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

来源:书屋网 2.53W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篇一:荷花湾里的鲤鱼少年

崂山柳树台下,有个荷花湾,湾四周的柳条鞭鞭儿,叫风一刮,撒欢欢儿,湾里住着一条大鲤鱼。

老人说:这大鲤鱼有千年道行,这鲤鱼儿爱戏水儿,每天在水皮上冒三冒,窜三窜,引得看景的人儿像赶大集。

荷花湾旁有个荷花村,村里有户大户人家,家有好地千亩,房子百间,就是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秋波。

这秋波,从小就像王母娘娘蹲天庭----坐的是那冷寒宫,眼看就是十八岁了,婚姻嘛,高不成,低不就,弄得爹害愁,娘害愁,一年三百六,全家都害愁。

这年春暖花开,秋波黑夜睡不着,抬头看看天上那个圆月儿,明晃晃的像面大镜子;那晴天儿,蓝绒绒的像匹大绸子儿,她慢悠悠地开门出了村,来到荷花湾边看光景儿,看着,看着,就见湾中间儿起了一点浪花儿,冒起了一股浪头儿,好像一枝白莲花儿,上面站着一个美少年,这工夫,就见浪推水,水推莲,载着那少年,浮浮飘飘上了岸,吓得秋波拔腿就往回跑,那个少年在后紧紧赶,一个不叫,一个不唤,只听风刮衣裳哗哗响,出出溜溜进了庄。

秋波一进大门,“咣当”一声把门关上,她进了门还不放心,顺着门缝往外看:见那少年在外不言也不语,光朝着她笑,笑的那个甜劲儿,就像那熟透了的红苹果。

从那往后,每当夜里月光光的蓝缎天的夜晚儿,秋波就偷偷从大门缝向外看,每次都看见门外那少年的笑脸儿,她越看越爱看,越看越仔细,看也看不够儿,心里想:这人可是个好人呀!

又是一个月明夜晚,秋波正从门缝往外看,只见一会儿云遮月,阴了天,哗哗地大雨也就下来了,把门外那少年淋成了个落水鸡,她心里想:看看,人家不都是为了我呀!想到这里,把门一开说:“快进来吧,看你淋的多难受!”

那少年道:“能看见你一眼也就欢喜啦!”说着就跟进门来,不用说,秋波给他扭了扭衣裳,又烘又烤,眨眼间衣裳也就干了,少年穿上衣裳说:“谢谢大姐姐。”笑笑就走了。

从那往后,有时候白天,有时候瞎晚儿,一阵清风过后,那少年就来了,来后,拉几句家常,又一阵清风地走了。

天长日久,秋波问他:“你到底家住哪里,怎么不和我说说呢?”

“说出来恐你害怕。”

“你为人挺好的,我怕什么呀?”

“我是个鲤鱼精呀!”

“我早有个八九儿,鲤鱼精住湾底,来到人间干么的?”

“干什么的?想娶人间大闺女,大姐、大姐,许不许?”

“我愿意,就怕老爹他不许。”

“你许、我许、咱俩许,不关老爹什么事。”秋波一寻思可也对,于是小两口就更好起来了。

你说城墙倒厚吧?它也透风啊,每晚小两口儿拉呱到夜深,老爹还能听不见个风声儿?自打秋波把那少年留在家里过夜,她爹听见屋里有两人说话声,每天夜晚在窗外偷听话儿,三听二听,听出个门道来,知道是荷花湾里的鲤鱼精作的怪,要打骂自己的女儿吧?就这么一个独生闺女又不舍得;听之任之吧?若传出去,叫人家知道,也就丢尽了老脸。

末了,他咬咬牙,跺跺脚,朝着大鲤鱼下火了,就趁湾里的鲤鱼精白天正睡觉的机会,打发人拖马拉,弄来了一个白灰山,一声令下白灰全进了荷花湾,这可不好啦,大鲤鱼还不等醒过来,就活活的给煮死了,漂上了水面来,鲤鱼精被煮死了,他还不舍气,又叫人弄上岸砍巴砍巴,每家分给一段鲤鱼肉,村里人不知这里面有故事,一见有鱼谁不爱吃?都说:“咱村‘善人’开恩了。”

秋波一见爹把心上人害死了,真是心如刀绞,她哭了三天又三夜,哭一声心上人儿,噘一声不长人肠子的老爹爹,她一边哭,一边挨家挨户收鲤鱼骨,收起鲤鱼骨,她一段段骨、一根根刺,排成了一个鲤鱼架儿,守着鲤鱼架儿,她哭出了泪,哭出了血,滴滴血泪滴到鱼骨上,这一来可奇了:鲤鱼骨上滴上了血,长出了肉;滴上泪,生出了皮;皮肉全是活鲜鲜的,就是不能翻个身儿。

秋波见鲤鱼长肉长皮活不了,还是哭、哭、哭……她靠近嘴边和它说:“活了吧,活了吧,活了咱俩一块儿走!”一口气喷进鲤鱼嘴里,只见那鲤鱼翻了一个身,又蹦了两个蹦儿,一阵清风鲤鱼没有了,站在眼前的是那个美少年!

这时,只见那美少年摘下了自己的挡浪帽,脱下了自己的凫水衣,给秋波穿在身上,两人一块出了门,关上了门,闭上了户,手拉手地往荷花湾里去了。

老爹知道了这件事,可傻了眼,再也没法儿治了。如果再把白灰往荷花湾里撒,连自家的闺女也就没命了,只好长叹一声,成全了他俩。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篇二:千年老参

很久以前,苇子峪棒槌砬子村,有个叫刘军的孩子,从小父母双亡。邻居尚大叔收养了他。

尚大叔家只有父女两人,生活也很困难。

刘军十三岁那年,尚大叔病了。刘军很着急,想给大叔看病,可是没有钱。

隔壁李大叔是个棒槌把头,每年红榔头市的时候都要带一帮人,去长白山放山挖棒槌。

刘军与尚大叔的女儿小燕商量,要跟李大叔去挖棒槌,挣点钱好给尚大叔治病。小燕说:“你这么小,李大叔不会带你去的。”

刘军说:“李大叔他们走时,我悄悄跟在后面,等到了长白山,他们也不能让我自己回来。他们不让我入伙,我就自己挖。”

小燕问:“能行吗?”刘军说:“行。”

小燕帮刘军准备了要带的东西。李大叔他们走的时候,刘军就悄悄跟在后面,谁也没发现。到了长白山刘军才露面。

李大叔问:“你怎么来了?”

刘军说:“我要挖棒槌,卖钱给我叔看病。”

李大叔说:“你这么小,能挖棒槌吗?”

刘军说:“你们能挖,我也能挖。”

李大叔要带着刘军,可是有人反对:“我们中途加人,不合挖棒槌的规矩,不吉利。”

刘军说:“李大叔,我太小,和你们入伙,不公平。我自己单干。你们别把我丢下就行。”

李大叔说:“好吧,这几天咱们就在这住。你每天日头落山前回到这里。”李大叔又告诉他应如何找棒槌,如何挖棒槌。于是他们各干各的。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李大叔他们挖了许多棒槌;刘军却是两手空空,一棵也没挖到。

一天晚上,李大叔偷偷找到刘军说:“榔头市已过了,再过两天咱们就得回家了。可是你连一棵棒槌也没挖到,不能就这样空手回家呀。我这有两颗棒槌,是我背着他们拿的。你明天就说是你挖的。”

刘军说:“李大叔,谢谢你。可是这棒槌我不能要。这是你们费力挖的。我不能不劳而获呀。”不管李大叔怎么说,刘军就是不收。

第二天,刘军一大早就起来放山了。他决心要在这最后两天里挖到棒槌。到了中午,刘军来到一个小水湾旁。他又累又饿,想坐下休息一会。他刚坐下,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水湾旁有一只蜘蛛在滚泥球,滚好后,放到一个小木匣里。

刘军觉得好玩,要拿回去给小燕妹妹看,连忙走过去,把蜘蛛装到木匣里,揣在了怀里。他转身要走,一抬头,看见前边一棵很粗的大树的树洞里有一颗棒槌。他连忙跑过去,按照李大叔教他的办法小心翼翼的挖了出来。

那棒槌很小。他想再:小也是棒槌呀。他扒了些楸树皮,找了些苔藓,把棒槌包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大伙见了,笑着说:“这棵棒槌这么小,能卖几个钱呀?”刘军低下了头。李大叔安慰他说:“刘军,没关系,再小也是棒槌。如果它的形状好,一样可以多卖钱。”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家。李大叔对刘军说:“明天你跟我们去碱厂卖棒槌吧。如果卖不够给你叔看病的钱,我帮你想办法。”

第二天他们到碱厂药行时,日头已经偏西了。可是药行还没有开磅收参呢。一问,人家说大货还没到呢,要等大货到了才能开磅。

就在这时,听行里有人喊:“刚到的是谁?请到里边来。”李大叔带着随从走了进去。

掌柜的说:“不是你。”

李大叔说:“刚到的就是我们呀。”

掌柜的说:“和你一起来的是谁?”

李大叔急忙喊刘军进去。“对了,这才是大货主呢。”

掌柜的对刘军说:“把你的货拿出来吧。”刘军拿出自己的棒槌,递给掌柜的。

掌柜的小心翼翼地打开楸树皮,剥掉苔藓说:“你们别看这棵棒槌小,它可是千年老参呀!你们看这参的形状不是人形的吗?这参我也不好定价。小伙子,你开个价吧。”

刘军哪知道它的价值呀。他转身看李大叔。李大叔也不知道这参的价钱,他对刘军说:“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掌柜的看了看刘军,指着一个长条椅子说:“没关系。你坐下慢慢想,想好了再说。”刘军坐在椅子上,一点主意也没有。他躺下,起来,又躺下又起来,一共躺了十次。

掌柜的开口了:“好了,你别再躺了。我给你十唐银子。我也就能给你这个价了。”在场的人都很惊讶,这参竟这么值钱啊!

李大叔把自己的棒槌卖了,帮刘军雇了辆马车把银子拉了回来。

晚上,刘军拿出木匣想打开给小燕看。一打开木匣,惊呆了。木匣里的泥球,都变成金球了。他急忙找来一些稀泥让蜘蛛滚。第二天一看,那泥球又变成金的了。

后来,刘军和小燕给尚大叔治好了病。买了土地,盖了新房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短篇篇三:刘师爷巧改状词

清朝末年,泰宁县苦竹乡,有个刘行智,足智多谋,富有正义感。曾做过县师爷,因不满官场腐败隐退家乡。此人常常为乡亲们写诉状,打官司,经他之手的状子,官司十拿九稳。

当时乡里有个恶霸,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有一天,他闯进一百姓家,见一孕妇卧床不起;便肆无忌惮的翻箱倒柜,抢劫钱财;最后连孕妇也不放过,掀开被子,将她的手镯夺下来;孕妇吓得大声呼救。

这时,恰逢村里人赶集回来,听到呼救声,大伙急忙奔向孕妇家,将恶霸逮住,送到县衙门。县官马上将恶霸收押,并让孕妇之夫补写一张诉状。

她丈夫回到村里,和大家反复商议;觉得诉词一定要写好,击中要害,才能致恶霸于死地;否则打狼不死,反受其害。

于是请了几个秀才,点着灯,熬个通宵,终于写出一份状子;署名是揭被夺镯。

第二天,孕妇的丈夫,准备将状子呈送县衙;忽然,村里长辈提醒:状子有无送刘师爷过目?丈夫一听,赶紧租辆马车,走了几十里路,来到刘师爷家;摸出写好的状词,请刘师爷过目。

刘师爷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再看看状子,思量着说:状子写得可以,只要改动一下,我包他出不了狱。随后,他提起笔,将揭被夺镯改为夺镯揭被。其夫接过状子,连日直奔县衙,将状子呈送县衙门。

县官接到状子,立即提审恶霸:夺镯属实?属实。揭了孕妇被没有?有。

即然你夺镯揭被,知罪吗?

知罪。那恶霸不知罪行严重,全都招认。

那就按手印吧,知县丢下状子,让其按手印,然后说,'夺镯揭被',是两罪并罚,'夺镯',抢劫财物;'揭被',是想xx孕妇;情节恶劣,故而应判重刑。

这时,人们才知到刘师爷改动一下的厉害。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