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_关于超越自我的故事

来源:书屋网 2.26W

让一切都从超越自己开始吧!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懂得再怎样去衡量别人的价值;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明白如何接纳自己以外的一切。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_关于超越自我的故事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1

有些人的沮丧是来自于“比较心”。我比别人出身差;我比别人天生长相差;我比别人运气差;我比……这样子比下去可能比不完了,但是明知“比”的心态不好,但我们仍然要比一比。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妨先把镜头朝向自己,想一想从小到大的自己,以及那些不如你的人,再想想自己此时的心情,你将能够体会一个失败者的心情。

不要左顾右盼别人路上的风光,增添自己的烦恼,扰乱自己前进的步伐,回首之际,你当发现你错过途中向你微笑的花朵。

英国作家约翰·克莱斯,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多产作家,他一共出过564部小说,如果你以一年出10本来算,他花了将近五六十年时间在写小说。出了那么多书,你可能会以为他是百战百胜的作家,那你就错了,他曾经被退稿达753次!

试问你承受得住753次的沮丧吗?

爱迪生这个童年被老师认为愚钝的人,他可是创造出1093项发明,不折不扣是个发明大王,你可知道他失败了多少次,他失败了3000次。所以作为大师的他会如此说:九十九分的努力,一分的天才。

美国的学者吉思克尔说:“成功无法门,但失败一定会有所收获。”愈早失败对一个人愈有益,这样你才能在年轻时,获得大智慧。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湾深受喜爱;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问题孩子,并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多岁以后,他发现自己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敏感。于是他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也画,书和作业本上的空白地方都画得满满的;在学校受了哪个老师的批评,一回到家就画他,狠狠地画,让他“死”得非常惨,后来就有媒体发现了他,为他开设漫画专栏。因为找准了自己的最佳结合点,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漫画家。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你一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好,但是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许多杰出人士在小小年纪时,就怀有大志,就想与众不同,无论遭遇任何磨难,仍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信念,有别人打不倒的自信心呢?你的坚持有多强,你的自信就有多强,你的路就有多长。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聪明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2

对于每一个智商能与“神童”这两个字匹配的小孩来说,童年似乎都结束得太早了。他们过早地承受了成年人的期许和异样的眼光,而长大后却始终无法进入正常的社会秩序。

张亚勤的人生轨迹似乎超越了“神童”的宿命:12岁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31岁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

1、自由自在的“神童”

1978年,只有12岁的太原少年张亚勤成了大学生。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国人的记忆里,除了高考恢复这个大事件之外,最冲击人眼球的事件就是“神童”,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班。当年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有30多个学生,从12岁到15岁,来自全国各地。

有一天,一个作家要采访这群“神童”,看到张亚勤沉默寡言,便叫他一起去散步。作家说:“知道吗?比起你的同伴,你的基础还很差。”张亚勤争辩道:“我是凭自己的本事考进来的。”随后作家说:“可是,你才刚刚开始,究竟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你以后的路怎么走。”这促使张亚勤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中科大少年班的班主任在对媒体回忆时说:“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

而当张亚勤的一些同学在“神童”的光环里纠结、在与导师的紧张关系里找不到定位时,张亚勤成了“神童”背后的隐形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调皮、捣蛋。

2、智力超常却毫无优越感的孩子

张亚勤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关于通讯方面的。有一次他读到了一篇文章,非常困惑,于是给通讯领域的学术权威皮克·霍兹写信。

张亚勤没有收到回信。但两个月后,霍兹来科大讲学,他记得张亚勤的那封信,两人相谈甚欢。回到美国后,霍兹问张亚勤是否愿意到美国来上学——给他奖学金。于是,一封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函发到了张亚勤手里。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博士毕业,他递交了华盛顿大学历史上惟一一个满分的博士论文。在老师的推荐下,他来到著名的GTE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在接下来5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讯研究领域,成为这个行业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之一。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这是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全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他成了这个协会120xx年来获此荣誉的最年轻的科学家。克林顿在任美国总统时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和比克·赫尔茨都曾由衷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

这段辉煌的经历,在张亚勤的追述中,依然是充满了温馨的暖色调。而真正的事实是,当我们把一个人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似乎才能窥见更多的颜色。

在人际交往上,张亚勤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相处得很好。作为一个“神童”,他与一般小孩和其他“神童”的区别在于,这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另外三分之一可能是后面的一些经历,大学之后对于人性格的影响就不是很重要了。”张亚勤这样对笔者说。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文革开始,随后一年,父亲遭受迫害。记忆里,关于父亲有两个面画:一个是父亲莫名其妙地从家中不见了;另一个是5岁的时候,家中愁云惨淡,他知道父亲过世了。“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

张亚勤的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在童年的无数次旅行中,有一次记忆非常深刻的旅行,母亲写信让亲戚去接他,但亲戚没有收到信。“走的是山路,还下雨,走了一天,而且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但知道大致的方向,就一路走一路问。”多年后,在最困难的时候,张亚勤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那幅阴雨中独行的画面。

每次走进一座城市,他都会住在亲戚家。那时候的张亚勤,已经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绝对不任性,努力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尽力去理解大人们的想法。“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日后如此叙述自己的童年,在他看来,人应该把自己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因为不可能一辈子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可能永远被放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这个毫无优越感的孩子智力超常,用了两年时间就读完小学,用一年半读完初中,又用一年读完高中,到了1978年,他高中毕业了。这一年,他才12岁。

高智商给张亚勤带来了荣誉,有一次,他看到了“掀起学习张亚勤的热潮”,他把看到的这个标语告诉妈妈,母亲淡淡地对他说:“你没有什么好让人家学习的,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自从他考上科大少年班的消息公布后,各路媒体都想采访这个太原“神童”,但母亲一一谢绝。

去年,少年班的同学30年后再聚会,张亚勤因为时间冲突,没去成。他对笔者坦承,他不喜欢那样的场合。谈及人生需要回避掉什么问题时,张亚勤认为:“历史是因果,发生就发生了,有些东西我觉得不要去回忆它。”

3、他就是微软的软实力

1998年,在接到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的电话后,张亚勤思考了5分钟,就决定成为这个研发中心的一员,任首席科学家。

李开复得到张亚勤加盟的消息后,表示了他对张亚勤的赞赏:“说实话,他的能力,远超过当时的职位,当院长都是屈才了。”前微软、思科的中国区总裁杜家滨对张亚勤的评价也极高“他是我见过对科技最热情的研发人才。”

他们的评价,并非夸大其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张亚勤就在工程界最权威的杂志《IEEETransactions》发表文章,“到现在为止,我可能在这家权威杂志上发表了100篇文章。这个杂志审稿周期是两年,能在这里发表论文,代表着一种认可。”事实上,很多专家终其一生,都很难在这家杂志上发表10篇论文。

张亚勤加盟时的微软,在中国霸道而脆弱,它对中国信息化的贡献不比IBM小,但相比IBM在中国既赚到了钱又赢得了声誉,微软在中国既没赚到钱,也没赢得声誉和尊重。5年之内竟然换了5任CEO,其中有两个后来还写书批评微软。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成立是微软在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与市场和利润不直接挂钩的机构。它持续招贤纳士的作为,冲淡了原来那咄咄逼人的形象。

20xx年时间,这个研发机构发生了裂变,由微软中国研究院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随后又成立了微软亚洲工程研究院,这些机构现在已经整合成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由最初的4个人,变成现在的3000多人。

张亚勤的职位也发生了变化,由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再到微软全球副总裁。20xx年1月,他成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现在回过头看,那是个特殊的时间段,当时李开复离开微软,到谷歌寻找另一个春天,张亚勤的归来被视为微软CEO鲍尔默委派的、与李开复争夺人才。所谓研发集团主席只是一席虚职。

张亚勤否认了自己的归国和李开复有直接的关系。当时,他与时任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进行长谈,决定亚洲研究院保持原有的品牌和汇报体系,亚洲工程院及其他研发机构直接向张亚勤汇报工作。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边缘命运。据知情者称,陈永正去职后的14个月中,张亚勤一直担任代CEO,直接接手的机会不少于3次,但他始终更乐于研发方面的工作。

微软中国目前和多数跨国公司都有了质的区别,那就是微软中国90%的事情都由中国区决定,10%的事情留给总部。谈到这个问题时,张亚勤非常自信,就像和盖茨谈到视频压缩方面的问题时,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盖茨相对来说是个外行。关于中国的问题也一样,相对于鲍尔默,张亚勤和他的中国团队则要专业得多。

当笔者问及这种地位的取得与他跟盖茨个人之间的情谊有没有关系时,张亚勤憨憨地笑了,“肯定是有一点关系,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众所周知的是,张亚勤是盖茨的学生,是微软智囊团的核心人员,微软里级别最高的华人,盖茨告别晚宴上惟一邀请的华人也是他。而这些,是基于他在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应用发展上的实质贡献。

在学术与研发上,张亚勤目前已拥有60多个美国专利,累积300余篇论文。特别是在视讯压缩及移动通讯方面,他更是美国此领域中拥有最多论文及专利的华人。

张亚勤曾经的同事,新华都CEO唐骏如此评价他:“他往人群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压力。总觉得张亚勤到哪里,总会给人种期待,一种希望。他是什么,他就是微软的软实力。”

4、总裁的普通生活

现在的张亚勤,生活规律而有节奏。上午9点,他会准时出现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当天的电子邮件。在电脑启动的间隙,通常他会要一杯咖啡。

查看完邮件,咖啡已经剩了半杯,他会及时续上,然后再查看一下他当天的日程安排,“我的每一个小时都被预定了,我的日程是公开的,每时每刻大家都知道我在干什么。”除了负责研发外,张亚勤还一度负责大中华区的销售业务,尽管很忙,他仍然很从容。

“我的家人住在北京,我一周有4天保证在家里吃晚饭。每周都会打打球,练练瑜伽,喝喝红酒。每天有3个小时不参加任何会议,不接受任何采访,一个人坐着看书、写东西。所以说,觉得时间足够了,就有足够的时间。”张亚勤说。

此外,他还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在媒体的记忆里,他具有将精力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能力,一连数日,闭门不出,沉浸在多媒体的世界里。

他还喜欢做生意,对风险投资和股票买卖都很热爱。某些时候,他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些顽童的秉性,比如会在电梯门开的一瞬间转身跑开,从楼梯拾级而上,然后满脸灿烂的笑意看着其他同事出来。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3

两人各拥有一条长10米的绳子,怎么让对方的绳子变短?用剪刀剪短对方的?还是用绳子加长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塔木德》上说: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犹太人看来,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父母给予的以及自己赋予的,其实也就是先天和后天。先天只是出身,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实质必然要由超越来维持和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犹太人有一则故事教导人们要去超越自己。

有一对父子俩都是拉比。父亲性格温和,考虑周到;而儿子却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没有成功。

有一天,儿子对父亲抱怨,老拉比说:“我的孩子,作为拉比我们之间的区别是:当有人向我请教律法上的困难问题时,我给他回答。他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我的提问人和我都满意;但是若有人问你问题,则双方都不满意——你的提问人不满意,是因为你说他的问题不是问题;你不满意是因为你不能给他一个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别人而必须放下架子鼓励自己,才能成功。”

“父亲,你是说我必须超越自己?”

“是的,”父亲回答,“真正超越从前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之中,所以,犹太民族成为最勤奋的民族。

道理很简单,如果勤劳自勉,借以超越自己,那么总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超越了别人。人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在动力。超越自己,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进,而不因为一时的懈怠或者暂时的成功而失去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

若想超越自我,就要打破现有的状态,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挺进,具有冒险精神,正如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否则和机器没什么两样。”犹太人认为,

超越自己的事情一天都不能放松,尽量地学些不同的事物,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有新的智能和洞察力产生,这些不同的事物相互影响之后,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创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只是有些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把它发挥了出来。更多的人则因为懈怠让这种才能荒废掉了。

食品大王保罗·纽曼的故事更能说明犹太人如何打破旧有的生活状态。纽曼是美国着名的影星,他有杰出的表演才能和先天的强健体魄,他是银幕上的男性偶像。他饰演了许多影片,如1956年的《上帝喜欢我》,1958年的《漫长的夏日》,1960年的《在阳台上》,1961年《骗》等,均获观众的好评。他曾5次被提名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到1987年他60岁时,终于在第6次提名时,荣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圆了自己40年的梦。此外,他还是出色的导演。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声誉和财富,他成了一位富有的艺术家。

保罗·纽曼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商人,母亲喜欢音乐、艺术。纽曼大学毕业后,留在父亲的商店工作。他也喜欢表演。本来做一个老板,做一个犹太商人,他也可以成功,可他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平淡的生意。于是,在不解和怀疑的目光中,他毅然卖掉了杂货店,一心一意投身到了演艺界。1987年,他因在《金钱本色》中的成功表演而获奥斯卡奖。保罗·纽曼从商人到艺人的跨越,使其在新的领域内赢得了更大的成功,也开掘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天赋。

但是,保罗·纽曼的超越永远没有完结。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了一种新的食品。这种新玩意是拌面条用的酱汁,味道非常好。曾经作为商人的纽曼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于是他与朋友合作,投资数十万美元开发这种食品,并成立了“保罗—纽曼食品公司”,就这样,他又开始了从艺人到企业家的超越。最后,他被誉为美国的“食品大王”。

保罗·纽曼从商人到演员直到天皇巨星,再从天皇巨星到企业家再到食品大王,他的人生之路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让自己在新的生活和环境中去迎接挑战,才能保持住生命不灭的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4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5

困境即是赐予——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6

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无穷的吗?对了,就是精神的力量!这绝对不是一句假话,不信,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说:“地震当晚,就在我们住的那片楼房倒塌的那一刻,一块巨大的钢板重重地向一对年轻夫妇的头上砸来。夫妇两人临危不惧,一起拼命地用血肉之躯撑起了那块千斤钢板。只因为在他们身体下,还有一个婴儿。当民兵把他们的孩子从钢板下抱走那一刹那,钢板再一次倒下,夫妇俩被压死在下面。事后有专家估算了那块钢板的重量,至少有两吨重!而今天世界的举重冠军能举起的最重杠铃,也不过三百公斤!这就是说,夫妇两人用双手举起的重量,比世界冠军举起的重量还要重七八倍!”

还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去楼底下和邻居买菜。回来的路上,离家只有十几米的地方,在12楼的年仅两岁的女儿看见妈妈回来,立刻趴在阳台上向妈妈招手。孩子一不小心身体探出窗口,突然摔下楼去。那位母亲急了,使出全身力气疾步向孩子跌下来的方向跑去。就在孩子落地的一瞬,母亲准确地一把接住了孩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事后人们做了一个实验:让一队消防队员从离那座楼十几米的地方跑去,在与孩子下落的高度相同的地方,接一个与孩子体重相等的物体。结果没有一个消防队员能办得到。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母亲接的是她的孩子,是比她生命还要重要的宝贝,是能够激起她强烈的母爱——一种伟大精神力量的孩子;而消防队员接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体,一个不能使他爆发出任何精神力量的物体。

再举一个更贴切的例子。

一位妻子对她身患绝症的丈夫说:“如果一百个患你这种病的人只有一个能活下来,那么那个人就是你!”这句话从他妻子的嘴里说出来,是多么鼓舞这位丈夫!就在大家都确认这位丈夫没有生存希望的那时,丈夫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真的成为了“那个人”。

试想:一对年轻的夫妇平常的力量怎么会比世界冠军举起的重量还要高出好几倍?!一位柔弱的母亲怎么会比一群强壮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小伙的奔跑能力高?!一个病重得连医生都没有回天之力的人,仅凭妻子一句话,生命的企盼怎么会成为奇迹般的现实?!

人在大灾难来临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只要他(她)心中还有爱、还有期待、还有希望,那瞬间爆发出的精神的力量,是普通的力量无法比拟的。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毋庸置疑。我最喜欢黎家明大哥的这句话:精神无止境,生命有奇迹。原因就在此。

孱弱的身体、危难的关头这些肉体上、环境上的极限当然不可超越,但每一个人的精神永无止境,永远值得我们不断进取。这些精神的潜力是需要挖掘的,用我们的爱心、关怀、真诚。当你的精神潜力被充分发挥时,生命,真的会有奇迹出现!

让一切都从超越自己开始吧!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懂得再怎样去衡量别人的价值;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明白如何接纳自己以外的一切。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1

有些人的沮丧是来自于“比较心”。我比别人出身差;我比别人天生长相差;我比别人运气差;我比……这样子比下去可能比不完了,但是明知“比”的心态不好,但我们仍然要比一比。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妨先把镜头朝向自己,想一想从小到大的自己,以及那些不如你的人,再想想自己此时的心情,你将能够体会一个失败者的心情。

不要左顾右盼别人路上的风光,增添自己的烦恼,扰乱自己前进的步伐,回首之际,你当发现你错过途中向你微笑的花朵。

英国作家约翰·克莱斯,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多产作家,他一共出过564部小说,如果你以一年出10本来算,他花了将近五六十年时间在写小说。出了那么多书,你可能会以为他是百战百胜的作家,那你就错了,他曾经被退稿达753次!

试问你承受得住753次的沮丧吗?

爱迪生这个童年被老师认为愚钝的人,他可是创造出1093项发明,不折不扣是个发明大王,你可知道他失败了多少次,他失败了3000次。所以作为大师的他会如此说:九十九分的努力,一分的天才。

美国的学者吉思克尔说:“成功无法门,但失败一定会有所收获。”愈早失败对一个人愈有益,这样你才能在年轻时,获得大智慧。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湾深受喜爱;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问题孩子,并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多岁以后,他发现自己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敏感。于是他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也画,书和作业本上的空白地方都画得满满的;在学校受了哪个老师的批评,一回到家就画他,狠狠地画,让他“死”得非常惨,后来就有媒体发现了他,为他开设漫画专栏。因为找准了自己的最佳结合点,他成为一位优秀的漫画家。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你一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好,但是许多人并不这样认为。”许多杰出人士在小小年纪时,就怀有大志,就想与众不同,无论遭遇任何磨难,仍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信念,有别人打不倒的自信心呢?你的坚持有多强,你的自信就有多强,你的路就有多长。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聪明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2

对于每一个智商能与“神童”这两个字匹配的小孩来说,童年似乎都结束得太早了。他们过早地承受了成年人的期许和异样的眼光,而长大后却始终无法进入正常的社会秩序。

张亚勤的人生轨迹似乎超越了“神童”的宿命:12岁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31岁成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

1、自由自在的“神童”

1978年,只有12岁的太原少年张亚勤成了大学生。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国人的记忆里,除了高考恢复这个大事件之外,最冲击人眼球的事件就是“神童”,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班。当年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有30多个学生,从12岁到15岁,来自全国各地。

有一天,一个作家要采访这群“神童”,看到张亚勤沉默寡言,便叫他一起去散步。作家说:“知道吗?比起你的同伴,你的基础还很差。”张亚勤争辩道:“我是凭自己的本事考进来的。”随后作家说:“可是,你才刚刚开始,究竟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你以后的路怎么走。”这促使张亚勤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中科大少年班的班主任在对媒体回忆时说:“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

而当张亚勤的一些同学在“神童”的光环里纠结、在与导师的紧张关系里找不到定位时,张亚勤成了“神童”背后的隐形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调皮、捣蛋。

2、智力超常却毫无优越感的孩子

张亚勤的硕士毕业论文是关于通讯方面的。有一次他读到了一篇文章,非常困惑,于是给通讯领域的学术权威皮克·霍兹写信。

张亚勤没有收到回信。但两个月后,霍兹来科大讲学,他记得张亚勤的那封信,两人相谈甚欢。回到美国后,霍兹问张亚勤是否愿意到美国来上学——给他奖学金。于是,一封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函发到了张亚勤手里。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博士毕业,他递交了华盛顿大学历史上惟一一个满分的博士论文。在老师的推荐下,他来到著名的GTE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在接下来5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讯研究领域,成为这个行业最为出类拔萃的专家之一。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这是电气和电子学研究领域全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他成了这个协会120xx年来获此荣誉的最年轻的科学家。克林顿在任美国总统时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和比克·赫尔茨都曾由衷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

这段辉煌的经历,在张亚勤的追述中,依然是充满了温馨的暖色调。而真正的事实是,当我们把一个人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似乎才能窥见更多的颜色。

在人际交往上,张亚勤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相处得很好。作为一个“神童”,他与一般小孩和其他“神童”的区别在于,这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另外三分之一可能是后面的一些经历,大学之后对于人性格的影响就不是很重要了。”张亚勤这样对笔者说。

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文革开始,随后一年,父亲遭受迫害。记忆里,关于父亲有两个面画:一个是父亲莫名其妙地从家中不见了;另一个是5岁的时候,家中愁云惨淡,他知道父亲过世了。“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

张亚勤的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在童年的无数次旅行中,有一次记忆非常深刻的旅行,母亲写信让亲戚去接他,但亲戚没有收到信。“走的是山路,还下雨,走了一天,而且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但知道大致的方向,就一路走一路问。”多年后,在最困难的时候,张亚勤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那幅阴雨中独行的画面。

每次走进一座城市,他都会住在亲戚家。那时候的张亚勤,已经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绝对不任性,努力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尽力去理解大人们的想法。“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日后如此叙述自己的童年,在他看来,人应该把自己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因为不可能一辈子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可能永远被放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这个毫无优越感的孩子智力超常,用了两年时间就读完小学,用一年半读完初中,又用一年读完高中,到了1978年,他高中毕业了。这一年,他才12岁。

高智商给张亚勤带来了荣誉,有一次,他看到了“掀起学习张亚勤的热潮”,他把看到的这个标语告诉妈妈,母亲淡淡地对他说:“你没有什么好让人家学习的,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自从他考上科大少年班的消息公布后,各路媒体都想采访这个太原“神童”,但母亲一一谢绝。

去年,少年班的同学30年后再聚会,张亚勤因为时间冲突,没去成。他对笔者坦承,他不喜欢那样的场合。谈及人生需要回避掉什么问题时,张亚勤认为:“历史是因果,发生就发生了,有些东西我觉得不要去回忆它。”

3、他就是微软的软实力

1998年,在接到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的电话后,张亚勤思考了5分钟,就决定成为这个研发中心的一员,任首席科学家。

李开复得到张亚勤加盟的消息后,表示了他对张亚勤的赞赏:“说实话,他的能力,远超过当时的职位,当院长都是屈才了。”前微软、思科的中国区总裁杜家滨对张亚勤的评价也极高“他是我见过对科技最热情的研发人才。”

他们的评价,并非夸大其词。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张亚勤就在工程界最权威的杂志《IEEETransactions》发表文章,“到现在为止,我可能在这家权威杂志上发表了100篇文章。这个杂志审稿周期是两年,能在这里发表论文,代表着一种认可。”事实上,很多专家终其一生,都很难在这家杂志上发表10篇论文。

张亚勤加盟时的微软,在中国霸道而脆弱,它对中国信息化的贡献不比IBM小,但相比IBM在中国既赚到了钱又赢得了声誉,微软在中国既没赚到钱,也没赢得声誉和尊重。5年之内竟然换了5任CEO,其中有两个后来还写书批评微软。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成立是微软在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与市场和利润不直接挂钩的机构。它持续招贤纳士的作为,冲淡了原来那咄咄逼人的形象。

20xx年时间,这个研发机构发生了裂变,由微软中国研究院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随后又成立了微软亚洲工程研究院,这些机构现在已经整合成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由最初的4个人,变成现在的3000多人。

张亚勤的职位也发生了变化,由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再到微软全球副总裁。20xx年1月,他成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现在回过头看,那是个特殊的时间段,当时李开复离开微软,到谷歌寻找另一个春天,张亚勤的归来被视为微软CEO鲍尔默委派的、与李开复争夺人才。所谓研发集团主席只是一席虚职。

张亚勤否认了自己的归国和李开复有直接的关系。当时,他与时任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进行长谈,决定亚洲研究院保持原有的品牌和汇报体系,亚洲工程院及其他研发机构直接向张亚勤汇报工作。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边缘命运。据知情者称,陈永正去职后的14个月中,张亚勤一直担任代CEO,直接接手的机会不少于3次,但他始终更乐于研发方面的工作。

微软中国目前和多数跨国公司都有了质的区别,那就是微软中国90%的事情都由中国区决定,10%的事情留给总部。谈到这个问题时,张亚勤非常自信,就像和盖茨谈到视频压缩方面的问题时,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盖茨相对来说是个外行。关于中国的问题也一样,相对于鲍尔默,张亚勤和他的中国团队则要专业得多。

当笔者问及这种地位的取得与他跟盖茨个人之间的情谊有没有关系时,张亚勤憨憨地笑了,“肯定是有一点关系,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众所周知的是,张亚勤是盖茨的学生,是微软智囊团的核心人员,微软里级别最高的华人,盖茨告别晚宴上惟一邀请的华人也是他。而这些,是基于他在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应用发展上的实质贡献。

在学术与研发上,张亚勤目前已拥有60多个美国专利,累积300余篇论文。特别是在视讯压缩及移动通讯方面,他更是美国此领域中拥有最多论文及专利的华人。

张亚勤曾经的同事,新华都CEO唐骏如此评价他:“他往人群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压力。总觉得张亚勤到哪里,总会给人种期待,一种希望。他是什么,他就是微软的软实力。”

4、总裁的普通生活

现在的张亚勤,生活规律而有节奏。上午9点,他会准时出现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当天的电子邮件。在电脑启动的间隙,通常他会要一杯咖啡。

查看完邮件,咖啡已经剩了半杯,他会及时续上,然后再查看一下他当天的日程安排,“我的每一个小时都被预定了,我的日程是公开的,每时每刻大家都知道我在干什么。”除了负责研发外,张亚勤还一度负责大中华区的销售业务,尽管很忙,他仍然很从容。

“我的家人住在北京,我一周有4天保证在家里吃晚饭。每周都会打打球,练练瑜伽,喝喝红酒。每天有3个小时不参加任何会议,不接受任何采访,一个人坐着看书、写东西。所以说,觉得时间足够了,就有足够的时间。”张亚勤说。

此外,他还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在媒体的记忆里,他具有将精力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能力,一连数日,闭门不出,沉浸在多媒体的世界里。

他还喜欢做生意,对风险投资和股票买卖都很热爱。某些时候,他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些顽童的秉性,比如会在电梯门开的一瞬间转身跑开,从楼梯拾级而上,然后满脸灿烂的笑意看着其他同事出来。

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篇3

两人各拥有一条长10米的绳子,怎么让对方的绳子变短?用剪刀剪短对方的?还是用绳子加长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塔木德》上说: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犹太人看来,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父母给予的以及自己赋予的,其实也就是先天和后天。先天只是出身,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实质必然要由超越来维持和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犹太人有一则故事教导人们要去超越自己。

有一对父子俩都是拉比。父亲性格温和,考虑周到;而儿子却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没有成功。

有一天,儿子对父亲抱怨,老拉比说:“我的孩子,作为拉比我们之间的区别是:当有人向我请教律法上的困难问题时,我给他回答。他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我的提问人和我都满意;但是若有人问你问题,则双方都不满意——你的提问人不满意,是因为你说他的问题不是问题;你不满意是因为你不能给他一个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别人而必须放下架子鼓励自己,才能成功。”

“父亲,你是说我必须超越自己?”

“是的,”父亲回答,“真正超越从前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之中,所以,犹太民族成为最勤奋的民族。

道理很简单,如果勤劳自勉,借以超越自己,那么总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超越了别人。人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内在动力。超越自己,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进,而不因为一时的懈怠或者暂时的成功而失去继续努力向前的动力。

若想超越自我,就要打破现有的状态,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挺进,具有冒险精神,正如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人必须经常思考新事物,否则和机器没什么两样。”犹太人认为,

超越自己的事情一天都不能放松,尽量地学些不同的事物,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有新的智能和洞察力产生,这些不同的事物相互影响之后,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创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只是有些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把它发挥了出来。更多的人则因为懈怠让这种才能荒废掉了。

食品大王保罗·纽曼的故事更能说明犹太人如何打破旧有的生活状态。纽曼是美国着名的影星,他有杰出的表演才能和先天的强健体魄,他是银幕上的男性偶像。他饰演了许多影片,如1956年的《上帝喜欢我》,1958年的《漫长的夏日》,1960年的《在阳台上》,1961年《骗》等,均获观众的好评。他曾5次被提名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到1987年他60岁时,终于在第6次提名时,荣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圆了自己40年的梦。此外,他还是出色的导演。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声誉和财富,他成了一位富有的艺术家。

保罗·纽曼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商人,母亲喜欢音乐、艺术。纽曼大学毕业后,留在父亲的商店工作。他也喜欢表演。本来做一个老板,做一个犹太商人,他也可以成功,可他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平淡的生意。于是,在不解和怀疑的目光中,他毅然卖掉了杂货店,一心一意投身到了演艺界。1987年,他因在《金钱本色》中的成功表演而获奥斯卡奖。保罗·纽曼从商人到艺人的跨越,使其在新的领域内赢得了更大的成功,也开掘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天赋。

但是,保罗·纽曼的超越永远没有完结。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了一种新的食品。这种新玩意是拌面条用的酱汁,味道非常好。曾经作为商人的纽曼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于是他与朋友合作,投资数十万美元开发这种食品,并成立了“保罗—纽曼食品公司”,就这样,他又开始了从艺人到企业家的超越。最后,他被誉为美国的“食品大王”。

保罗·纽曼从商人到演员直到天皇巨星,再从天皇巨星到企业家再到食品大王,他的人生之路告诉人们,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让自己在新的生活和环境中去迎接挑战,才能保持住生命不灭的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