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来源:书屋网 8.3K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分多次进行教学的,在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均有涉及。本课时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过认识统计图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新教材中的这一教学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二、说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充分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生成知识。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放在数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在比赛拍球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在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用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说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用平均数表示一组资料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我依据了本节课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学生只有准确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才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将二者相结合,运用平均数知识、灵活地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平均数的概念本身比较难理解;运用新知识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新授课教学中的难点。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就形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大胆重组教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交互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拍球比赛前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取队名、确定计数员、讨论比赛方法。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学生喜欢的拍球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在本环节,我安排了四个不同的层次,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第一次比赛:每组选一人参赛。在学生认为不能代表本组水平时,进行第二次比赛。

第二次比赛:每组选四人进行比赛。比赛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判断谁获胜,说出的获胜理由,指出:在每队参赛人数相等时,可以比较总数来决定胜负。

在胜利方欢呼时,教师宣布加入输球队,继续进行比赛,使成绩发生变化失败方获胜,激起原获胜队的不满。在矛盾中引导学生思考:当人数不相等时,怎样比较才公平?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公平的比较方法求平均数。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使学生处于原有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的认知状态,在参赛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的状态下引入平均数,是在认知发生危机的迫切需要的情况下认识平均数这个新朋友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学生体会到计算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习的必要性。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求出每队的平均数?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方法,求刚才比赛时男女生队拍球的平均数。学生在交流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a、移多补少的方法;b、把较大数多的部分移给小数,使各数平均;c、用计算的方法。对每一种方法,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并及时沟通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已经求出来后,教师提问:男队拍球的平均数是8个,是不是每个队员都拍了8个?拍了8个吗?那怎么变成了8个?

女队的平均数是7,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探讨:7代表了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个7?

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了解到的平均数的例子,感知平均数应用的广泛性。

接着,我出示两条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1)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日平均接待游客2900人。

(2)20xx年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

让学生谈自己对这3个数据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依据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教科书P81,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让学生在熟悉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同时,直观感知:平均数比最大值小,比最小值大。

2、月平均用水量

先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缺水的现状及月人均用水量让学生了解信息;再对比展示某居民用户20xx年每个季度的用水情况,并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求每个月用水量的算式,同时指出另外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数据,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节水教育。

3、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计算机画面上出现课本第72页数学故事中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思考后进行判断,并阐明理由。

通过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

4、GDP大比拼(机动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作用。

5、打靶游戏(机动题)让学生体会加入新的数据后队员平均数的影响。 这两道题我将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处理。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什么认识?你有哪些收获?在交流中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方法,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作业布置:课本P71第1题。用于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六、说教学媒体

本节课使用的主要媒体是多媒体课件和磁性圆形贴片。通过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磁性圆形贴片的运用主要是便于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七、说教学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及时回馈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行后续教学提供有效信息。

课堂中评价以口头评价为主,师对生的评价以激励、引导为主,要善于用贴切自然的激励法。同时倡导评价延迟,从而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从而获得了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必要时应适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同时鼓励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特长,形成一股积极探究的氛围。

八、说板书设计

黑板的中间我将写上课题《分一分》,课题下面的较为明显的分成三份:左边和中间展示两组比赛的统计图和计算平均数的算式,右边列举出平均数的三种计算方法,强化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指导。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旋转与平移》是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期第三单元的内容,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一些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获得对这些现象的直观了解,为初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许多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一些旋转与平移的意识,只是没有很清晰认识,因为抓不住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受他们生活的局限性,好多现象没有见到过,难以想象。

(三)说目标

基于上述,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技能目标: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数学思考:在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判断生活中的旋转平移现象。

难点:1、对没转到一周的'旋转现象的判断,如荡秋千。

2、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说教学方法

1、观察法;2、探究式教学法;3、理论联系实际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五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

1、玩一玩

我是这样引入的,老师在这周末进了趟城,看到了一些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通过这样的语言,一下将学生吸引住,从而出示课件,旋转木马、缆车、摩天轮、电梯让学生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观察他们是怎样在动,让他们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和平移现象。

2、学一学

将学生带到一个花园,让他们观察哪些是旋转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让学生寻找,找了之后,点击出实物运动,如找出了镙陀是旋转现象,就点出旋转的螺陀,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抽象出旋转: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平移:直直地移动,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特征。

3、说一说

找出了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之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旋转现象和平移现象,说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比如,学生很可能将风扇叶子的转动说成风扇叶子,在这些地方要指导他们说正确。

4、做一做

让学生利用桌子、凳子、文具、书本或自己的身体做一做,旋转现象或平移现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将做好的找出来,叫到讲台上,让他们表演并让他们说出哪是什么现象,下边的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

学生做完后,老师用线拴住一颗扣子旋转,让学生判断,而后,不做完一圈,作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像刚才的扣子运动和门运动,它们也都是围绕中心转动,尽管没有做到一圈,但是仍然性于旋转现象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5、练一练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完成课后的习题,第一题,由于书上配有图,判断起来要简单一些,让学生观察之后,便问答,然后点出实物运动核对,第二题,在旋转现象后面画O,平移现象后面画口,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容易将符号搞错,因此,让学生回答,读题之后,你觉得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从而将这一点加以强调,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而后评讲,点出实物运动加以核对,并问:荡秋千和开推接窗,为什么性于旋转现象?对这一难点加以强调。

最后让学生回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将刚才学到的知识技能加以整理。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 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转动 直直地移动

(八)本节课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要简洁,不要啰嗦。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3、学生们在做一做时,课堂容易混乱,老师要注意加以组织。

4、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初步认识圆锥曲线是从椭圆开始的,双曲线的学习是对其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如果双曲线研究的透彻、清楚,那么抛物线的学习就会顺理成章。所以说本节课的作用就是纵向承接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横向为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也曾经尝试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说从知识和学习方式上来说学生已具备了自行探索和推导方程的基础。另外,高二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己,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别人现成的观点,但同时也缺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我希望学生能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并能独立推导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挖掘与探究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

4.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难点是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5、教材处理:

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一点调整:教材中是借用细绳画出的双曲线图形,而我改用几何画板画出双曲线图形。因为相比之下,几何画板更为形象直观。通过几何画板,学生不仅可看到双曲线形成的过程,而且较易看出椭圆与双曲线形成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很类似,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椭圆的经验, 所以本节课我

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以类比思维作为教学的主线

(2)以自主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用几何画板画双曲线。但不是单纯用动画演示给学生看,而是用动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知识引入---- 知识回顾、观察动画、概括定义

在课的开始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

(1)椭圆的第一定义是什么?定义中哪些字非常关键?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数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分数乘法(三)》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铺垫。

根据本课结构特点,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着课程标准,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

是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说学情

以新课标精神为主导,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我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操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开放地探索学习,鼓励启发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正是课标中要求的,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来理解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算理。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是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起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凸显本节的设计理念,切实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回顾旧知,使新旧知“衔接”起来。

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始,我用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的话语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永远截不完呢?”,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请大家拿出小纸条,第一次折出它的1/2,第二次折出剩下的1/2,此时,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理解此时剩下的部分就是1/2的1/2,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1/2×1/2。并得到算式1/2×1/2=1/4,此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首先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为下面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3、自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有一种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首先,接着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如果第三次再折出剩下的1/2,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得出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1/8,并得出算式1/4×1/2=1/8。 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基础上,提出问题“1/4×3/4=?”引导学生先折出一张纸的1/4并用斜线表示出来,再折出斜线部分的3/4,用红色标记。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折的过程和结果得出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3/16,并引导学生理解得出算式1/4×3/4=3/16。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总结发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在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中,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练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

5、总结全课,加深印象。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回顾”是数学课的主流教学策略。因此,在课尾结合简洁明了的板书总结全课,同时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设计思路

《好饿的小蛇》是我园正在开展的主题阅读活动中的《幽默的故事》系列活动其中一个活动。它是一个很有创意性的故事,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且它的画面简单、重复,颜色鲜艳,适合制作成白板教学活动。在本次的白板课件比赛中,我给孩子们分享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好饿的小蛇》。

二、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好饿的小蛇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感知食物与小蛇身体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绘本内容。

2、 利用“一问一答”的阅读方式,熟悉绘本内容。

3、 能在集体中大胆讲述。

(二)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梨子、柿子、萝卜、西瓜图片人手一份,四个贴有吃完食物的小蛇图片的小箩筐。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喜欢吃什么东西,为什么?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出示白板课件,幼儿感知理解绘本内容。

教师导语:有一位神秘的小客人,它是谁?它会吃什么呢?会怎么吃?我们来看看。

(1) 出示封面。(点击白板课件)

教师导语:它是谁?在干什么?它会吃什么呢?

(2) 出示“第一天”图片。

教师导语:小蛇发现了什么?(幼儿猜测后,教师点击白板的空白处,出现苹果)什么样子的苹果?你猜猜小蛇会怎么样?(教师做猜的动作)为什么要吃苹果?它是怎么吃的?吃完以后会怎么说?(小朋友学一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3) 出示“第二天”图片。

教师导语:小蛇又发现了什么?(点击白板空白处,出现香蕉)什么样子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它是怎么吃的?会说什么?

(4) 出示吃了三角形饭团的小蛇,幼儿猜测小蛇吃了什么?(聚光灯观察三角形的肚子)

(5) 出示“第三天”图片,幼儿根据教师提问进行回答并进行动作表演。

(6) 出示各种食物与吃过食物的小蛇课件,请小朋友连线。(先遮挡,再全部出示)

(7) 出示“第四天”图片,请一小朋友当小老师,用“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开头问,小朋友回答“啊呜,啊,真好吃”。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吃西瓜》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五课时,是学生刚认识了简单的分数及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为五年级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基础。教材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利用直观的图形,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进而抽象出算法,达到熟练计算。

二、说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也理解的较好,但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第一次接触分数计算,理解算理和抽象出算法都会比较困难。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的情境,借助对直观图形的操作,逐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教材处理

本节课我充分尊重教材,将整节课置于生动的情境中,以观察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同时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如何计算1减几分之几的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上述设想,为了有效的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在这里我设计了两个复习环节:

一是利用不同图形动手折、画请出自己的分数朋友;

二是帮助老师请出4/4,继而再用图形表示出类似于4/4这样的分数。

这是我采纳网友的建议,将旧知的复习置于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旧知的复习。类似于4/4这样的分数意义的感知,渗透了单位1,为解决难点埋下了伏笔。这个环节课堂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让学生听故事提炼数学信息。接着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此时及时切入到本节课要解决的三个分数问题。

新课伊始,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信息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新知教学作好情感上的铺垫。

(三) 实践探究,解决问题

此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探索同分母分数加法。

分四个层次:

1、根据问题列式,猜想结果;

2、同桌合作利用图形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讨论交流理解算理;

4、练习计算加法算式,在观察讨论中抽象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法。

这一步是学生初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抽象的数学知识,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

由于有了上一步解决问题的经验,这里我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在集体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在观察与讨论中对计算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完成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概括的过渡。在这一步学生剪的时候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我及时抓住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讨论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发现了用擦的方法表示减的过程更加直观,简便。

这两步教学中分别讨论加减法计算方法有些费时费力,再设计时将综合起来概括,这样会更加科学有效。

第三步:探索1减几分之几。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难点,除了在复习阶段进行铺垫之外,我设计了如下的环节:

1、 独立思考,列出8/8-5/8这个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说说想法。然后教师启发列出1-5/8这

个算式,让学生说一说1代表什么?再利用图形来探索如何计算。接着出示两个带有图形的算式,1-2/5= 1-5/6= 让学生计算,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将整体1化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讨论概括出1-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这一步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经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课堂上再利用图形操作探索1-5/8怎样计算已显多余。再设计时,可直接思考、讨论怎样计算,会更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上这三大步教学,采用了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根据网友的建议:数学练习要游戏化,避免枯燥,我将教材中习题置于游戏中:

1、分彩带。目的是既检验学生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又丰富了学生对于线段图这种数学模型的感知。

2、赢礼物。让学生通过计算帮助小熊兄弟俩赢礼物。目的是脱离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进行直接计算,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3、吃蛋糕。通过计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其爱上数学。

课堂上学生的积极踊跃,足以证明了网友们建议的正确性。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有什么收获,怎么学到的。总结由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体现发展性。

课后安排调查本校男女学生数,并提出有关分数方面的问题。把学生探究的兴趣延伸到了课外生活中,让数学问题成为学生乐于交流探讨的话题,真正把数学变成生活中的数学。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性说课,希望专家给予指导。

数学说课稿 篇7

一、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这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与方法具有上位特征,基本上是对原来概念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学习了这些概念以后,对原来的观念和方法可以作进一步沟通和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更趋多样化,数学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概念间和计算方法的的联系、辨析、沟通以及正确合理地计算,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比的意义是本单元的起始概念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这节课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切实地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上有这样一段话: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这样思想的引领下,“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同分数、除法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首先,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认识经验,在较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在来提炼概念。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其次,提供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再次,当堂巩固,当堂反馈练习, 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另外,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的预设: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先请一组同学起立,其余同学数数这组同学有男生几人,女生几人?

男生5人,女生7人 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有关除法的)

板书: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5÷7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7÷5

2、出示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的长15米,宽是10米,也请大家提出问题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板书:长 宽 15÷10

宽 长 10÷15

3、以上两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关系的,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板书:比)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学中的教与学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比的意义”内容繁杂,在一开始,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学生对比感兴趣,非常乐意探究知识,巧妙地导入新课

(二)、充分感知,理解意义。

1、如第一题中,女生是男生的几倍,除了用7÷5来比较,还可以说成女生和男生的比是7比5。(板书:7比5)

那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除了用5÷7来比较,还可以说成什么呢?(板书:5比7)

2、国旗中的长是宽的几倍,还可以说成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说成什么?

3、看来大家还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用“比”的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再出示“神州”五号运行材料(略)

你们会计算它的速度吗?怎样列式,板书:42252÷90

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路程÷时间=速度)用比怎样表示呢?

4、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吗?(同桌互说)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揭示并板书课题:比的意义(齐读一遍)

让学生用两种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除法应用题入手,通过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引出“比”的概念,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在理解比的意义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比的意义,使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1、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看电脑屏幕,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点理解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可以从这一个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后项是0时,2:0=?逆运算0乘任何数都不等于2,所以0不能当后项,也可以再从0:0=?逆运算0乘任何数都等于0,答案不唯一,这三个角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后项、除数、分母为什么不能是0。

(2)我们经常在足球比赛中看到2∶0这样的形式,它是比吗?为什么?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练习主要分三层,第一层是复习比的意义,鸡鸭数量比和比值,数量与总价的比和比值,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从同类量相比和不同量的比较,贯穿求比值。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并且要搞清楚是谁和谁比。让学生按要求写出比,并重视理解所写出的比是哪个与哪个的比,如果换一种比法,又该怎样写,使学生理解写比必须根据要求,不能轻易改变数的位置。

第二层读出比和求比值的练习

第三层是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寻找合适的量,说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是学生自己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梳理,同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我们常说,数学知识来源来生活,但还得应用于生活。最后的课外延伸,渗透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并通过介绍黄金分割的妙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数学对于艺术美的价值所在。这个环节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对比的意义进行了一个挖掘。

数学说课稿 篇8

1、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通过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说教学过程

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题图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詥学生,主要呈现了四个场景图:分西瓜、分月饼、折纸和喂鸽子。这些场景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出示主题图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并完整的把图意说一说“你看到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分的、折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分月饼的过程来引入分数。平均分是学生学过的知识,通过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分就是半个月饼,半个月饼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会是怎样的一种数呢?这样就引入了新知。即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的兴趣。

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1/2的开始,1/2的认识是一个起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从这里开始,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我是从这五个方面教学的。

一是初步建立理解1/2的意义:通过分月饼,月饼的一半就是整个月饼的1/2,用分数1/2来表示。也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俩份,每份就是他的1/2,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1/2表示的意义,这样就初步认识了1/2。

二是通过教学分数1/2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认识1/2。1/2的“2“叫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1”叫分子,表示每人分得一份,中间的横行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是通过教学分数1/2的读写法来进一步认识1/2,写的时候,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写分子,表示每人分得一份。读的时候也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然后教师读几个分数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练一练。加深了学生对1/2的认识。

四是通过学生举出生活中能用1/2表示的例子,再动手折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的1/2,能更进一步认识了1/2。

五是拓展部分:哪些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这部分内容分为有的是平均分的图形,有的不是平均分的图形;有阴影占1/2、 2/4、4/8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判断、学习后,对1/2有了全新的.认识,正确的理解。为后面教学1/4的认识做好了铺垫。

1/4的认识已经有1/2的认识打好了基础,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很容易地就建立了1/4的概论,理解了1/4的意义。最后完整地建立了分数的概念。像1/2、1/3、1/4、1/6、1/8等待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3、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式学习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

4、说练习安排

练习我是这样安排的,在教学1/2的认识之后,我安排了一组图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1/2来表示,这部分内容有平均分的,有不是平均分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有阴影占1/2、2/4、4/8的。在认识1/4后,我也安排了一个阴影部分占4/16的正方形,让学生判断能用1/4表示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学生对1/2、1/4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体现了教授知识的深光度和延展性。

5、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使整个教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整个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全部呈现詥了学生。体现了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数学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二课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让学生能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够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够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现实生活中准确辨认方向。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究、合作、游戏等方式,去发现、再创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课堂伊始,我出示了一张幻灯图片,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回答图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思考的学习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究

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先复习四个方向,然后追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说那些新方向?进而引出新知,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学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学以致用

首先制作方向板,给出一个方向,让学生很快地辩认出其他七个方向,并把它写在方向板上,(学生独立完成,错误纠正)然后说出方向板的用途。

(四)玩中强化

1.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要求学生的方向板与教室的方向保持一致。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在观察和判断方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以什么为中心。通过游戏,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五)拓展应用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练一练,看地图,打谷场两个情境练习。分别用课件出示,尤其是看地图,学生对于地图来讲比较陌生,我有效地整合了信息技术使学生明确,要找我们的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实际是以北京为中心,我们可以在那里画一个方向标,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然后,我带领学生参加小型实践活动,到操场上看一看,找好中心,说一说校园内八个方向分别有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六)体验收获

这一环节,让学生谈收获,让学生自我评价,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数学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__,宽是__。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二、实践探索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实践

做第2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

七、课后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