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5篇

来源:书屋网 2.28W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代楷模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5篇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

杨春同志先进事迹在我市干部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杨春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无私奉献,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云淡风轻的生活,总有背后英雄的默默付出。通过学习杨春同志先进事迹,我们深深地被他忠诚、为民、担当的精神所鼓舞。我们将在今后的岁月里学好先进事迹,传承英模精神,努力把英雄精神化作具体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焕发光彩。”蕉城区人民政治处副主任陈丽华说。

蕉城区人民政治处科员吕婷婷说:“杨春同志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政法干警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凝聚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不懈奋斗的榜样力量。我们都要向杨春同志致敬,向杨春同志学习。”

“杨春同志在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中,不忘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放在心中。青年大多身处最基层最普通的岗位,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群众服务的,杨春同志身上彰显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正是新时期团员青年学习的楷模。”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薛岩表示,他们将通过团属新媒体平台,讲好杨春同志生前的感人故事,引导宁德青年见贤思齐,学习榜样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我市“一二三”发展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青山埋忠骨,魂牵万人心。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团委书记、综治办副主任兰煜表示,杨春同志对党和事业的忠诚与奉献让人感动,他用有限的生命践行了党和人民对新时代政法干警的新要求和新期望,缅怀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坚决与黑恶势力作斗争,打好扫黑除恶这场攻坚战。

“杨春同志用平凡的心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是他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努力,让短暂的生命突破时空束缚,在我们的世界重新鲜活起来。作为一个年轻的干部,杨春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不计得失,夙夜为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宣传委员兰筱凝说。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2

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一天天过,总有一些人,让你惦记。对他们,你可能叫不上名来,但他们生活在你我身边,平凡而又普通。他们可能是你我的街坊邻居,是你我时常碰到的熟面孔,是你我听闻过的热心人。他们千差万别,却为同一种精神所聚拢——北京榜样。2月20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生活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的市民们,也在生发出更闪亮的城市精神。在北京市朝阳区,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当中有理发师、足疗师、健身教练等,他们是来京务工的打工仔,是素昧平生的路人。烈火见真金,在正义面前,不分来处,他们是刀口上的英雄,被授予一个相同的称号——“6·15”朝阳见义勇为群体。这是一种公民精神的感召,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共识,正是这一个个个体,撑起崇德向善的力量,呵护着这个他们共同生活的首善之区。王逸平是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者,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可生命却骤然定格在55岁,在他去世后的日记中,我们才知道,那个一心扑在现代中药研究上,那个从不肯歇一歇的人,已被疼痛、便血、尿血折磨多年。切肤之痛,他强忍着,以身试药,争分夺秒搞研究写下几万字的日记作医学研究资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想着研究新药,造福患者。为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光他却一个字都没说过。

“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北京榜样》主题曲唱出了这样一种“平凡中的力量”。从20xx年至今,北京各级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26万人,被评选表彰为周榜、月榜和年榜人物的突破600人。他们的日子各不相同,却也有共同的烙印。他们传承着“仗义、局气”这些传统特质,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着北京人的新特色。

有人说,时代楷模离普通人很遥远,而他们中有电力抢修一线工人、村官、小学校长、交警、基层民警等等,他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因为创新、坚持、奉献成为了时代长河中闪亮的名字。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他们是普通人,用凡人善举诠释着北京市民的品质,这正是北京榜样的生命力之所在。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3

夜幕下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尽管作业现场异常忙碌,但由于不需要借助灯光,这里一片漆黑,和对面灯火通明的人工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8月31日晚,在“齐鲁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随着现场云技术连线将镜头推远,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码头跃然屏幕,令现场观众为之震撼。

这个码头的缔造者,就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影像资料短片,一段段朴实无华的人物采访对白,是一场精神盛宴,也是一次力量传递!

从1993年世界上首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以来,自动化码头的主要设施及核心技术都被发达国家垄断。怀揣着一颗“中国心”,“连钢创新团队”从一片荒芜中开辟出全自动化码头的崭新时代,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令世人瞩目的领跑者。

要建,就建设最好的码头!团队核心成员周兆君忘不了,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在筹建动员会上的讲话。“从那以后,‘最好’两个字,就像一把标尺深深刻在了我们心里。”朝着“最好”的目标,负责码头土建的周兆君,带着大伙儿把堆场混凝土梁面平整度的误差标准,控制在了±2.5mm的范围内,创造了新的行业标准。

要建,就要拼命建,保质量保工期。团队核心成员修方强负责设备选型设计和制造监造,他笑说,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团队有“三件套”:手电筒、游标卡尺、直角尺,50多米高的桥吊一天爬好几次,只为确定一个具体尺寸。1300多个日日夜夜,就是这样度过的。

要干,就要争第一,外国人不行的,中国人行。团队核心成员李波说,20xx年3月,自动化码头首轮泊靠,1000多个箱子只用了7个小时就全部装完了。外国船长赞叹:这就是中国速度!“我们用数字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团队的实力。”李波说。

连钢团队,百炼成钢。“要我们这帮人来干什么,就是要解决难题。自动化码头涉及几十个专业和领域,只有大伙儿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才能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殷健这样阐释“团魂”。

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镜头里,“连钢创新团队”的家人们,一张张面孔闪现,一句句理解支持的表达,让台下观众泪眼朦胧,掌声雷动。

码头副总经理李永翠是团队唯一的女性,为方便与国外专家交流,她曾连续一年多的时间坚持下半夜起来工作。“我进项目组时,女儿才5岁。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没能好好地陪她,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但女儿知道,妈妈心里永远惦记着她。”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连钢创新团队”让“振超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当“连钢创新团队”7名核心成员走上舞台,新时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为他们颁奖。“不管是人工码头时代的许振超,还是自动化码头时代的‘连钢创新团队’,港口人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把工作做到极致。”

由于刚刚做完手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没能来到发布现场。通过云连线技术,他的深情剖白让观众动容:“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成为未来港口的推门人,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拼命加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我们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初心和理想。”

征途未有穷期。当殷健代表“连钢创新团队”,在发布台开启“楷模之光”,山东港口青岛港分会场灯光闪烁,也同步点亮了“楷模之光”。“连钢创新团队”成员全体起立,意气风发地喊出“干一流,争第一;科技报国,海洋强国,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口号。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4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xx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xx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xx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xx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5

“我们怎么样使祖国强大呢?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努力去做!做的事对国家有意义,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报酬!”刘永坦院士的话深深触动着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努力传承以刘永坦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精神,在为祖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的道路上尽己所能,砥砺奋进,同学生一道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刘永坦院士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将一直激励我们在为国育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断前进。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6

多年一线救援的“火里来水里去”,让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从事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后,又因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造成了他心脏血管95%堵塞,因而进行了心脏支架手术。家人跟他说要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做完心脏手术不久,肖文儒又冲到一线。在电视上看到他憔悴疲惫的面孔,姐姐立马拨通肖文儒的电话,近乎咆哮地问:“你不要命啦?!”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有一个行李箱,便于他接到救援任务后“说走就走”。他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得。”轻描淡写的一席话,却让人看到人民在他心里的分量。

20xx年6月,x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对于这份事业,他永远保持着冲锋的`那股劲儿。

像肖文儒这样连续从事应急救援一线工作近40年的人不多见。当年参加全国救护大队长培训的同期队友大多已改行换业,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专业。他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7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3枚奖章,一张特等功报功书,一本记录着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的立功证书。这些凝聚着鲜血和勇气的赫赫战功,被压在箱底60余年。因为当地信息采集需要如实报告自己的情况,张富清才愿意将它们曝光在人前。可以想象,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是如何的'奋不顾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他用鲜**写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华章,体现了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

一心为国,造福一方。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复员转业后的人民好干部。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去,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张富清抱定这样的一种信念扎根来凤30年,为官一任,张富清认真工作深藏功名,带领群众投工投劳,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为来凤县带来了新气象,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见证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张富清同志把党的事业、党员责任和群众利益看得很重,总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他把把金钱名利、个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讲付出,不求回报。作为基层的年轻党员,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年轻人就要有青年人的朝气,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要不论身披何种荣誉头戴何种光环,不论何时何地,都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责任,不忘艰苦奋斗的党员本色,始终以国家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扎根社区把工作踏踏实实的做好,社区工作是最好接触群众的,我要和群众多接触,多学习,更好的服务群众,张富清老人60年的默默奉献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哪里困难就往那里去,不懈奋斗,把青春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潮流中。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8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总支王从爱书记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9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xx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xx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xx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xx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xx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0

3月29日,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我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六老汉”三代人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苦、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建设生态家园的`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向顽强坚韧的“六老汉”三代人看齐,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生态建设作贡献,守护好美丽家园。要发扬“六老汉”三代人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和同事们一道努力,把家乡建成美丽家园。

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矢志不渝、拼搏奉献,创造了绿色奇迹。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1

1948年1月,新婚仅5天的孙景坤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斥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一个人要凭借怎样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气,才能选择离开家人,保家卫国,奔赴战场,那一个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地方。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营长劝他回家看看,他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3年仗,咋能不想家?都有家,都想家,我不能回。”

转眼间,竟也过去3年了,3年间孙景坤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我们自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孙景坤也是如此。也许,3年里,他也会在无数个漆黑夜晚,偷偷揣着兜里的.照片,抬头望月,想念远方的家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参加多少次战役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上甘岭161高地的战斗。

10月27日,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营长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161高地。此时在161高地上的战友,已死死驻守了超过12个小时。

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火力密度前所未见,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想要登上高地补给弹药和兵力,必须冲破敌人10几条道封锁线,简直难如上青天。

当时的孙景坤就想,8批人上去都没上去,全牺牲了,今天中午我能上去吗?“那不管怎么样,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破釜沉舟的孙景坤一行人就这样出发了。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2

按照xx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先进事迹,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学习状况

1、个人学习状况。在乡党委的要求以及村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精神,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出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透过这次学习,对我开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被动主动,在学习活动中,透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认真观看了杨善洲先进事迹专题片《大山佐证》,并认真撰写观后感。

2、杨善洲生平简介。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什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抒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二、学习收获

(1)透过教育,认识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好处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2)透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支书助理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业务潜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抵制腐败现象。

(3)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透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务必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此刻具体工作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始终持续强烈的事业心、职责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

(4)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高贵品质。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持续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齐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忙,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他一向认为,与农民群众一齐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齐了解到的状况最真实。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理解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xx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个性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职责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之后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透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选取了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记名利,积极向上,努力创新,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5)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透过学习,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就应严格要求自己,从工作态度,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我们要学习杨善洲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杨善洲的先进事迹一代,我们务必要有顽强的意志,务必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潜力。要持续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3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100多亩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19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4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xx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xx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xx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5

我是一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虽经过了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但还是对水文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些疑惑,直到我参加了这次对东深供水工程团体“时代楷模”荣誉的授予,我才真切的看到了水文地质工作者的风采。

在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事迹中,我看到了首批工作者们的'忍辱负重砥砺前行,看到了中期治理改造工程师的坚决果断一丝不苟,看到了排污治理工作者们的秉公任直刚正不阿,也看到了年轻一代工作者们的责无旁贷意气风发。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