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鑫森简介

来源:书屋网 8.1K

烧宝塔·吃月饼

聂鑫森简介

作者:聂鑫森

记得小时候,在古城湘潭过中秋节,有一个烧宝塔的习俗,最让我们开心。当夜幕降临,月光遍地,小伙伴们纷纷来到湘江边,拾来断砖残瓦,堆垒起一座座小宝塔,宝塔中空,塞入柴草。这种活动,大人也往往兴致勃勃地前来参与。特别是一些老人,还会在宝塔前摆上小供桌,桌上放着月饼、甜藕、菱角、柚子之类供品,点上香和烛。当所有的宝塔都堆垒好了,有人高喊:“点火哟———”于是,一齐点燃宝塔中的柴草,红红的火焰升腾起来,火花爆响。不一会,一座座宝塔里外烧得通红,好看极了。

长大了,偶翻阅典籍,才知烧宝塔的习俗不独湘潭有,其他地方亦然。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在中秋节,月饼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食品。“八月十五谓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陶宗仪《西湖游览志余》)。同时,民间传说中还有“汉人在八月十五杀鞑子时,是以月饼来传达这个命令的。当汉人吃月饼时,在每个月饼的馅里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因此汉人采取了一致的行动,推翻了鞑子的统治”(殿登国《岁时佳节记趣》)。这个传说与烧宝塔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

福建晋江地区,称吃月饼为夺“状元饼”。中秋节之夜,人们相聚在一起,取一套大小不一的各色月饼,用红纸写上“状元”、“榜眼”、“探花”、“三会”等名目贴在月饼上,每人用骰子四粒掷入碗中,以四点红为最高,竞夺“状元饼”。夺得者,预示未来前程远大。清人郑大枢曾写下《抢元》一诗:“夺彩抢元唱四红,月明如水海天空。野桥歌吹音寥寂,子夜挑灯一枕风。”“抢元”者,即抢贴有“状元”的月饼,“唱四红”,即骰子掷出了红四点。

四川成都一带,在中秋节夜家家饮宴,饮至一半,要给孩子分月饼,孩子得了月饼兴高采烈,接着去把点燃的香插在柑子上,然后拿在手里舞动。近代人冯家吉在《锦城竹枝词百咏·舞气柑》中吟道:“茶半温时酒半酣,家人夜饮作清谈,儿童月饼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气柑。”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中秋节夜的月亮最圆最亮,品尝的月饼最圆最甜,这象征着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和和睦睦的大家庭,象征着我们的生活是圆满而甜蜜的。正如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所高唱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放日报2006-10-9)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