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爱国诗词《自题小像》

来源:书屋网 2.68W

《自题小像》

鲁迅的爱国诗词《自题小像》

近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赏析】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进入东京弘文学学习日语,二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作者虽然身处国外,但对国内的情况也十分关心。鲁迅后来弃医从文,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片影响,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这首诗应当作于这个时期。

“寄意寒星荃不察”,这句用了两个典故。“寄意寒星”出自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宋玉把流星比作贤人,“寒星”即是从“流星”转化而来。“寄意寒星”,是说作者当时虽然远在国外,但仍然满怀爱国热情,并希望能够让远在万里的祖国人民知道。“荃不察”出自屈原的《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荃”是一种香草,作者这里用来比喻中国人民,算是一种美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人民热忱的爱,同时作者又为人民大众的麻木不理解自己而感到深深的担忧。作者强烈希望祖国人民能尽快觉醒,以便担当起拯救祖国的任务。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句,是鲁迅对祖国、对人民发出的庄严誓言。作者下定决心为祖国的崛起、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身,尽管大众现在暂时还未觉醒,还处于迷茫之中,但只要自己尽自己的努力,相信人民必将醒来。这句诗声调激越,情感强烈,把内心爱国主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而尽致,倾注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心和热情,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英雄气概。鲁迅词条已锁定

扩展阅读:鲁迅的简介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扩展阅读:鲁迅的学术思想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极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不利于创作的现实客观条件,他本来计划要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鲁迅进行学术创作的两大观念,其一,早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其二,中后期的马克思唯物论指导的文学史观。

鲁迅早年接受了严复《天演论》的影响,故而使得进化论的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他的学术研究。一方面,鲁迅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具有求新求变的本质,它的变化发展不可阻挡。“进化如飞矢,非堕落不止,非著物不止,祈逆飞而归弦,为理势所无有。”人类社会不断地进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文学样式之一的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作为小说的初始形态,“迫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一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另一方面,在文学不断进化发展的基础上,鲁迅认为文学还必须革故鼎新。“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的文学史研究中,鲁迅一直坚持着唯物论,从科学的客观性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摹写。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