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辉简介

来源:书屋网 2.07W

在老舍墓前的沉思

吴福辉简介

作者:吴福辉

我伫立在刚建成的老舍墓前,心思沉重。这是老舍、胡絜青夫妇的合墓,但来得太迟了。这本身即意味深长。8月23日是移葬的正日子。4年前,胡先生安然逝去,记得在和平里医院我是最早进入病房见到她进入天国面容的人。现在十时未到,墓前墓后已经围满了捧着花篮、花束,甚至是虔诚地只拈着一枝花的人,大家前来与自己挚爱的作家做最后的告别。

墓地很有特色。大理石墓面的左下角为老舍浮雕铜像。没有高大的墓碑,却有曲尺形的一溜短墙。一面墙上写着两人的生卒年份,唯老舍的卒年用了个有千钧重量的“死”字,不是卒于何年何日,而是死于何年何日。另一面墙上采用了老舍生前给自己拟好的墓志铭式的话:一个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这句话真让我们如见其人了。

舒乙代表家属在向老舍的骨灰盒作告别式。这是扯人心肺的时刻,因为谁都知道老舍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我站得很近,看得见舒乙在往里面放置什么。

先放了一支毛笔。很旧了,笔毛一根根扎撒开,没有收拢的样子。这当是老舍生前的遗物,极普通平常不值钱的笔,却用它写过多少绝响一般的文章。他自称是个“写家”,抗战时期主持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团结各派文人,辛苦勤勉,把“小卒”做到了底,还能写出《四世同堂》这样的煌煌巨作来。我多次参观过未经修缮的老舍故居即灯市口的“丹柿小院”,见过那间与正房相通的小小工作厢房,朴素到不能再朴素,却使他成为作家中少有的“劳模”,成为“人民艺术家”。

现在放的是一罐香片茶叶。一辈子喝香片的,生为北京人瑞,死亦北京鬼雄。老舍爱北京,写北京,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他是北京的叙述者、代言人,而且越是离开这个出生地,就越是思念得紧,描摹得好。所以他在英国在山东在重庆北碚,想的是积水潭的湖水和湖面上飞来飞去的绿蜻蜓。最终结束在与积水潭相去不远的太平湖上,似冥冥中有所指引。

这时舒乙拿起了一块布片,显得无法经受它的生命之重。这是蒙难那日留下的历史记忆?老舍之死是个永远的谜团,连太平湖畔民间自发竖立的死难地点碑也没有留下踪影。

满盒子的颜色更好看了,亲属们正上前将一朵朵的干菊花投进去。霎时便铺满了五彩缤纷。这是老舍生前喜欢的花,像他的为人:干爽,温和,讲礼,从容宽大机敏合群之中也有一点独立狷介,香味持久。

骨灰盒庄重地移入墓穴。金子一般沉甸甸的,承载了贵重无比的文化思绪、历史记忆和民族灵魂。你与北京的土地终于如你所愿地融为一体,北京从此多了一片万众景仰的名胜之地。

摘自《北京青年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