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

来源:书屋网 2.11W

《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把流传了千百年的爱尔兰 英雄传奇、炉边故事集中展示给读者,为我们理解 爱尔兰文学特有的精神和独特的魅力提供了最可靠的原始素材。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希望大家喜欢!

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

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篇一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美丽的名字——Molly Malone。这首歌描述的是卖鱼女Molly Malone每天辛苦劳作,最后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的悲伤故事。有人说Molly Malone的故事堪比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罗宾汉传奇的精彩,却比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具有神秘色彩。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罗宾汉的故事尚且或多或少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做依据,比如福尔摩斯取材于Conan Doyle的导师Dr Joseph Bell,而一些英国历史学家认为罗宾汉人物形象的灵感来自中世纪的罪犯Roger Godberd。相比之下,你很难用任何史料证明Molly Malone的存在,可以说是无据可查。

Molly Malone雕像

尽管如此,当你置身都柏林街道,打着拍子轻轻哼唱这首歌,你仿佛能够看到Molly Malone在集市中前行的身影,听到她充满活力的叫卖声,无一不彰显着爱尔兰劳苦民众的纯朴与坚强。如今,她的雕像成为了都柏林的地标性景点,每年大量的游客纷纷慕名前往。这座雕像设立于1988年,目的是为庆祝都柏林建城一千年。其上还标注有她过世的时间(1699年6月13日),这一天后来被命名为"Molly Malone Day”。据说她每天推车卖鱼的路线就是从圣三一大学沿着Grafton Street 一直到St Stephen's Green。

近日,有学者表示,1880年代James Yorkston的手稿并不是Molly Malone这首歌的初始版本。原因在于,去年五月份在世界上第一个书市小镇、世界上最大的二手书市场——威尔士Hay-on-Wye(海怡村)举办的文化节上,有人在一本写于1790年的书中发现其中记载的同名歌曲。曲调相似但是歌词却有很大的不同,开头变成了“By the big hill of Howth”,描述了一个醉汉想劫持一名叫做 Molly Malone 的女子,企图把她装进麻袋里的故事。如今这本书被保存在都柏林作家博物馆。

尽管如此,相信在大多数人心中,Molly Malone依然代表着市井中平凡而热爱生活的爱尔兰人民。爱尔兰著名乐队The Dubliners的成员John Sheahan曾说过:“无论我们前往哪里进行演出,几乎每次在音乐会结束之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会和我们一起高歌‘Molly Malone’。”这首歌永远属于爱尔兰,永远属于全世界。

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篇二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每当海洋精灵唱起海洋之歌,所有流落在人间的精灵都会被送回精灵世界。故事中康纳是一位普通的灯塔守护者,与海豹精灵布罗娜育有一双儿女,本和西尔莎,他们深爱着彼此,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海豹精灵布罗娜为了不连累家人,在生下了小海豹精灵西尔莎后就不辞而别了。康纳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

小海豹精灵西尔莎是最后一个拥有着海豹外貌却能化为人形的生物,她的歌声是精灵回家的唯一方法。那是一个童话世界即将终结的时间点,所有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中的生物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愈加地堕落、腐败,他们已经迷失在人类世界。三个还未泯灭回家之心的精灵,偶然间找到了他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小海豹精灵,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回家的唯一机会了,可是,小海豹精灵西尔莎却在这时被猫头鹰巫婆抓走了。她的哥哥本在亲情的驱使下,鼓足了勇气,开始了一场拯救精灵的冒险。他成功救出了妹妹,也终于揭开了母亲不辞而别的真相,父亲因为爱也终于对妻子的离开释然了。

最后,当小海豹精灵唱起海洋之歌,终于唤醒了散落人间的精灵,他们终于回家了。这一曲精灵挽歌为万物有灵时代画上了句点。

爱尔兰民间故事选编篇三

1865年6月13日,威廉·巴特勒·叶芝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滨海郊区——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亲约翰·巴特勒·叶芝(John Butler Yeats)是一位职业画家,热爱大自然,热爱文学;母亲苏姗·叶芝(Susan Yeats)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富有浪漫精神和想象力。作为长子的约翰·巴特勒·叶芝,在这样一个艺术气息浓郁、氛围宽松的家庭成长,对他未来的文学创作、人生观、爱情观及婚姻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868-1880年,叶芝一家居住在英国伦敦,叶芝在那里接受了基础教育。

在英国期间,叶芝偶尔会回到爱尔兰的家乡斯莱果度假,探望祖父。家乡斯莱果在叶芝的生命中有着深深的烙印。1880年后,叶芝一家从伦敦搬回爱尔兰的皓斯,叶芝在伊雷似摩斯·史密斯(Erasmus Smith)中学继续他的中等教育。热爱文学的父亲经常给叶芝吟诵诗歌,激昂的言词、高贵的姿态使叶芝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模仿雪莱和埃德蒙·斯宾塞写诗,一个剧本接一个剧本——因为我父亲认为诗歌高于其他一切体裁——我臆造出奇幻而不一贯的情节。”【威·巴·叶芝:《自传》第66-67页。】1883年,叶芝进入他父亲任教的大都会艺术学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一边学习绘画,一边进行文学创作。1885年,叶芝的诗作首次印成铅字,刊登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1886年发表首篇诗剧《摩沙达》(Mosada);1887年发表诗歌《戈尔国王的疯狂》(The Madness of King Goll),1888年发表诗集《莪相的漫游及其他》。这一系列诗歌的发表逐渐确立了叶芝在爱尔兰文坛的地位,而叶芝也正式放弃艺术,投身于文学创作之路。

1920xx年12月,叶芝出任爱尔兰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 在任期内,叶芝推广盖尔语,保护古代文献和建筑;研究民间文化和古代诗歌;倡议并起草版权法;并且还负责审订爱尔兰新硬币的动物图案设计。

1920xx年,叶芝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爱尔兰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叶芝认为他的得奖,足以说明爱尔兰民族复兴运动正受到世人的关注。

叶芝在晚年仍然笔耕不辍,1938年4月,诗集《新诗》发表,8月10日,艾贝剧场上演他的诗剧《炼狱》。1939年1月21日,叶芝完成了他最后一首诗――《黑塔》。

1939年1月28日下午两点,叶芝逝世。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