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胯下之辱

来源:书屋网 1.73W

胯下之辱的意思是从胯下爬过的耻辱,比喻受到极大的侮辱。那么这个成语是出自什么故事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胯下之辱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四字成语故事-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

韩信是秦汉时期着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蹭饭吃,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韩信一气之下便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保住小命,弄点吃的,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后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也瞧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接下来形势如何演变。只见韩信稍作思考,便默默地从那人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实呢,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20xx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在萧何的引荐下,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史记·淮阴侯列传》

董狐直笔

公元620xx年,晋襄公死后,他的儿子夷皋继位为君,即晋灵公。

当时,晋灵公只有七岁,便由相国、中军元帅赵盾执掌国政。

过了十多年,晋灵公长大成人,便亲自掌握国政。晋灵公生性残暴,生活十分荒淫,且又经常滥杀无辜。赵盾见了,十分着急,几次向灵公进谏,灵公当面不说什么,心中却把赵盾恨得要死。

当时,晋灵公十分宠信大夫屠岸贾。他和屠岸贾商议后,派了一名刺客去行剌赵盾。不料刺客来到赵盾府上,看到赵盾四更起来,坐在屋里等天亮上朝,不由被赵盾忠心为国的精神所感动。他不忍下手,告诉赵盾有人要谋杀他后,就一头撞死在一棵大树上。

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假意召赵盾进宫喝酒,想用一只训练好的猎狗咬死赵盾,不料诡计被赵盾的侍卫提弥明识破,当猎狗扑向赵盾的时候,提弥明猛冲上去,一下子就扭断了猎狗的脖子。晋灵公大怒,立刻下令武士们去杀赵盾和提弥明。提弥明非常勇敢,一个人保护着赵盾,一面还手,一面跑。提弥明一连杀了几个武士,但寡不敌众,终于被武士杀死。

赵盾幸亏武士灵辄相救,才逃出了宫。原来,赵盾五年前曾救过灵辄的命,灵辄才在赵盾危险的时候救了他。赵盾出了宫,正巧他儿子得了消息,率领家丁前来救应。赵盾脱了险,父子俩不敢再回相府,急忙出了西门,想逃到国外去。

碰巧,他们遇见了打猎回来的族弟赵穿。赵穿看到他们慌慌张张的样子,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赵盾说完后,赵穿说:

“你可不能离开晋国,我自有办法请你回去!”

赵盾不知道赵穿要干什么,心中很矛盾,于是又像点头,又像摇头地说:

“我暂时在河东等着。不过你得小心,千万别再惹出祸来。”

赵穿回到城里,用计取得了晋灵公的信任,又以搜罗美女为名,把屠岸贾支到外地去,接着,便在晋灵公到桃园喝酒游乐时,指挥卫士把晋灵公杀了。

赵穿马上把赵盾接回降城,赵盾便继立晋文公的小儿子里臀为国君,便是晋成公。

对于赵穿杀晋灵公这件事,晋国的百姓因为怨恨灵公,没有人责怪他。但赵盾觉得灵公总是个国君,谋害国君的名声实在太难听,对于世代忠良的赵家,真是清白的脸上抹了一块黑,成为他的一件大心事。

一天,他找来太史董狐,让董狐把记载朝廷大事的史简给他看看。董狐把大事记交给赵盾,只见上面写着:

“秋七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

赵盾大吃一惊,说:

“太史,你弄错了吧!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那时我还逃亡在外,怎么能归罪于我呢?”

董狐耿直地说:

“你身为相国,国家大事全由你掌管,你虽说跑了,但没离开本国的地界。要是你不允许凶手这么办,那你回都后为什么不治他的罪呢?显然,这件事是你主谋的!”

“可以修改吗?”赵盾又问。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董狐头可断,此简决不可改!”董狐回答说。

赵盾听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后来,“董狐直笔”这一典故,用来称颂据事直书的史臣或史官正直不阿的精神。(戈智)《左传·宣公二年》

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次,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上面的内容写得竟是告发周兴与人策划谋反的事情。武则天龙颜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一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是呢,万一查不出结果,女皇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如何是好呢?

苦苦思索半天,来俊臣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了口气,说道:“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

周兴得意洋洋地说:“这还不好办嘛!”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

周兴眯着眼睛,贼贼地说道:“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

来俊臣连连点头称赞是个好办法,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女皇命我严查。很抱歉,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