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模板8篇

来源:书屋网 2.92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说课稿模板8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活动主题《做个聪明消费者》。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为《花钱的学问》,《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是本组教材的第4课。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正处于消费的萌芽期,消费观念还很模糊。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技巧与维权意识,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

2.能看懂包装袋上的信息;

3.懂得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价格变化的原因,学会选择。

2、看懂包装袋上的信息,能够辨别真伪、优劣。

难点:知道购物时出现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教法

根据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我将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教材为凭借,以资料调查、交流讨论、分析探究、表演等方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增强他们的消费保护意识。

六、学法

根据课标理念,我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体验学习。

七、设计思路与活动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三大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一、课前感知;二、课中体验;三、课后践行。

第一个环节:课前感知:

1、布置学生开展一次购物体验活动。

2、布置学生搜集商品包装、标签或商品说明书,仔细观察上面有哪些信息,并问问大人有关标志表示的意思。(意图:调查体验,唤醒生活)

第二个环节:课中体验

我通过以下五步骤来完成:

一、第一步、明白什么是消费者

首先谈话导入:买过东西吗?怎么买的?谁能模拟买火腿肠的情景?作为买方的你又怎么称呼呢?

(意图:以生活入手,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根据切身体验理解“消费者”的含义,顺理成章地切入研究的主题:如何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二步、把握时机,聪明消费

首先播放课前拍摄的《教室里发生的故事》,通过视屏中两个同学喝红茶引发的争议引出探究问题:一样的商品价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继而请学生反馈课前购物时调查的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共同探讨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学生通过课前体验,课上交流,知道了“把握时机聪明消费”的道理。

(意图:从生活中来、提出问题,再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通过生活实例把学生带进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看懂包装,聪明消费做好了铺垫。)

第三步、看懂包装,聪明消费

先是课件展示在超市里促销的两种价格相同的酸奶,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知道除了看价钱,还要能看懂包装袋上的信息,那么怎样才能看懂包装袋上的信息呢?于是小组合作探究。我在大屏幕上先出示探究的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问题,分工观察本组同学收集的食品的外包装袋、衣物的商标和药品说明书。先组内交流,把自己找到的相关信息告诉本组的小伙伴,然后选小组代表进行全班汇报。

(意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小组交流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交流话题,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共享资源,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识。)

第四步、合理购物,聪明消费

根据板书内容自然过渡,提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消费时还存在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呢?接着请几名同学当场演一演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现象,通过大家交流,明白了:消费时不能只图便宜,盲目购买,这样不但没有节约,反而浪费。但是也不能互相攀比,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合理消费。

(意图: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自身经历出发设置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五步、聪明消费更要保护合法权益

设置情境:最近老师消费时遇到了麻烦:

1、到超市买的光碟,放不出影像,是劣质品,我该怎么办?

2、到饭店吃饭,被拒绝开发票,怎么办?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交流怎样做更合适。最后明确:当买东西的时候,应该问商家索要发票。当你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时,可以要求商家给你调换、修理,如果修不好就可以退货。当你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后要求商家给你退货而遭到拒绝时,可以通过打举报电话12315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还可以通过中国消费者协会网了解更多的消费知识。

(意图:一堂社会课的结束,仅仅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开始。此环节,打破了课堂壁垒,将活动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合作探究、自主尝试。)

第三个环节:课后践行

建议学生在课后从自己的零花钱中取出20元钱,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商店购物,注意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并注意比较价格、质量等,看谁是最聪明的消费者!然后与班主任联手,开展一次以《我是聪明的消费者》为题的班会,以检查一下学生消费的聪明程度。

(意图: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学以致用,同时让品德课堂教学成果得以巩固和延伸。真正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实践性。)

总结:以上是我在探索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的想法和做法,有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说课稿 篇2

各位专家、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光临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实务精品课程,我是课程负责人,自20xx年起,担任本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工作,经过教学团队及合作企业八年的共同建设,该课程日臻成熟。下面,我将从课程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团队、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规划八个方面向您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课程设置

(以下PPT第三页,Close shot :PPT)酒店信息系统实务是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酒店管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学分4分,课时量64学时;由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北京华仪系统工程公司和青岛华涛酒店管理公司共同打造;培养学生信息系统操作技能,并借助系统了解酒店实际工作流程。自20xx年被确定为首批院级精品课程以来,授课团队持续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课程经历了从课程体系向行动体系的重构过程。课程始终坚持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效果,达到“教育就业零距离”的教学目的。

(以下PPT第五页,Close shot :PPT)作为省级特色专业,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首先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下PPT第6页,Close shot :PPT):通过三年的校内学习、顶岗实习、社会服务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训练,使学生具备酒店前台岗位群所具备的态度、知识、能力、习惯和体能,成为受知名酒店集团及相关延伸行业(会所、俱乐部、邮轮管理、高尔夫管理,图4-1)欢迎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管理潜质的督导管理人员。(以下PPT第7页,Close shot :PPT)随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可以看到,图中红色条目即为信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根据任职要求安排前后续课程,图中蓝色的部分,都与信息化相关。也就是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六个学期中,每个学期都有信息类教学的内容。在每次信息化类课程学习的同时,学生都完成了一个信息技术同本专业相融合的再造过程,我们称为“四个融合”,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相互融合;

专业实训与信息系统操作技能融合;

行业实践与信息系统操作经验融合;

行业信息化理论与管理实践融合。

最终,通过长期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核心的能力,一种信息化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技术。

定课程性质之后,课程组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建”的层次,在信息系统供应商、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国内酒店管理公司、单体酒店企业、经济型酒店五个层次展开校企合作,并且在合作层次上,全面升华的“实习生+教师挂职”级别的合作,在培训体系、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与执行、市场调研、系统改进等多方面深入合作,提出“校企融合”的新理念,打造“引领行业”的新思路。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遵循以上设计理念,本课程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贯穿课程设计始终,进行课程的开发。确定了课程所对应岗位的要求,根据酒店行业的职业生涯,将课程对应岗位分为基层人员和督导管理层,而基层人员又分为接待员、收银员、预订员和餐饮服务员。每个岗位的要求分为职业道德要求、知识要求、能力和素质要求三个方面。接下来,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确定了本课程的六个情境,

酒店信息系统体系

客户资料管理与维护

预订的新建、修改与取消

客人的接待与入住

账务处理与收银

房务管理与夜审

确定学习情景之后,进一步细化该学习情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最终形成每个学习情境的最终教学内容。

在具体教学中,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1:1。在完成理论教学后,首先将学生分为6-8人课程小组,根据职能的不同,模拟酒店组织,由学生自行确定组长、文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员。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每个小组首先领取课程工作页,在任务分析之后准备相关文档、必备工具等。第二步,由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所有课程任务均以酒店实际工作为背景。第三步,在任务中遇到技术难题时,每个小组可以根据学生偏好,由学生自行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询问其他同事(即同学),查询技术资料,登录课程网站,查看教学视频,使用软件帮助和请专家(即教师)帮助等6个方法。课程的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面做出任务评价,并由每个小组提交整个工作的视频。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为了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课程组与北京华仪公司和青岛华涛酒店管理公司共同编写了工学结合的教材,主编为课程主讲人穆林老师,并完成了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工作页库等项目,并具有学习指南、行业发展动态简报等教学相关资料,所有资料全部上网,满足了网络课程教学的需要。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

良好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工作,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互协调,打造融合性的教学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别使用了:

实物软件操练法

现场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企业调研法

小组讨论法

专家讲座法

视频资料教学法

等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学生在我院实训中心使用酒店信息系统软件的场景,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充分依托我院实训基地进行课程教学,(此处插入穆林授课视频,2分钟)这是课程主讲人穆林在实训室前厅的授课情景,讲授内容为酒店预订的注意事项内容。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任课老师和实习生在酒店总机房进行现场教学的照片,通过现场教学法,有效的弥补了学校教学无法实现的场景,在图中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了阿尔卡特程控交换机、FCS电话接口等平台,还学习了叫醒服务、客房电话权限变更、客户话费查询等工作流程。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中的使用,图中课程小组在每个客房和餐饮相关学习情境之后的总结场景。

现在屏幕上所显示的是行业调研和企业调研的图片,由学生在酒店实习时完成,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实习时的内容,使学生的实习更加充实,也让教师获得了行业大量第一手的资料,间接的丰富了教师对行业的了解。同时,学生在调研之后形成了丰富的调研报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课程的辐射性,课程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建立了多个课程网站,取得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网站的访问者不但有本校学生,还有毕业生、行业人员和其他学校的教师。

第四部分:教学团队

课程组充分体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思想,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达到了四个百分之百,即:

“双师”教师比例 100%

校际考察交流率 100%

行业背景拥有率 100%

海外学习培训率 100%

第五部分:实践条件

(在实践平台的搭建上,我院实训中心为山东省省级 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近年来,累计500多万元进行实训室建设,并建设了《酒店信息系统实务》专业实训室。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我院始终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实习生分布在全国12城市58家高星级酒店,与北京昆仑饭店、广州富力丽兹卡尔顿酒店、三亚文华东方酒店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如表所示,我院已经与世界十大酒店集团中的八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国内的知名品牌中的大多数拥有实习协议。

第六部分:教学效果

在课程组的不断努力下,课程收到各界广泛好评:

在酒店信息系统供应商方面,北京华仪工程系统公司对课程的评价是:“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酒店管理教育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为推动酒店信息化进程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与北京华仪公司进一步合作,开展酒店信息化认证合作,考生通过标准化考试后,颁发学校和企业共同认证的资格证书。这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提高酒店行业人员信息化水平做出了新的探索。

在行业和企业方面,苏州香格里拉大饭店前厅经理张伟说“贵校开设《酒店信息系统》课程,使得学生在到岗后,可以迅速的适应岗位。”

上海浦东假日酒店 前厅部经理candy给学院来信写道“贵校实习生在入住退宿系统的使用中,很熟悉,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场景,学生们前期学习比原先安排整整少了一半,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是紧扣酒店的需求进行教育教学的”

优秀的毕业生,吸引了大量企业来我院招聘,大量媒体:中国旅游报、高等教育报、青岛日报等媒体多次报到我院就业情况。20xx年5月25日,《中国教育报》在第6版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缘何连年保持97%以上?》为题,详细报道我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被《中国教育报》誉为“中国酒店业职业化人才的摇篮”。20xx年6月19日,《中国旅游报》在第10版以《“三准环境”助毕业生高起点就业》为题,报道我院着力营造“三准环境”,推进毕业生高起点、高质量就业,并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8名参赛选手获得了4个1等奖,3个2等奖,1个3等奖及最佳组织奖的优异成绩。20xx年3月,《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等多家媒体在显要位置报道了我院就业形势的大好局面,《青岛日报》题目为“8000岗位争抢20xx毕业生,高职生走俏就业寒冬” ;《青岛早报》题目为“幸福啊! 1名高职生挑4个岗”,《青岛晚报》则为“职校生风头力压本科生,昨天一场招聘会显示: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操作技能”。

分别加入以下照片:

第七部分:特色与创新

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不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也取得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建设经验:

第一个就是“合”,即深度校企融合,我们称为“四合”,即:

校企合建,共同开发课程;

校企合建,共同搭建课程平台;

北京华仪公司不但协助课程组完成课程的设定等,还捐赠了包括酒店前台、餐饮、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等在内的全套的酒店信息系统,市场价值50万元。青岛华涛酒店管理公司则负责软件的管理和运营。

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校企合作,共同评估课程;

企业不但在课程设计时全程参与,在课程教学环节也深入其中,近一年来,北京华仪公司共派出高级管理人员4人次,工程师80人/天赴青岛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工作。青岛华涛酒店管理公司则聘任课程组教师穆林老师担任信息总监职务,加强了校企融合。

校企合力,共同推广课程;

校企合力,共同完善课程;

仅凭借一个学校的力量,去推广一门课程是困难的,如果有众多企业和企业的融合,推广起来就事半功倍。课程组首创的信息系统证书,在有了北京华仪公司的认证之后,就可以在全国20xx多家使用华仪软件的酒店中得到认可,推广效果明显。

校企合惠,共从课程受益;

校企合惠,共促行业发展。

最后,最重要的一个合,就是合惠,一定要让企业在合作中有所得,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有生命力。前面所讲到的酒店信息系统认证,这一方面缩短了学生进入酒店的培训周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大幅度降低了酒店信息系统供应商培训成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所以合作才能越来越走向深化。当然只有校企的合惠还不够。最终学校和企业应该通过课程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这样的课程才能越来越受行业的欢迎。所以最后总结起来,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创造了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打造了“学生、员工、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六方赢利合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六赢”,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逐步将校企合作转变为校企融合,开创职业课程开发的新天地。

课程的第二个特色就是变“引入双证”为“创造双证”

“双证”即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非常有帮助,但酒店信息系统实务遇到的情况是:在相关行业中没有相应的资格认证,为此,课程组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建立了自己的资格认证,并得到了多家企业的认可,为“双证”教育模式的发展融入了新的血液。

第八部分:课程建设规划

依据已有的建设基础,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课程组制定了未来5年的课程建设规划。

20xx年度,建设完成酒店信息系统实务实验室;推广酒店信息系统实务等级考试;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信息系统》教材出版工作;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0xx年度,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化考试体系开始向企业推广,标准化认证酒店数量达到20xx家;

20xx年,将授课平台从目前的3个进一步拓展到5个;全面推广酒店信息系统等级考试,标准化认证数量达到6000家;

20xx年,完成酒店信息系统标准化考试体系,尝试市场化,标准化认证覆盖率达到10000家 。

20xx年,开发基于VRML虚拟现实技术的酒店信息化软件;标准化认证完成市场化。

以上就是酒店信息系统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说学情

《南辕北辙》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季梁的朋友要到南方楚国去,而他却朝北走。季梁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后来人们用“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通过这则寓言故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所蕴涵的哲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学习寓言的方法。课文以对话形式展开,富有很强的形象性。虽然短小,但叙述生动,因为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并了解了一些寓言故事,所以学生学习这则寓言不是太困难。

二、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2、能力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做任何事行动与目标要一致,要听朋友善意的劝告。

三、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学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能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这点,我采取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去读。力争在本课教学中由“师教生学”转变为“师生互学”“生生互学”;“传授知识”向“促进学习”转变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寓言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人的头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点燃的火把。”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和展开辩论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五、说教学流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个环节: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很感兴趣。他们想给同学们表演表演,大家欢不欢迎呢?

生:欢迎(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读时的语气为后面的角色扮演做了铺垫)

2.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气自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

4.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当有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楚国在南边,季梁的朋友硬要往北走”。时

(教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楚国的图片)然后指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贴上出马车图。

师问大家:是相反吗?生:是(师在两幅图的下面板书:相反)

还有的学生说:坐车人很固执、很愚蠢。

师: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出示:

(1)、季梁不解地问:“去楚国应该往南走,怎么反而向北奔驰呢?”朋友说:不怕,我的马好。

(2)、季梁告诉他:“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朋友回答:没关系,我旅费很多!

(3)、季梁再次诚恳地说:“旅费再多,向北走,无论如何也到不了楚国。”朋友固执己见:“你不用担心,我的车夫驾车技术非常高。让学生自由读读这三个句子,找找坐车人的理由。边读边琢磨:季梁是怎么问的,朋友又是怎么答的?

5、请两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季梁,一人扮演朋友,在两名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对人物的语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感悟,加上表演中教师对人物语气的指导,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故事中人物。同时突破了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教学目标)

教师:季梁的朋友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那么,他到底能不能到呢?让生围绕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当学生讨论出现两种答案:能和不能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设计意图:课前充分的预设不但使教师在面临生成的问题时临危不乱,而且能及时抓住这一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论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的同时,问题的答案也逐渐变的明确,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让学生齐读。

教师对辩论进行小结:古时候人们并不知道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坐车人愚蠢就在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相反,因此,不管条件多好,离目标是越来越远。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不但使辩论圆满结束,而且又一次将学生引入对故事的理解中,此时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不言自明。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达到理解寓意的目的,水到渠成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课堂练习:

通过这则寓言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做事行动和目的要一致,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四)播放《南辕北辙》的故事,升华认识与感受。

1、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

教师:早在2300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企图依靠武力攻打赵国的念头,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2300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想想你见过吗?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南辕北辙》现象。

(设计意图:在这个故事的欣赏中,古今联系再次理解“南辕北辙”。学生不仅增强了认识,还明白了今后该怎样做。)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回家后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

附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4

一、概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茹志鹃的散文名作《故乡情》,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十课。属于略读课文,根据散文的特点和新的课程标准,我把授课课型定为以学生感悟为主的美文欣赏课。其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把教师分析变为学生感悟。下面根据这种理念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把教学程序安排为读、悟、迁、用四步。

二、对教材分析

本册书第四单元是以游记为主的散文单元。《故乡情》这篇散文文质兼美,抒情性强。既具有记游散文必要的“行踪”这条明线,还有一条对故乡深情热爱的情感暗线。而本堂课的重点正是要让学生能理解认同作者的这份“故乡情”;将现实的故乡与梦中的故乡巧妙穿插融合在一起,这是学习的难点。对此难点实际操作时可轻轻点破。事实上,如果机械地让教师去分析课文中的情,既不能体现略读原则,最主要的是恐怕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和理解,很难与作者达成“共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纵览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飞思维,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能、自立的研究性学习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是散文的解读,我们常常感叹现在学生不解“人情世故”,训斥学生阅读题做得 “词不达意”,作文“文不对题”,其实,这与教师长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有着莫大关系。教师如果越俎代庖,讲课一言堂,就剥夺了学生见新芽而萌生希望,登泰山而知顽强的机会和权利。同样,对于课文《故乡情》,教师即使分析得再精确,也无法让学生深深融入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故乡情,无法体会到文中的那“乌蓬船”“老船夫爽朗的乡音”在一个从未回到过自己故乡人的心中所激起的“千层浪”。有名家说过“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汁一样”。因此,教学的原则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在这样的审美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才能去品尝到那甜美的果汁和升华到美的境界。

三、对学生的分析

初二的学生积累了初一和初二已学的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逐步的情感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样教学才符合新教学纲要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原则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感悟课文,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从而培养学生对故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掌握线索的结构作用。

3、通过学习本文能够较熟练地说写游览见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感悟,即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梦来感悟作者真挚、热烈、深厚的故乡情。只有重点正确和明确了,各种教学方法才有生命力。

教学难点之一是那几段梦境描写与“我”的成长经历和历史背景如何巧妙交融;其二是作者认为“说不清,难以言传”;其三是作者说“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热爱。

六、教学构思与设计

总体构思是教师引导学生分四步,读、悟、迁、用,练习读、看、说、写的能力。

第一步是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教者可指导学生加强课前常规阅读,教学中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背景风光,使学生很快融入情境,走进作者的“故乡”,触景生情,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中,从第4节初访故乡入手,让学生很快从文中拎出作者的行踪路线,整体感知把握全文。接着分四人小组讨论,“我”在这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梦(当然所梦应从村尾开始),对照多媒体的版书补充。第二步是悟,也是本课重点,让学生从作者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梦中找出一至二个你认为最感兴趣的人事景物,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升华了什么感情,怎样升华的,你有何感情,并对照共鸣。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照讨论,让学生慢慢地、充分地感悟文中这条无处不在的“故乡情”的主线。在学生认同并升华的基础上,轻巧地点破三个难点,乘势而上,推出第三步:迁。教者再用多媒体播放学生家乡的风土人情片,让学生从片中找自己最感兴趣的景、人、事,提升自己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四步是“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者提供几个情景交融的小语段,让学生解析写景原理,再填写其中的“抒情”部分,并布置相关作业。

七、教学过程

八、布置作业

(1)课后再反复阅读本文,回味体验其中那浓厚“故乡情”。

(2)仿写一篇《我的家乡》作文,用真情实感串联起家乡的风景人物,“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课稿 篇5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真切的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本课教学中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细腻的眼光通过盲女的细小动作揭示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样深刻道理,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因此,我采用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课外文本拓展来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采用默读 、体会、交流、朗读、

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

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略)

1、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2、走进文本,深入读文。(设计意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关键的语句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读中感悟,以读见悟。这样既理解了文中重点句子,体会到了主人公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感情,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3、交流资料,阅读链接。

4、课堂总结。

5、布置作业。

① 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② 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设计办小报的作业,正是基于这一指导精神。)〕

6、板书设计

神奇的灵性→触摸春天 热爱生命

(板书的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说课稿 篇6

一、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论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为基点。我的设计理念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主导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主体地位。

二、说教材

首先说说课程内容标准: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里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接下来说教学目标: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录像及图片、阅读教材、小组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身处逆境、遭遇挫折,学会正视现实,直面风雨;能力目标是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三、说教学重点

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因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之一。另外,目前,我校部分学生面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无心学习,突出这一重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四、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敢于直面风雨。我确定的依据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之一;从现实看,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足,意志不坚强,缺乏自信,给人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而在全面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有可能会成为不和谐之音。因此,突破这一难点,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

五、说学情

初二,是学生人生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中一部分是留守学生,另一部分又是父母的“掌中宝”,很少受过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而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一时适应不过来,有些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产生了不良后果。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主要是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举例,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悟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难免的,从而能正视挫折,直面人生的风雨。

六、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实践“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在教法方面,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法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说教学手段

我主要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本节课我主要的教学准备是采集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我共设计四个环节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以5·12地震后“东汽”重建为背景资料的音乐《从头再来》导入,整体感知。我引导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什么是挫折?东汽人遇到了哪些挫折?(2)他们遇到挫折有没有退缩,是如何战胜挫折的?我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教材。学生看完录象后,2人小组交流看法,发表见解。接着,我引导学生总结。最后,我提出一个引领性问题:在遭遇挫折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本节内容,并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整体感知人生难免身处逆境、遭遇挫折,学会正视现实,直面风雨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接着说第二个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视频资料,思考二个问题

(1)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挫折(人生难免有挫折,导致挫折的原因)?

(2)认识了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挫折,面对人生风雨(坦然面对挫折)?

看完图片、视频资料后,我让学生组成4人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完以后,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纠正或补充。最后,我进行点评、精讲,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下面说第三个环节:巩固强化、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二个步骤。首先是学生活动,我让学生组成6人小组,说一说:

(1)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挫折有哪些?

(2)在遭遇到这些挫折,你是如何抗拒挫折的?

我这样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懂得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突出思品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同时也有效地利用身边资源,动静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第二个步骤是当堂训练。学生通过当堂训练,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思品课的时效性的特点。另外,让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和行为融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达到知、行、信的统一。

下面说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情感共鸣,思想升华。我让学生跟随投影画面,高唱《真心英雄》,达到本接课的高潮。学生唱着这高昂的歌曲,他们的心灵将会引起震撼,思想将会得到净化和提升。以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为楷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挫折。从而再次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再次强化本课的重点、难点。

九、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结构式的板书,直观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

十、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联系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自觉正确认识自我;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来提高各种技能,从而有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另外,本节课安排的内容较多,在一个课时内有可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可能会有所欠缺。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20xx年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7个字。学习1个新部首:“厂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今天,我将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短期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

2.情境陶冶法

3.游戏法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

2.圈点自学法

 五、教学过程: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我将在第一课时安排如下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紧抓导入这一环节,在班级做个小调查:“你晚上怕黑吗?”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有作用吗?

3.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

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原文: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

7.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8.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理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今晚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感受夜晚的`静谧。

第二课时,我准备集中安排识字写字教学,就不再一一赘述。

 六、板书设计:

本板书力求简单,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七、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本文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诗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著名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下面我将根据我的备课思路和设想,一一展开讲说。

一,说教材,学情

(一)说教材特点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图景,语言文字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著名的美文。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历年来重点保留并解读的文章,因此相当重要。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目前高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对写景抒情的散文有所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年龄限制,阅读多停留在粗读和泛读。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还尚待形成。尤其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所流露的情感还不了解。所以在引导阅读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灵敏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为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本课内容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学习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作者感情。由于本篇课文较为重要,对高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因此我将本篇课文分两课时讲解。

第一课时:学生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品味文中语言,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以下为第一课时讲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1,走进作品,理解本课写景特点,通过重点语段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体会文章语言美。

2,走进作者情感世界,体会作者苦闷彷徨,内心矛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都说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但为了响应新课标改革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不能以自主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走入本文意境,品味作者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1、朗读体味法。本文语言文字优美,适合反复朗读。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可以直接地品味到文中语言,进而有助于情感的理解。如阅读前自由朗读,赏析前的部分内容配乐范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2、媒体辅助法。运用媒体的语音播放功能,播放部分精彩段落的配乐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领悟作者情感。通过画面播放功能再现相关历史画面,更容易使同学们体会文中意境,进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3、设疑讨论法。由于本文情感地理解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解决相对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团体协作的精神,在合作自行解决中加深印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充分综合意见中,在群体中做到“跳一跳,够的着”,活跃课堂气氛。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质疑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走入文中意境,体会文中语言,体悟作者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积累中有多少关于荷花的诗句呢?(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时间特点,就是描写白天的荷塘,白天的荷塘是如此的美不胜收,那么夜晚呢?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又代表什么呢?(是思乡,寄托哀思,由月的阴晴圆缺引发人生喟叹等等。)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脚步去领略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来看看作者是否用月亮寄托了你们刚刚所说的情感呢?(我采用的是问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讲解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播放课文中4——6段课文范读录音,听后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文中描写的荷塘,并进行发言。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此后用PPT放映让学生欣赏荷塘美景,带领学生走入文中情境。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仔细品味文中语言。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经过几次阅读,学生们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引导学生们理清课文情感发展脉络把握文章结构。为此我将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课文分为几部分?结构有什么特点?

可能学生们刚被问到都会觉得有点困难,在此我将会进行适当点拨。

2,分组讨论

我将学生们六人为一个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在意见的相互交流之下,共同进步。为此我将提出如下问题: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进行分析,找出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由于情感理解是本文的难点,在此之前我将插入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本文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到知人论世)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中体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的喜悦”。这从景物描写中也能看出。

(五)仔细品读语言,把握情感。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精彩语段四,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教师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揣摩语言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揣摩语言)B、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C、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D、此段运用那些修辞手法(重点讲博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运用)

这些问题的设置,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这方面赏析文章。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

通过对第四段的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让同学们沿用此法对本文五自然段进行分析,让同学们学会这种方法,这便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五,作业布置

仔细品读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试着圈点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