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散文三篇

来源:书屋网 5.77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长征的散文,希望您喜欢!

长征的散文三篇

长征的散文一:诗洒长征路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也是诗词发展的奇迹,闪烁着中华诗词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里灿烂的星光。毛泽东是“既能领导长征又能写诗”的革命领袖。《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是妇孺皆可颂咏的名诗。除此之外,在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好诗,将那极端艰苦的斗争岁月,血火锤炼的长征,化成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演绎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留给了我们。

1934年10月红军将要出征,何叔衡脱下身上的毛衣赠予林伯渠,林伯渠以诗感慨:“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在突破蒋介石的封锁线后,萧克以《突破镇石封锁线》的诗记录了这场战役:“横断澧水与沅江,红旗猎猎耀三湘。 声东击西行千里,戴月披星走夜郎。”李真也记下了突围的情形:如“夜驰小径人健步,晓察戎衣汗水浇。号角连声惊大地,破围砸锁任逍遥。”张爱萍将军在长征途中写了诗多诗,在抢夺了娄山关后,他写了《渔家傲·抢夺娄山关》:“山路崎岖夜暗,滂沱那顾泥泞溅。天降飞兵板桥畔,惊敌胆,娄山关上红旗展。”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爬过雪山杨成武赋诗:“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灭。红军英雄汉,飞步碎冰雪。”过了草地之后,林伯渠写了《长征》诗一首:“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未斜。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还有力的痛击了分裂主义路线。

长征路上担任中央领导翻译的伍修权,亲历了事关中国革命命运和前途的遵义会议整个过程,在回忆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和正确路线后,他以兴奋激动的心情的,在会议期间作了一首《七律·历史转折》:“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首诗,为红军在遵义会议后转危为安的历程留下了生动的历史图像,是毛泽东开始走上全党全军领导岗位的真实记录。朱德与张国焘在长征路上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曾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做了坚决的斗争。遵义会议后朱德写诗纪念,“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反映了朱德坚持党正确路线的坚定意志。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许多亲历了长征的革命前辈们都留下精彩的诗篇。如郭化若将军于1935年1月在义城的天主教堂听取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后,当即提笔写下《七绝·遵义会后》一诗:“千钧重担一丝悬,有术回天事亦艰。十日长征停遵义,单纯防御责谁肩?”欧阳文将军所在团在打垮黔军、抢渡乌江、占领遵义城后。在听取遵义会议精神传达后,欢欣鼓舞,连续参加四渡赤水之战,利用战斗胜利的行军间隙,在小小的笔记本上兴奋地挥笔写道:“遵义会议挽艰危,全军将士喜上眉。重占遵义施计巧,再夺娄山显神威。四渡赤水歼顽敌,三路白军化烟灰。夜过乌江迫贵市,军威浩荡震蒋魁。”

硝烟弥漫的长征路,一路枪声一路诗,而且还有来自普通战士的诗作。寇庆延老人在长征路上三过草地,临终还熟记着过草地煮皮带的打油诗:“牛皮腰带三尺长,荒原草地好干粮。一段拿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有菜有汤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这些,正是诗词中反映出的长征精神。

习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诗亦应如此,在维护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发挥其鼓与呼的作用。

长征的散文二:纪念“红军万里长征”

在7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自1943年十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开始了漫长,艰辛,充满险阻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直到1936年11月,在山城堡战斗中,红军歼灭国民党胡宗南一个旅又两个团,取得长征最后的胜利。

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井冈山出发,向着目的地——延安挺进。在长征途中,前有堵击,后有追兵。战士们草鞋、薄衣,还要爬雪山、过草地,忍冻挨饿,不知死了多少战士!经过了十几个省,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延安!

红军战士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吃的是野草,树根,树皮,甚至自己的皮带等。从原先的8万多人,到最后的20xx多人,可想而知长征的路途是多么的艰难。面对的是比自己强大的队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山河汹涌,群山险阻,面对饥寒交迫,资源缺乏,他们却奋勇杀敌,成就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遵义会议、沙窝会议等红军战士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在四渡赤水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侵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是红军战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换来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的奇迹。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一路上劈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万里长征”是一个人类壮举!这种永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真实可贵啊!长征的史实流传至今,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艰难都不能阻止我们到达胜利的彼岸!也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学习,我付出了勤奋、艰苦、汗水之后,我一定会学有所成,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长大后报效我们强大、伟大的祖国!

长征的散文三:追忆长征史,回首长征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的诗词,能倒背如流,几十年过去了,这首诗在我的脑海里依然那么清晰,时时朗诵起这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荡,无比的震撼。这是一首凝聚着革命前辈血与火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回顾战斗历程、展望开拓未来、催人奋发进取的英雄史诗。

今天,重温主席的这首诗,顿发无限感慨,无限激奋。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浓缩了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艰难,不惧自然界的困难,面对围追堵截的敌军而显示出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无论对中国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毛泽东作为长征的指挥家,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特别是在“四渡赤水”前后,把红军从全军覆没的危急时刻中挽救回来。革命领袖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头脑确定贯彻北上方针,将革命的大本营奠基西北,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伟大转折。继而全面投入到抗日的最前线。

80年弹指挥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所付出的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气概至今仍让我们难以忘怀,热血沸腾。1934年10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怀着崇高的理想,,怀着对祖国人民的一颗赤诚的心,怀着必将解放全中国的坚强信念踏上了征途,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茫茫长征路,“嗒嗒”马蹄声,炮火连天的围追堵截;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边;冰天雪地中的蜿蜒盘旋;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红军将士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血与火的洗礼,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所到之处,处处都渗透着他们的鲜血;处处都留下他们的悲壮之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水,卷走了多少年轻的生命;插入云霄的娄山关隘,掩埋了多少将士的身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多少红军将士的身体。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险恶的环境里,多少革命先烈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走向了胜利。

是否还记得,这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一个十四五岁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因饥饿而晕过去了。一位老红军把自己唯一的一点干粮和几滴水给了这个小红军。而他一不小心,却掉进了泥潭,在挣扎之中,愈陷愈深,但他还是不断的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当人们来时,他已经只剩脑袋在外面了,人们呼唤着他,可他已经……

也不曾忘记,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为后人树起了一座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这是一个多么寒心的故事,这是多么感人的情节。在长征的征程中,饥饿、寒冷、沼泽、疾病、枪炮、水火……时时威胁着每个红军指战员的生命,没有吃的挖野菜,吃树皮草根,煮皮带,吃雪水……整个长征,我们英雄的红军,由离开江西苏区时的9万多人,到长征结束时仅剩一万多人!烈士的鲜血洒满了漫漫长征路!巨大的牺牲说明了长征何其的难,何其的苦,何其的悲,何其的壮!正所谓:“山海茫茫,茫茫谓之浩阔,浩阔征程,且看路遥知马力;落照殷殷,殷殷谓之悲壮,悲壮革命应是疾风知劲草”!

回首向来风雨路,长征万里任疾驱。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筑成了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这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这就是永存的长征之精神,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为了人民大众翻身得解放的不惜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史诗般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年了,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坚韧顽强的品质;自强不息的君子气节;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坦荡情操和精神境界;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勇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理想;“头可断,血可流”的革命英勇主义豪情,将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追忆长征史,回首长征路,用内心的崇拜和缅怀去挖掘战争背后的正义和理想,去感受革命背后的纯真和美丽,去追寻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这就是长征人信仰价值之所在,这就是长征精神之薪火传承永不过时的“信仰动力”!

牢记历史,展望明天,在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的同时,我们深信,肩负长征精神的华夏儿女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本文作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