可以轻易打败曹操。但他错了,即便是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也照样可以战胜他。他,曹操,决不允许别人小瞧!于是,夜袭袁屯之后,袁军不战自败。曹操的英勇善战,解除了北方危机,奠定了统一河北的契机。而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成为一段佳话。

破黄巾、平袁术、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不体现了曹操的过人胆识与英雄气概。问乱世英雄归谁属?曹操者也。

诗歌传千古

纵观历史长河,有几人文武双全?有几人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浩气长存的诗人?屈指可数,曹操是,他集谋略和文采于一身,成为一位举世罕见的全能人才。他的诗歌直悲凉,气魄沉雄,是一位豪迈的诗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体现的不仅是他诗人的情怀,更是他广阔的胸怀。

东汉末年是一个王者崛起的神化,是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一曲千古流传的绝唱。不要因为《三国演义》而迷惑了你对曹操的认识,他文武双全,情怀出众。去探寻真正的历史,去结识真正的曹操,他是那个时代不可遗忘的主角,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心中回想起了曹操,耳畔又响起了林俊杰的《曹操》:“耳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仿佛听到一代枭雄曹操吟诵。也许他让人们憎恶,但我,对他情有独钟,纵观这位枭雄的一生,让我无比敬佩过,兴奋过,最多的一处则是感动,一份发自真心的感动。

我从小对历史的兴趣超出了所有,每当我翻起一本书《三国》,我都会用自己的那一份理解去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此三足鼎立,曹操也独占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那份感动产生原因便在于此,曹操辉煌的一生就此开始,他的一生让我体会到最多的便是那几个令人赞叹的词语:机智、大度开怀、简朴,还有一份常人不及的果断。

如果他人愿意用“狡诈”这一词来描绘曹操,而我更愿意用机智来描绘他。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只有你死我活,每个人都不给对方喘息之机,生命悬于一线,无情的战争面前就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杀,互不相让。而曹操,用他的机智,打了无数次的胜仗,他在此前虽不是诸侯,却能消灭吕布,刘表,袁术,就连占据青、冀、幽、并四州的袁绍都被曹操气的吐血而亡,而拥有了这四州的曹操,更是从原来的兵力五十万,升到一百五十万,我想在那个年代,如果只有狡诈而无机智,怎会吞并诸侯,称霸一方呢?我觉得这正是曹阿瞒机智之处。

他不仅机智过人,并且开怀大度。

“开怀大度”,在战争时代,诸侯割据一方,但都心胸狭窄,拥有这个词的人屈指可数,而我心中的曹操就是一位有着开怀大度的人。在宛城之战,张绣杀害了自己的长子,侄子和大将典韦,但是,当曹操捉到张绣时却未杀他,而是把他收为将军,试问,有哪一人能容忍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爱侄,和大将的人在自己的手下当将军,换作别人一定会杀之而后快。在袁绍迎接曹操时让孔林题写“讨贼檄文”,檄文中痛骂了“曹氏”家族上下十几代,但曹操看后,虽然生气,但依旧说孔林是贤才,当捉到孔林后,曹操没有处斩孔林,而是更加亲密待他,让孔林感动的说要誓死效忠曹操。曹操正因为这样做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投奔他,自己的实力才会越来越强,这也是曹操本人的一份高明之处。

他不仅开怀大度,他更有一份简朴的品质。

曹操一生大部分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因此,他崇尚简朴,自己从不穿十分华贵的服饰,在古代身居丞相之位,已是位极人臣,但依旧简朴,没有几人能做到,但,曹操做到了。曹操六十六岁去逝时,一再嘱咐家人下葬时不要有金银玉器去陪葬,只穿平时穿的衣服,而他至死也未称帝,不爱虚名,二十年来,一直“目明本志”。这让我无比感动,身为乱世枭雄,曹操这个举动,实属不易。他不光自己简朴,并且对家人和朝中的大臣们也是要求严格,他四子曹植因喜好虚华被曹操痛斥,曹植的妻子也因身穿绫罗而被曹操依家法处死,他的简朴追求直到今日今时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去敬佩的。

我在他众多的优点中最喜爱的是他那份果断,在战争年代,作为一方领袖如果遇到事就犹豫不决,优柔寡断,那么很可能贻误军机,把自己所处的有利位置变为被动,无法取得胜利。“四世三公”的袁绍就因有“多谋而少决”这个缺点,大败宫渡,损兵折将,从此一蹶不振,曹操虽然多疑,但他也多变,他善于在非常时期,果断采取措施,遇到事情总是坚定信心,不会左右摇摆,有时也会一改多疑的习惯,果断出击,给敌人措手不及,这让我很是欣赏。

像曹操这样的人物,我想问一问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他到底是一代奸雄,还是一代英雄?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3

曹操,并不是个毫无人情的人,他,也曾流泪。刘备是为统一天下而演出来的泪,曹操则是动了真情。没有多少人见过他流泪,可一旦他流泪,旁人也会心碎。

他这一生,只哭过八个人:袁绍,陈宫,荀攸,曹冲,庞德,典韦,郭嘉,来莺儿。

众所周知,袁绍是曹操小时候的好朋友,但命运就是这样残酷,曾经的挚友,如今的宿敌。官渡之战,袁绍还是败在了曹操的手下。假想一下,你儿时的好友如今与你成为宿敌,虽然后来你赢了,但儿时的伙伴却因此消失。谁不会心痛?“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陈宫投靠了吕布;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陈宫的命运走向转折点;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曹操泪洒白门楼。在曹操刺董卓失败后,犯了死罪,是陈宫首先接纳了他,可后来又不得不将其杀掉。杀掉救命恩人吗?谁又会愿意?

荀攸是曹魏五谋士之一,也是曹操最信赖的谋士之一。可是天不助曹,公元214年,上天带走了荀攸,这时的曹操,身边已经没有值得信赖的人了。贾诩一心自保,程昱毒计百出,司马懿对魏国大权虎视眈眈,国外还有孙权刘备不知何时还要进来攻打魏国,这样尴尬的处境,谁不会感到无助?

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小儿子,并且想让曹冲继承老爹的位置。可是老天又一次没有帮助曹操,赤壁之战之后,带走了曹冲。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孩子,谁不会感到揪心?庞德我是不大了解的,只知道他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不肯降蜀被关羽所杀。一个人,为了你鞠躬尽瘁,以死相报,谁又不会为这一片赤胆忠心打动?典韦的死是因为曹操。宛城之战,张绣本想将宛城拱手让给曹操,可曹操却看中了张绣的寡妇嫂子邹氏,当晚惹怒了张绣。我不知道曹操对典韦是什么态度,我只知道,曹操犯了错,事后还要典韦、曹昂、曹安民来背锅,谁不会懊悔?

郭嘉也是曹魏五谋士之一,但他却是曹魏五谋士中年龄最小,死得最早的。曹操很赏识郭嘉的才干,还想托孤于他。两人出则同车,食则同席,在那样君臣分明的年代,这种待遇可见曹操对郭嘉的器重。每次出征,曹操总把郭嘉带在身边。也许是上天也妒忌这份友情了吧,同样是在官渡之战之后,老天又带走了郭嘉,曹操在郭嘉的葬礼上,抛弃了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泪流满面,就连郭嘉的儿子郭奕都没时间为自己的父亲哀悼了。因为只有郭嘉,能走进曹操内心,看到那个真正的他。知心人的病故,谁不会心痛?

来莺儿是曾经舞动洛阳的一个舞妓,之后成了曹操的“解忧法宝”。一个不经意间,她爱上了一个小小的侍卫——王图,可王图却只是在利用她,她浑然不知。王图犯罪,来莺儿愿代之受刑。“只要你能在一周内培训出能代替你的歌舞班,就可免死罪。”曹操提出了要求。这怎么可能!曹操似乎已经看出王图在利用她,愿借此让她不代替王图受刑。可她始终没能体会到曹操的用意,她做不到,自杀而死。曹操,又一次流泪了,感慨这“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爱情。曹操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看到了他的外表——奸诈,狡猾,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同时也都忽视了他的内在——慷慨,善良,儿女情长,体恤部下。可在这残酷的乱世,他的内在如何体现?他只能去演,去装,去当那个假曹操,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杀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设若生在太平盛世,他,曹操,定会流芳百世。

只可惜,他生在乱世……只可惜,天不助曹……只可惜,他的泪,无人看见……他已去世,该让他在九泉之下,好好歇歇了,让他无忧无虑地,去做那个真正的曹操……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4

月光皎洁,偶尔听到呼呼的风声,树叶沙沙作响,我捧着《三国演义》,为历史的辛酸而沉思,为人物的正义而钦佩,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深秋的夜晚,雾气弥漫,寒气笼罩着整个亭子,我与曹操正对酒倾谈。

“本王一生在世,虽然有些事做得很过分,但也对世人有所贡献,为何世人却如此鄙弃我?我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啊。”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脸上显现出无限的哀伤与无奈。

“我虽是晚辈,与你相隔差不多两千年,但对你也略有所闻。听说你不关心百姓,纵容手下滥杀无辜,百姓对你恨之入骨。你作为一代君王,应该明白民心对于统治的重要性吧!每逢改朝换代,都是因为人民不满,才不断起义。你为何不善待百姓呢?”

他端起酒杯,深有感触地说:“这的确是我的过失,我承认对不起很多黎民百姓,但我也很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当年官渡之战前,袁绍身边的谋士许攸投靠我,我当时激动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跑去迎接。我当时还采用了许攸‘袭击袁军屯粮处’的计策。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我统治的黄河流域一带经济繁荣,我注意发展生产,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也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啊!我也是对人们有所贡献的呢!”说完,他仰头喝下了酒。

我也敬了他一杯,沉思了一会,说:“你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出色的军事家。可华佗一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们驱逐病魔,济世救民,却因为你一声令下就把他给害死了。他临死前烧掉了很多医药书,留给后人的寥寥无几。难道你就那么坚定地说自己没错吗?”我说这话时有点激动,也对华佗的深表同情。

他听了,捋了捋胡须。“对于这件事,我只能说很遗憾。请你推心置腹,换位思考,华佗虽然医术高超,是一代名医,但是我这个病是长在脑子里的,他说能够开刀医好我,在当时那个社会,我要是相信了他,岂不成了笑话吗?我于是就断定他想陷害我,想利用机会取我性命,所以才下令砍了他的头。但后来我也很后悔,我也因此丢了性命,难道这还不能解人们心头之恨吗?”他激动起来,口音中带有一丝悔意。

朦胧的月色中,几只小鸟正叽叽喳喳对语,好像也加入我们的谈话中。“或许在当时那种社会里,确实很难相信他有这种本领,你下令杀掉他也有你自己的原因,只可惜华佗一生的医术没有更好的流传至今,他留给人们的医学知识所剩无几啊!”

这时,他嘴角露出了微笑,兴奋地说:“要论留给世人的作品,我也有所贡献。你知道,我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我的诗情景交融,文采斐然,像《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诗中流露出我的抱负,我的理想,这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我这一生即使无功劳也有苦劳啊,只希望世人对我能有个正确的评价。”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瞬间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不知是敬仰,还是包容。

“你一生确实对人类作出过贡献,给文坛这颗璀璨的明珠增添了几笔华彩。我在此为那些评判你的人表示道歉。您放心吧,您对人类的贡献,人类会看到的,也会给您几分赞扬。”

他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起来,“那我就心满意足了。对待历史,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不能道听途说,把错误的观点一直传下去,要给历史人物最公正的评价。”他说得很坚定,也很正确。

秋风吹来,树叶像蝴蝶般飞舞,中国历史永远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上百,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说,孔明算得英雄,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遇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孙权则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莫属。

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者可当帝?曹操的一生,有不少罪过和错误,但正如鲁迅所说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他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除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还称王不称帝,说“天下为定,不得遵古”。是多么有先见之名!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的证据,这是背叛的证据,应该把它拿出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二心的,把那些动摇份子都给我揪出来,而曹操没有。曹操发现这些一堆书信,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因为曹操很清楚,他是以弱胜强,老实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何况大家呢,这勾结袁绍又不是一个二个,三个五个,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都清算不过来,何必要清算呢,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衷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可见他的政治才能甚高。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的天下。

他还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火烧赤壁使他元气大伤,但他毫不气馁,真乃帝王之大气也!然而,败仗并不能掩盖他的计谋。也有书说道,空城计乃曹操所设,当时,一个叫郭冲的人十分崇拜诸葛亮,才编是诸葛亮出的空城计。

他又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

他还有好多的故事,什么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割发代首,败走华容道……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太多疑,误杀吕伯奢,成为后人反感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有一点自私。他梦中杀人之事,也足够凶狠。因不信任华佗,将他杀害,自己也因病去世。可是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那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总之,我认为,三国英雄,曹操一人而已!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文革以后,咱们也给刘将军等人平反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曹操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榜样!,我永远以他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6

汉末官渡之战是关系到北方统一的关键战役,曹操在兵微将寡、军需补给困难的情况下重创袁绍,一战奠定北方统一的基础,迈出了魏武挥鞭中最有力的一鞭。为什么曹操最终胜出呢?往事越千年,官渡正上演。汉末自董卓之乱以来,关东军阀互相吞并,在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建安四年春(199年),袁绍以田丰、沮授、逢纪、审配、许攸、荀谌为谋士,备步兵十万,骑万匹,陈兵黄河北岸,准备伺机灭掉曹操。曹操在官渡前哨战中虽然击毙了袁绍的大将颜良和文丑,但袁绍仍然凭借强大的军力,把战线强推至官渡北面的阳武,形势对曹操非常不利。

许攸向袁绍献计,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袁绍不纳,许攸转投曹操。曹操纳许攸之计,亲率骑兵五千,火烧袁绍的粮仓乌巢。袁绍派张郃、高览袭击曹操,二人反而投降,袁军顿时溃败,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邺城。两年后,袁绍病死。七年后,北方底定。曹袁对决,《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军兵力还不到一万,而且伤者十之二、三。现代诸多历史学家,如范文澜、张传玺、朱绍侯皆明言曹操以一万人破敌。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不可信,并给出了三点依据。于是乎,《三国演义》说曹操率七万军迎敌,极有可能是真实的反映。再看袁绍兵力。袁绍兵力记载比较属实,历来都认为是十万兵,但袁绍投入官渡的兵力也不止这个数。袁绍战败后,曹操曾坑杀八万之众。袁绍其余士卒“闻绍在,稍复集”。加之逃亡士兵,其总数接近十五万。袁绍的兵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就经济而言,袁绍则压倒曹操。荀谌曾言:“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又有:“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曹操迎献帝之后,虽实行屯田,但仍旧连年征战,不得喘息,以至于官渡会战之时,粮草居然捉襟见肘。就人力物力而言,袁绍仍旧占据优势。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汉末的主战场,也是遭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而该地区正是曹操统治的核心区域,区域内四处可见“多所残戮”、“数百里中无烟火”字样。

袁绍出自四世五公,且少有抱负,又结束了东汉宦官掌权百年的局面,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正面形象。十年奋斗,十年耕耘。他从一个渤海郡太守成为坐拥四州的头号地方势力,在官渡之战前,他是很完美的。如此袁绍,为何一战就退出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志得意满的袁绍听不进任何意见,要以个人英雄主义解决曹操及其群士。与袁绍相反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了一个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的能力。官渡战前,袁军连续冲破曹军防线,直抵官渡。曹操兵微将寡,粮食严重不足,抗不了几天了。在此危急时刻,曹操主动向荀彧问策,荀彧给出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而当曹操得到许攸的献策之后,立即亲率五千骑兵火烧乌巢,摧毁了袁绍的粮食大本营。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把自己敢于用谋、敢于用险,沉稳干练,擅长发挥群策群力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汉末自黄巾起义以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军阀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曹操以微寒起家,统一了北方,救治了四分五裂的社会,成为一个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人物。官渡之战是魏武挥鞭中最重要的一鞭,这是他平日强大能量积攒的表现,正如曹操在官渡之战后说的那样:”向使臣退于官渡,绍必鼓行而进,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7

汉末三国,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留给后世说不尽的历史传奇。这时的我已穿越时空,到了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我来这儿的目的是为了见乱世枭雄的曹操。

我突破重重困难,好不容易才混进了曹孟德的帐篷中,只见曹操正眉头紧皱一声不发的饮酒,我一步向前,按汉时的规矩向他作了一个揖,诚恳地对他说“我们都是曹家人,丞相,让我来祝你一臂之力,击退蜀军吧!”

曹操感到莫名其妙“你?你是谁?好大的胆子,竟敢跑到我这儿来了,来人啊!把她给我抓起来…”

“停,且慢。丞相,就您军中这些事,我知道的可是一清二楚。”我得意洋洋地说。

“这…不可能!”曹操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有点儿半信半疑。

“就说丞相您吧,”我停了一下,便将早已滚瓜烂熟的人物介绍背了出来“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樵县,出生于一个属于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家庭里。你的祖父是曹脆,父亲为曹嵩…”

“停、停,行了,别再说下去了,我相信你了。”曹操又把声音降低,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祖父之名?”

“你那点事我当然知道”

“你别将消息走漏了风声,否则…”

“丞相,你放心,我绝不会走漏半点风声”

“对了,丞相,我要跟你谈两件重要的事情”我突然面容严肃地说到。

“哈哈,什么事情使令尊如此慌张?”曹操还是对我这个年纪尚小,却又知天识地的家伙感到万分的好奇。

“你干了两件大错事:第一,你听进了刘备挑拨离间的话,杀死了吕布,依吕布的武力,天下无人能敌,你正中了刘备的奸计。当时刘备说了句“明公难道忘了吕布是怎样跟谁丁建阳(丁原)和董太师(董卓)的吗?”你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把盖世英雄杀死了!”

“第二,这是你最大的败笔:放走了刘备。您难道不知道刘备当时早就与董丞等人积极准备策反,一面暗中与张飞、关羽商量脱身之计,结果,恰好袁谭从化州去迎袁术,袁术要从徐州经过,刘备又主动提出截击,你认为刘备熟悉那一带的情况,就派他前往,刘备结果受命就启程走了”我叹了一口气,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不过失败归失败,你的得意之作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是成功了,千万别骄傲啊!”

曹操笑了笑,饮了口酒说道“真能信得过你吗?”

我瞪着眼睛,愠怒到“您果真天性多疑,到现在还不信我!?”

“报---蜀军正率兵从西北方向开向我军军营”突然,一位士兵急匆匆地来报。

“这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想把你引开,然后再占领此地。”我记得《三国演义》上提过这一段,所以我便慢吞吞地说。

“报---不好主公,蜀军已经杀进来了”不久,一位士兵又来报。

曹操被士兵护驾,乘乱逃出了军营,而我却傻愣愣的在原地站着,不知所措。

“啊?不会吧《三国演义》上不是这么写的呀?怎么与书与现实差距那么大?”直到被蜀军五花大绑,我还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刘备笑着为我松绑,说“亏我有个诸葛亮,直到有个来自千年之后的捣蛋鬼来捣乱。”我晕,诸葛亮都出来了,难道我穿越错了空间?“你呀,老老实实给我读书去,历史又怎能被你轻易改变呢,快回去吧!”

“我才不要呢,在学校读书,苦不堪言!”我摇着头不肯走。

“苦什么苦,”刘备闻及此言竟然大怒,拧起我的耳朵

“哎呦,哎呦!”我哼唧着,睁眼一看,只见妈妈瞪大眼睛说“快上学,马上迟到了,还叫苦呢…”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

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有些人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19

我和曹操过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做着美梦,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地上出现了一个黑洞。一个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人站在了我的房间里。我揉揉眼睛,定睛一看:“咦!这不是三国里的曹操吗?他怎么来这儿了?”

曹操也是一脸惊奇,皱眉问道:“小孩,请问这是哪里?”他边问边踱着步子,来回张望。我忙下床,解释道:“曹丞相,这里是21世纪,是距魏朝1800多年后的浙江杭州。”

曹操盯着窗外:“我看你这里这么繁华,和我那有着天壤之别,能否带我出门去看看?”我忙点头,手忙脚乱地穿上衣服。毕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这份幸运,带曹操去逛街呢!哦,对了,曹操身上还穿着古代的衣服呢,这样上街一定会引起轰动的。我赶紧打开衣柜,挑了一套老爸的衣服让他换上。

刚出小区大门,曹操便发出一声惊叫,迅速拔剑对着马路大喝:“这是什么巨兽?一身盔甲,身躯庞大,速度这么快?”我忙摁住他拿剑的手,解释道:“这不是什么巨兽,这是我们现代的交通工具,叫做汽车。”

曹操眯起眼,不解地问:“汽车是什么?是一种马吗?”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不不不,这是我们的交通工具,作用类似于你们的马。它是用燃油来驱动的,速度比马可快得多。”曹操听了恍然大悟,一脸羡慕地啧啧称赞:“我要是有了这个,日行千里就是小菜一碟啊!”

看曹操这么好奇,我心想:带他去科技馆看看吧,那边正在进行“现代兵器展”,他一定会很感兴趣。

果然,曹操一听“兵器”二字,立马两眼放光,拉着我就往科技馆跑。走进科技馆,“现代兵器展”五个大字映入眼帘。曹操高兴极了,大呼一声,一个健步便冲了进去。一款款兵器,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展现在我们眼前。曹操一样一样仔细看过去,嘴里却嘟囔道:“这都是些什么兵器?连把剑都没有。这小玩意,还没我的巴掌大,何用之有!”“哼,你可别小看它们,这是“枪’,一发子弹就能射杀敌人,可比你的青钢宝剑厉害多了!”曹操满脸的不可思议:“什么?这么点儿大,居然这么厉害,本相可得好好看看。”说着,便目不转睛地盯着橱窗,我也抓紧去看我的最爱。正看得入神,曹操抓住我的肩膀,把我拉到一件兵器前:“小兄弟,这是什么兵器啊?看着不像俗物,快给我讲讲。”幸好我平时对枪械还有些了解,就对曹操讲解起来:“曹丞相,这是一把德国产的Kar98k狙击步枪。它可以远距离射杀敌人,让敌人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可谓是狙击枪中的经典之作。”

曹操听了大喜:“好好好!小兄弟啊,这种好兵器,我可要买上几把,给我的大将们都配上,好好斩杀敌军。”说完,两只大手在胸前来回摩搓,激动得仿佛中了大奖一般。我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丞相啊,现在是和平年代。再说枪是不允许买卖的,恕我不能帮您达成心愿了。”曹操的脸瞬间就失去了神采。他连连叹息道:“哎!可惜了。要是能有这个兵器助我一臂之力,那我定能一统天下啊!” “不必担心,您一定会成功的,因为后世史书上记载着呢!”说完,我得意洋洋地看着他。

曹操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哈哈哈哈!果然天不负我!那我可得赶紧回去和我的谋士们商议大事了,争取早日完成大业。小兄弟,谢谢你!这一趟我没白来。有机会,咱们再见!”说完,便“刷”的一声消失在了我的眼前。我忙伸手去抓……

对曹操说作文1200字 篇2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