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的广泛性

来源:书屋网 1.09W
成语使用的广泛性

成语既然可以做句子的各种成分,它本身又有许多优越性,所以成语在文章里也就使用得相当广泛。在文章一个句子里连用几个成语,也是常见的。下边举一些实例,并略加解说。
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冷嘲热讽。(《鲁迅全集'卷五引《奇文共赏》)
这句话里连用了'大惊小怪''冷嘲热讽'两个成语。'大惊小怪'是我们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宋朝的朱熹就已经用过,见《朱子语类》。'冷嘲热讽'意思是用名言暗语讥笑讽刺。'冷嘲热讽'和'冷言冷语'的意思很相近,但是又有区别。'冷言冷语'指的是讥笑讽刺的话。如果把这里所引的句子改为'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冷言冷语',就感觉着有点儿不顺,这是因为这里应该用动词,不能用名词。'冷嘲热讽'可以作动词用,'冷言冷语'适宜于作名词。这类细微的区别,使用成语时也应该加以辨析。又如:
干部雷厉风行,战士就不会松松散散;干部一丝不苟,战士就不会马马虎虎。(《人民日报》社论《把三八连队作风传播到全国去》)
这句话里用了'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两个成语。'松松散散''马马虎虎'还没有取得成语的资格。'雷厉风行'意思是象雷响那样猛烈,象风刮那样迅速。往往用它形容作起事来说干就干,声势猛烈迅速的情况。这个成语出于唐朝韩愈的《潮州刺史谢上表》,原作'雷厉风飞'。'一丝不苟'是形容作事严肃认真,对极细微的地方也绝不马虎过去。又如:
脱离群众一事无成,依靠群众百战百胜。(《光明日报》新闻标题)
在这个新闻标题里,连用了两个成语:'一事无成''百战百胜'。'一事无成'是说什么事也办不成。这个成语出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除夜寄元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 一事无成 百不堪。''百战百胜'见《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打了无数次的胜仗,还算不得好中的最好的,不用动兵打仗,就能使敌人的队伍屈服,这才是好中的最好的。在兵法家孙子看来,'百战百胜'还算不得是最好的军事家。后来这四个字用为成语,就表示每战必胜,所向无敌的意思。这就是取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了。
文章的题目,有时也用成语,如:
鞠躬尽瘁,砥柱中流(《回忆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片断》)这是徐向前同志一篇文章的标题。题目共有八的字,而是两个成语。这里所用的'鞠躬尽瘁'这个成语,意思是恭敬谨慎、竭尽辛劳地为国家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生命结束时为止。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里的名句,颇为人们所传诵。'瘁'是'辛劳'的意思。《后出师表》'尽瘁'作'尽力'。大概人们因为《诗经•北山》有'或尽瘁国事'之语,所以把'力'换成了'瘁'。这仍然可以算是照用原话。'砥柱'是立在黄河水中的一座山,在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尽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一刻不停地向这座山冲击,但是千百年来,它始终屹(yì)立不动。这里用'中流砥柱'这个成语,形容周总理所起的坚强的柱石作用。
我们经常看报,报纸上新闻或评论的标题就往往用成语。如:
漏洞百出,欲盖弥彰(《人们日报》)
事实胜于雄辩(《人民日报》)
我们不夜郎自大,也不卑躬屈膝(《人民日报》)
文艺作品的标题,特别是章回小说的回目,也往往用成语。如: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这个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的回目,里面用了两个成语。'信口开河'是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本来作'信口开合'。'信'是任其自然不加控制的意思。'开合'就是张开闭上。'信口开合'的意思是把嘴任意开闭,捏造出许多不可靠的话来。元朝人《争报恩》杂剧有'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开合的合也写作'河',这是因为'河'与'合'同音,而且有一个形容说话滔滔不绝的成语是'口若悬河'。
《红楼梦》的回目使用成语的,除了上边举的这个例子,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古典章回小说,在回目中使用成语的例子也不少。不仅古典章回小说的回目,就是当代小说的章节标题,也有大量使用成语的。
我们常见的对联,也往往用成语。下面几幅对联,每幅里便都有两个常用的成语。如:
1.又读书又劳动能文能武
学政治学技术又红又专
2.三大革命波澜壮阔
六亿人民斗志昂扬
3.山河锦绣
人物风流
这里再举一个使用成语的例子。有人在某报上发表过一篇《学习十字诀》,全文是这样:
'勤 业精于勤 问 不耻下问
恒 持之以恒 习 温故知新
序 循序渐进 思 好求甚解
博 博览群书 记 勤做笔记
专 专心致志 用 学以致用'
这里边'勤做笔记'一条是普通词组,'好求甚解'一条,是由成语'不求甚解'改造的新成语;除此以外,其余八条都是成语。这些成语大部分可以找到它的出处,这里不一一说明了。
从上边所引的这些例子看来,成语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因此,我们学习语文也就很有必要对成语加以注意,并且学习使用它。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