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说课稿范文

来源:书屋网 1.43W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的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

一、 说教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 )册第( )课《 》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根据乐曲特点选择)

1、学唱歌曲《 》

2、感受歌曲的( )情绪

3、利用( 乐器)为歌曲伴奏和学生自由表演

4、让学生明白( )道理

5、齐跳集体舞去表现歌曲

6、全体学生表演( )的动作

8、让学生自由创编歌词,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分析(首先我来做下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技能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唱好歌曲中的(力度对比/依音/八分音符)。

2、 思想目标(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及表演歌曲向学生渗透( )的思想。

3、 情感目标: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理解歌曲。用( )声音演唱歌曲/用创编舞蹈/用歌曲表演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情景导入法:播放两幅画面来进行对比,以此来导入( )这一主题。

2、旋律摸唱法:引出难点之后,先让学生跟教师朗读歌词,再通过教师准确的范唱解决,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3、自由创编,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指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去演唱,解决较难乐句,分析试唱,化难为易,从而完整表现歌曲。

4、群体合作法:全体师生表演,参加音乐舞会/让学生上来自由表演的情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

三、 说教学流程:(下面我来详细谈谈对本课所设计的教学流程)

1、 情境导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放进教室时就充分感受到音乐氛围的浓厚。

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 )的重要性,并谈谈自己以前做过哪些( )。引出主题。

听着《 》的伴奏音乐,( )地进教室,歌曲以伴奏带的形式,让学生在刚开始就对歌曲的旋律有所熟悉,学生刚开始还没有注意这首歌,所以老师就再给学生放一遍,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画面,让学生边听边看,听后,再讲出歌曲都讲了些什么?这样为了学生在开头就从视觉和听觉上理解歌曲。

让学生听《 》伴奏音乐走进教室,在开始让学生看两幅画面,产生一定的对比,请小朋友们说说哪里不同。这样就可以自然的引入这一主题。然后教师借此机会向学生灌输( )的重要性,并以此印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师:可是你们知道吗,一位音乐老师把所有的音乐都收集在音乐小屋里了,包括我们前面学过的好听的歌曲,可是,现在谁都不能打开这扇门,钥匙丢了,但是音乐老人说了“只有一个办法才能打开这扇门,他以前在门里设置了一道密码,是一条节奏,只要你把它念对了,门自然就开了,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吗?(课件出示节奏)

2、引出歌曲难点:视听结合,学唱歌曲难点部分。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理解歌曲,充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根据本课设置的难点。

出示:节奏……

先跟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在唱歌词,使难点得到解决,借此机会教师对学生说:小朋友真厉害,你们看音乐小屋的门开了,(多媒体展示门开的画面)进了音乐小屋,我们当然要先学会唱《 》这首歌,这是我们跟音乐老人的暗号,以这首歌曲作为暗号,学生肯定感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

3、新歌教学,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根据本课所设置的重点,大胆的尝试,指导学生用( )声音去演唱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在教歌过程中,我是这样来安排的,听录音机两遍,不同的要求:一、初听歌曲,让学生听出用怎么样的感情去唱。二、复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心里默唱,并且用手指着书本上的歌词。这样的两遍下来可以快速地让学生学会歌曲。三、学生跟琴轻声唱。四、放声唱。五、学生提出难点,并一起解决难点。六、齐唱、七、歌曲情感处理。这样的程序下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就比较扎实了,也解决了本课的中难点。

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生用( )声音去演唱歌曲,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由发挥想象,培养学习能力。

难点:

四、 拓展部分:音乐老师看我们表现这么好,打算送每位小朋友 一份礼物,(发下白纸)为了感谢音乐老师,你想对音乐以及自己说什么话,把它写下来,个别作品展示,更加深化了主题,以此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使昂过程变得非常完整。

五、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音乐老师玩的开心吗?音乐老师说了希望我们的小朋友天天能表现这么好,平时多听音乐,能做得到吗?

六、 教学特色

本课我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 )的情感,在情境导入和律动环节,设置悬念,让学生摸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学生而言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

这样轻松了课堂,实现了主题,并且更加容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便达到最后的教学目的。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2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一篇课文《观潮》。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 说教材。

《观潮》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这组课文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写,《观潮》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通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为了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地3、4自然段。

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突破体会课文中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二、 说教法。

本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三、 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将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学习。

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什么,引导学习生字,并且学习第3、4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由于时间关系,我着重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 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因为我们这里远离大海,可能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所以我就以课件的方式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教师解说: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找出答案。

板书:观潮 (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途径,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

中年级学生在课前已经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接下来

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1、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出现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学生读一读,当读到“罩”时教师强调翘舌音读到位,读到“鼎、崩”时强调后鼻音读到位。接着,让学生齐读巩固字音。

2、让学生说说那个生字记起来有困难,如“鼎”字,笔画复杂,字不常见,我用字理来讲,“鼎”是古代煮东西的锅,上部装东西的部分演变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变成下部分,如果不用字理来讲的话学生很难理解。

3、让学生通过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生字词。这样,多种形式的读,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一评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在这评价的过程中,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评价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观潮的顺序。 (教师随机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这样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中、潮来后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他们汇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他们自己从课文获取知识的过程。

(四)品读重点段,深入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2、引导学生结合第一幅插图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并说说“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

3、再读:体会江面的特点和人们此时的心情。

(五)感情升华,拓展训练。

想想假如你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六)指导书写。

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独立识写课文生字,能掌握大部分生字;2、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在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蒙、薄、昂”这三个字,“蒙”中间的短横不能丢,“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昂”下半部分的左边不能加点。

语文教学是一项常做常新的艺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将虚心接受,认真思考,以求进步。谢谢大家!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3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的面积》:

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

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

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

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近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

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回顾学习过程:将圆平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近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习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习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习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一层次的练习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

第二层次的练习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三层次的练习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

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4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x版 第 x册第x 课,题目是xxxxx 我准备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 、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 、 学情分析:

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 、 教材分析:

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

四 、 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2.通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学中应适时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

五 、 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应是:

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发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六 、 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

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七 、 本课的教具是多媒体。下面是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

5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共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

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四分音符用双手拍肩,八分音符用双手拍腿等律动比一比看谁表现的最好并奖励小红花。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可以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游戏。(具体的方法应根据教材而定,随机应变)还可以通过师生接龙演唱游戏解决难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通过观察比较采取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学法(举例:应根据教材进行举例)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形成创造思维。老师可依据本课的内容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一些与课本情绪一致的节奏、诗歌、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创编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教材而定)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多关心多鼓励。构建和谐团结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共同参与,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的精神。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第五环节: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本课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老师的随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现、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协作配合、在课堂小结时我还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歌曲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在课堂上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我还及时的发给他们小奖品。小结:以上是本课的总阐述,不到之处请评委指正。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5

大家好!我今天讲课的内容是《爱玩球的小兔子》。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简单运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觉、自律、互学、互练、自创、互评等教学手段提高小篮球、小足球的简单组合动作;课的设计富有趣味性、多样性、情景性、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新体育课程标准低年级学习水平一要求,进行小篮球、小足球各种简单组合动作练习;在情景游戏:爱玩球的小兔子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对运动动作的创造性。难点:根据新课标五个不同领域要求,在心理健康标准使学生学会通过示范表演方法控制自己情绪。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初步了解学习小篮球、小足球的简单组合动作;

2、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全面培养学生对球类动作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以圆形队伍为主要组织教学形式,安排了生动、形象的武术、拳击操练习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2、基本部分:通过讲解与示范,力求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从易到难,从集体学习到两人自由组合练习再到个人创新动作相结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又进行集体小结、鼓励胆子较小的学生出来进行示范表演。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结束部分:师生在快乐的游戏、舞蹈动作中,使师生融合和体会到体育给师生带来的兴趣,整堂课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6

我要说的《修鞋姑娘》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真诚”中的第三篇主题课文。

首先,我说一下对教材的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周到地为作者服务,起初受到作者的猜疑,最后作者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先写作者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接着写修鞋的经过,最后写我继续在长街深巷寻找修鞋姑娘,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重点写了“修鞋”和“付钱”两部分内容。。

根据我们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为指导,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其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活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我把整个教学程序分为三环节,下面,我就这三大环节详细地说一说:

一、导入新课,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修鞋”,让学生结合经验谈一谈对路边修鞋人的印象,引出课题“修鞋姑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话,再与本课的主人公修鞋姑娘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深入阅读文章的兴趣。

2、预习探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先写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修鞋的经过,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叫倒叙,并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这样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环节二、品读体验,合作交流。

老师以“这究境是个怎样的姑娘,值得我 走遍长街寻找”一句过度到这一环节。按照前面分成的"修鞋“和”付钱“两部分来品读学习。

1、品读”修鞋部分。这一部分抓住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和作者对待姑娘态度变化两条线索来学习。这样设计是因为本文中对修鞋姑娘的描写是重点,要重点品读,而作者态度的变化也从侧面展示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心灵,抓住这两条主线,也就从要本上理解了姑娘的品质。

(1)、画出描写姑娘的语句并交流。老师引导品读重点词句,并感悟“真诚”。

此时老师渗透写法的指导,告诉学生以上对修鞋姑娘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就把一位善良、热情、自信的姑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又一次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2)、读书交流作者对待姑娘态度的词语和句子。

抓住“怀疑、不放心、担心”等词语,理解作者对姑娘的怀疑既有技术方面的,也有人品方面的。作者怀疑的态度和姑娘待人真诚的表现形成对比,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修鞋姑娘的善良和真诚。

2、品读“付钱”部分。

(1)抓住“鞋修好后,姑娘只要六角钱和作者钱不够,姑娘不要手表作抵押,只收了三角钱,还说作者给了她诚实和信任”,引导学生体会姑娘的真诚和善良。

(2)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出示姑娘和作者的对话,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在读中自然而然地在心中树立起修鞋姑娘的高大形象,深刻体会“真诚、信任”的含义,深化学生对主体“真诚”的感悟,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3)、由以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白修鞋姑娘信任作者,而作者一直怀疑她,抵押那块手表只是出于想尽快摆脱窘境,而不是对于这个姑娘 的信任 ,从而引出问题“是她诚实,还是我 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惭愧和对修鞋姑娘的敬佩。

(4)、紧接着老师引导朗读作者的呼唤”修鞋姑娘,你在哪儿?“这一句是作者对修鞋姑娘感激和敬佩之情的迸发,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和信任的呼唤,所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读出作者在寻找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由心生,言以达情”。学生一声声心灵的呼唤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再次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环节三、巩固延伸,读写结合。

分两个小环节完成:

1、提出问题“作者寻找的只是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苦苦寻觅的其实是诚实、善良和信任,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2、设计情景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我会说什么?”让学生想像情景,续写文章。设计这一项作业不但能让学生升华对本文表达中心的认识,而且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培养了写作能力。

说板书设计:

“我”和“姑娘”是本文的特点,通过分析描写姑娘的语句,体会到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并知道从“外貌、语言、动作”三方面来描写,这是本文的重点。“我”对姑娘态度的变化由“怀疑”到“信任”,最后送给学生的“信任无价”是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我们精心准备了教案,引导学生走近修鞋姑娘,感悟真诚。真正实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7

一、说教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放映幻灯1),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放映幻灯2)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教学内

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动——画能量转换的卡通画。

(放映幻灯3)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教学准备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能量的转换。为此特做如下教学准备:录音机、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DVD教学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安排5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认识能量转换的概念。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转换基本没有科学的清晰的认识,教学时通过身边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弄清能量的转换是怎么回事,(放映幻灯4)再通过开灯、放录音、搓手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能量可以转换并经常转换,能量的转换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本课重难点突破做好铺垫。

环节二、亲手实验,感知能量转换的过程。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为两个层次循序渐进突破。(放映幻灯5)首先采用美国杜威先生“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四人一组完成小实验。先在汤勺里倒入适当凉水并测好水温。然后固定花生米,点燃花生米加热水,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最后组织学生描述能量的转换过程: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这个小实验简单易操作,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真正的科学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时,才能更好地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地发展其思维能力。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8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教材选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三年级下册《体育与保健》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追逐跑和投掷。

追逐跑是提高学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追逐跑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快速启动能力和奔跑能力。而根据小学阶段跑的教材分布情况看,发展快速启动能力又是三年级跑的教材的重要内容。在一、二年级通过游戏和竞赛有较多体现,但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本次课一方面着重巩固追逐跑快速启动的动作要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投掷轻物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肩上投掷和背后过肩投掷,通过投掷轻物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提高动作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协作性和进取性。

重点:快速启动奔跑

难点:

1、弯道快速奔跑的技能;

2、投掷轻物的全身协调用力技能。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基础: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 初步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追逐跑启动的要领,10%左右的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启动基本动作;进一步发展掷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扬学生互相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制器材、逆向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课的构思与设想

1、整体构思

根据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要求,真正促进身心两健,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孩子们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选用教材(追逐跑和投掷轻物),都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教学以强调育心和育体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和谐的活动中达到身心两健;同时本课力求从单纯技术教学向技能运用教学的转化,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发扬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2、具体构思

(1)、教材搭配:先由模仿动物走、跑等到人的走、跑,再到听、看信号快速启动追逐跑;从走、跑练习到投掷轻物练习,先下肢后上肢,遵循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运动特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2)、组织形式:采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严密组织,合理调动队伍,以此来提高练习密度。

(3)、教学方法:运用模仿法、竞赛法、情境法、游戏等多种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同时把音乐有机融合于体育教学,活跃气氛,陶冶情操,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4)、学法指导:

①导入:通过教师引导,创设一个兔子舞的情境,学生载歌载舞进入课堂,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创造积极、愉悦的氛围。

②准备活动:模仿动物的走、跑,如鱼儿游、马儿跑、鸭子走、鸟儿飞等,复习并扩展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又为后面“跑”的教学作了热身准备。

③追逐跑:由易到难,从走、跑到自由追逐跑、接力追逐跑再到看、听信号追逐跑,并通过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参与积极性。在十字接力中体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猫和老鼠”中,既有猫抓老鼠,又有老鼠抓猫,通过逆向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投掷轻物:课前自制器材(纸球)放于裤袋中,吹大后,先自由投,师观察并小结后再分组自己组织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积极性。

⑤恢复部分:创设“打气→不断打气→爆胎”的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自身声音、动作的展示,使身心得到调节放松。

五、器材:

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纸球”40只;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9

一.说教材

三年级上册阅读的学习目标开始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纵览课文内容,采用了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写列宁喜爱灰雀,寻找灰雀,再见到灰雀,这是一条明线,文章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发现灰雀不见了,怀疑可能是男孩抓走了,诱导他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第二条暗线才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若不细细品味,就很难理解其中韵味,因此好文章要多读、多品,方能明其意知其味。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情的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A、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字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B、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C、通过人物对话描写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D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教学方法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感悟的结合。三年级学生刚接触新教材,对教材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时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基于这些,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自学生字,并且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读懂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悟列宁那含而不露的拳拳爱心。

第一、读中悟,悟中读。

本文语言朴实,叙述含蓄,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十分真挚,十分感人。没有在“朗读”二字上下一番功夫,学生很难悟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实实在在读书,真真切切悟情。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从初读到细读到精读再到品读,学生由浅入深地读书,在读书中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悟文中的情真意切。

1、初读,让学生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回家的?

2、细读

通过想一想,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列宁从找不到灰雀时的着急担心(“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到为灰雀的失踪而难过、婉惜(“……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再到明知故问的略显惊讶(“会飞回来?”);小男孩从一开始回答列宁“没看见,我没看见”时的支支吾吾,到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肯定灰雀“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再到下决心改错的坚定态度DD“一定会飞回来的!”这些情感的变化都只能在细细的读书中体会。

设计思路:教会学生如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方法。

3、精读

当学生学完一部分课文内容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部分内容该怎样读,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完以后说一说。比如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一句要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婉惜,而读”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男孩的坚定是从”一定“和”!“看出来的。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语言的情感,感知语言的表达形式。

4、品读

在引导学生对这部分课文内容进行初读、细读、精读之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真正把课文中列宁对灰雀的爱和列宁对男孩的爱却含而不露的感情读出来。

设计思路: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训练语感,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二、采用讨论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1、本课时的教学中,围绕“你是怎么从这些句子中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捉回家的?”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读书、思考、讨论之后,老师让他们自由发言。

设计思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的思维、表达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体验,去获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智情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进行第三部分内容教学时,当学生读懂了“男孩果然把灰雀放回来”之后,让他们再细细地读课文,想想从这部分课文内容还能知道什么,体会到什么?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思路: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合作讨论中,学生之间一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许多学生可以克服胆怯、孤独等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学有所得。

第三、巧用多媒体,激趣导思,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当“列宁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枝头歌唱”这一动态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为之惊喜,仿佛自己也来到白桦树下,看到了灰雀欢蹦乱跳的身影,听到了灰雀悦耳的歌声,喜爱灰雀之情油然而生。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果然回来了,这是因为男孩知错改错把它放回来的,而男孩之所以知错改错是因为列宁对灰雀充满了喜爱之情,对男孩充满了爱护之心。这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知,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为灰雀的归来而高兴,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列宁对灰雀的爱,对男孩的爱,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第四、说写训练,培养创新。

课文中写了每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我设计了问题:男孩是怎么把灰雀放回来的呢?

设计思路:这是课文的空白,利用这一空白,可以拓展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一切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让学生从说到写,可以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文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灰雀自由自在 灰雀失去自由 灰雀 重归自由

列宁欣赏美列宁失去欣赏美的机会 列宁 重又看到美好事物

小男孩 可以占有 小男孩 良心上受到谴责小男孩 明白美好事物应由大家一起共享

通过以上简单明了的板书,揭示出本课的审美主旨——爱的教育,突破本课的难点。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0

一、说教材

《写熟悉一个人》要求学生把熟悉一个人写下来。可以多方面介绍他(她),也可以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她)特点,让他(她)给人留下较深印象。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真实人,写真实事表达真实感情。

二、说导写生长点分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重要理念,也是我校课题实验研究主题。 我们认为新理念下动态作文课堂生成应是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如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好“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真正使我们作文教学过程成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作文素养过程?根据学生习作心理特征,对照本次习作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生长点以达成生成自主建构。

1、在创设情境中生成建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文教学情境创设能唤醒学生原型体验,生成表象,激起学生习作欲望。因此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因写设境”。比如:教师优美生动语言描绘、照片演示,视频再现等,使学生入乎其内,并融情于境,真正做到不为文选情,而是言其心声,进而达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倾吐境界。

2、在“阅读期待”中生成建构。阅读期待往往会影响习作方式、风格,所以虚拟“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习作时表达。比如,本次习作教学在引导学生对熟悉人找特点、说具体,教师可顺水推水,虚拟“阅读期待”,最想对他(她)说一句话?或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学生自由表达,最后诉诸笔端。这样学生习作就充满着真情实感。

3、在对话交流中生成建构。说照片、谈视频,评范文等板块教学,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是情思交流,思维碰撞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对话氛围,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我心说我人,充分尊重学生童言雅趣,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活跃思维,及时捕捉灵感并及时记下,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耳濡目染,畅所欲言,互相欣赏,互相悦纳,分享表达快乐。

三、说教学设想

《新课程标准》以全新教育理念,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因此,本次作文教学,我以“真”来打开学生心灵窗口,以“真”来激发学生表达热情,以“真”来牵引学生体验多彩生活。为此,我做如下设想。

(一)教师选材,让学生感受真实。

为带动学生写真实人,写真实事,我以本班学生为对象,照片、录象等资料,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真实,拉近师生写作心理距离,使学生从心里愿意去体验“真实”。

(二)教师范文,让学生享受真实。

我范文描写是我班崔岩学生,开头对照镜子,那是一个留着短发,长着一对大眼,翘着嘴唇小男孩,那就是我,他活拨好动,爱帮助别人。下面就写他怎样帮助别人,真实生活,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能打动学生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力量,拒绝虚假空话,享受真实语言带来感动。

(三)自由表达,让学生做到真实。

1、内容表达真实。学生写人,身份、性格、爱好、品质等各不相同,是一个平常人,有着喜怒哀乐,有着优点缺点。只要是学生熟悉人,都可以作为习作对象。这样选择范围让学生无须去弄虚作假。

2、语言表达真实。从说真实到写真实,学生个性化经历在个性化语言表达中得到展示,学生有机会说实话,吐真情,养成真实表达习惯。

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我愿意和学生在同一起路线上,一起学作文,写作文,一起去领略本色作文魅力。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1

一、说教学内容:

《磁铁的磁性》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一课时,本课指导同学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我知道的磁铁。

这局部是该单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和磁铁的名称。还有交流我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介绍磁铁在生发生活中的应用。四年级同学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对磁铁、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有表述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教学时要充沛利用同学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二局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这局部首先是让同学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各是什么资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局部:磁铁各局部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教材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局部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另一种是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局部滚,以检验磁铁哪局部磁性强。相信同学通过小组合作能设计出一些实验方法来认识、理解“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在探究了磁铁各局部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同学“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时,同学们可能会不时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同学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同学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通过探索,让同学知道磁铁的磁性。

2。指导同学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和认识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

发展目标:

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测、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

2。能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自身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有磁性乌龟的鱼钩和几条带铁环的塑料做成的鱼。

观察演示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形状不同的磁铁。

分组实验准备:磁铁、瓷汤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铁尺、纸片、棉花等。

三、说教学战略、方法和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需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同学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布置6个环节。下面,我具体说一下这6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会引导同学谈一谈他们的生活经验。“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钓鱼的。”然后请同学谈一谈。接着我会说:“今天,老师也想来钓鱼,只不过老师的鱼杆上绑的不是鱼钩,而是一只小乌龟,可老师还真能把鱼给钓起来。”这时老师演示,让同学仔细观察并猜猜为什么,估计同学能说出是因为磁铁的原因。然后板书:磁铁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师生就日常生活中“钓鱼”这个话题的交流和教师的扮演,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充沛调动同学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首先老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品上有磁铁吗?”

同学可能说:磁性黑板、冰箱门、铅笔盒。

“你们看到的磁铁是什么形状的呢?谁来说?”

估计同学会说: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环形。

这时教师分别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并请同学拿出与老师手中形状相同的磁铁,让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它们取名称。并结合板书: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身所见过的磁铁,让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为磁铁起名称,大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充沛体现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同学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首先教师设疑:桌上有很多物体,你们猜一猜,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同学各抒己见。这时老师提示同学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同学可以在桌面上和实验资料区选取不同物体,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把能吸引的物体在记录单上用“√“表示出来。

瓷汤匙瓷汤匙瓷汤匙大头针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

铁尺纸片棉花

在这里对实验资料区和记录单进行说明(我在实验室设置了实验资料区,放置如:铁夹、玻璃杯等许多物体,供同学实验,记录单第三行的空白局部让同学填写从实验资料区选取实验资料的物体名称。

同学分组实验并汇报结果后,教师因势利导:我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回形针、大头针、铁钉、这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资料做成的?

同学回答后老师引导同学进行考虑: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生一起研讨总结出磁铁能吸引铁一类资料做的物体并板书磁性的概念。

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同学大胆猜想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估计同学能就磁铁能否吸引棉花或小纸片等这些问题发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同学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同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布置下,有的到实验资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资料,有的负责记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资料做的物体”这一结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的形成了“磁性”的概念,这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又充沛的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四)、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

老师继续引导:像刚才老师扮演的钓鱼就是应用了磁铁的磁性。那么磁铁各个局部的磁性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先说一说你们想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同学独立考虑,然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估计同学的方案有: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局部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或者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局部滚,以检验磁铁哪局部磁性强等等。

教师认真倾听同学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并让他们依照同学提出的方案有选择性的去进行实验、验证。然后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板书: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五)、玩弄磁铁。

首先由老师引导同学继续探索。“同学们,假如我们继续玩弄磁铁,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问题可以研究。比方我们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这块磁铁是不是就有四个磁极,请同学们自身玩弄磁铁,假如有什么发现和什么问题就把它记在记录单上并进行研究。”

同学可独立或小组合作玩弄磁铁,研究发现的问题,最后把他们的研究效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和“玩弄磁铁”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意为同学发明一个活泼、严谨的氛围,让同学去思索、探究,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在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时,先让同学独立考虑,然后在小组里交流。除了以上估计的两个实验方案,可能还有的同学想到把磁铁放在离回形针2、3厘米的距离,观察回形针有什么反应……在玩弄磁铁的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发现了环形磁铁的磁极,有的同学发现了两条条形磁铁同极相排斥的现象,还有的同学发现两条条形磁铁连起来变成一条条形磁铁时,它得磁极不是4个而是2个,……同学的这些发现是通过自身的实验来证明的,应该说,在这个活动中,同学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沛的体现。

(六)、总结延伸。

课堂结束时我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并让同学考虑问题“一块磁铁断了,它还有两个磁极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同学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四、说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同学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同学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和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同学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明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和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同学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施展自身的才干,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同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资料的评价与对同学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同学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这两个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同学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同学猜想并验证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研究磁铁各局部磁性的强弱”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资料的评价与对同学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同学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2

一、说教学思路设计: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

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的教法中体现:

(1) 审美体验价值

(2) 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3) 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对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的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因此我的教学目标是: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通过创编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说关键处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轻松的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听三拍子和四拍子音乐进教室(《苹果丰收》、《我怎样长大》) 边做律动边进教室,通过聆听感受三拍四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形体的动作增强学生对两种拍子的韵律印象。学生说出两种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么方式区分的?

2、导课:

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听的这两首歌曲是本学期刚学过的,你们谁还记得它是哪个

国家的作品?

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两首作品的拍号吗?

利用孩子们对竞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并加以及时的表扬、鼓励。

3、节奏游戏,兴趣引路:

在教唱《故乡的小路》一课时,在一开始先用游戏抓住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将这节课的重点提出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消化它。比如: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让学生通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领会变拍子歌曲的特点。首先,教师规定一套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比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老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的)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重新收拢,集体进行变拍子的音乐游戏:

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节拍特点,做出不同的规定动作。

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变拍子节奏的把握做铺垫。通过以上的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了障碍。这种教学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

4、测试听力,区别变音记号:

刚才大家的练习做的非常好,老师现在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听力。请听老师弹奏的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

弹奏歌曲第二乐句,并将变化音改动一次,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练唱,解决关键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学唱:

通过老师范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节奏拍手传递游戏的形式,一边拍手一边读歌词。另外,采取让他们分组接唱、分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从易到难逐步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情感的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最后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

6、歌声中结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

五、说课件设计:

第一页:优美的图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乐,听音乐做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第二页: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图示。做游戏时的节奏图谱

第三页: 变化音符的演奏乐谱。

第四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歌词,配合读词做游戏

第五页: 歌曲《故乡的小路》的图谱

第六页:优美图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范唱音乐以及伴奏音乐,

进行接唱、领唱、齐唱的练习。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3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十八课《鸟岛》。课文通过描写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告诉我们人与鸟是朋友关系,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课文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自然段写了每年春天鸟儿飞到岛上安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写了六月岛上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游人都很爱鸟。文章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条理清楚,适合朗读、背诵,同时介绍自然知识时渗透了环保教育。依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我打算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学会本科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鸟岛鸟多的特点。

2、情感目标:凭借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树立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鸟岛成了鸟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是:

从朗读中体会鸟岛的热闹,鸟岛是鸟的世界。

教学时间:

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本课9个生字;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认识鸟岛。

第二课时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品读课文了解鸟岛的特点。

以下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以读为主,以表演、说话、写话等形式为辅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是读读想想,提出问题的活动。目的是学生了解鸟岛的地理位置,对鸟岛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一)活动的展开: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去玩,好吗?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展示海西皮鸟岛。学生仔细观看后回答。

2、让学生读读课文第一段,完成练习。在( )有一个叫( )的小岛,它也是( )的青海湖鸟岛。

3、学生质疑:读了第一自然段后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这个小岛叫做鸟岛?”“鸟岛上究竟有多少鸟?”)第二个是读读演演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表演读理解“一群一群”、“陆续”,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活动的展开:

1、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一段,为什么喜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湖水解冻,春天的鸟岛肯定很漂亮。”或者“因为一群一群的鸟儿陆续飞向鸟岛,那鸟岛肯定很好玩,很热闹。”)

2、引导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想象一下此时的情景。学生再次自由读书。

3、创设情境表演读:假设咱们的讲台前面就是鸟岛,那你们能不能表演给老师看看?四人小组商量商量该如何表演。(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抓住“一群一群”、“陆续”等关键词进行表演。)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边背课文边“飞”上讲台。第三个是当小导游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当小导游深入了解鸟岛的特点,体会鸟岛的鸟多。

(三)活动的展开:

1、教师谈话激趣:六月是鸟岛的旅游旺季,老师要聘请几名小导游带大家参观六月的鸟岛,好吗?谁能当上出色的导游呢?先请你自己练练导游词吧!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多媒体掩饰,自由练说导游词。

3、指名当小导游。评出最佳的导游。

4、教师提问:各位游客,刚才参观了六月的鸟岛,鸟岛上的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可能会说出:鸟岛上的鸟多,各种各样的鸟聚在了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鸟岛上鸟窝多,密密麻麻的,一个挨着一个;鸟岛上的鸟蛋多,窝里窝外,到处都是。)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鸟岛的特点:鸟多、窝多、蛋多。

5、看着多媒体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第三自然段。第四个活动读课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四)活动的展开:

1、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看动画谈感受,播放动画《我想有个家》,内容是从鸟笼飞出来的一只小鸟高兴地向森林飞去,当它要找自己的家时,却发现森林只剩下一些木桩子了,它伤心地飞回鸟笼里,哭着说:“我想有个家。”看了这个动画,再联系课文中的情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最后让学生为鸟岛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18、鸟岛

鸟多 窝多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蛋多

总之,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而且有很大的收获,是我这节课所着力追求和实现的。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4

各位老师:

下午好!

首先,感谢进修学校陈老师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在我备课的过程中,陈老师、蔡老师,以及我校的几位英语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与帮助,也借此机会表达我真挚的谢意!

我上的这节课是牛津小学英语3A第11单元的第2课时,A:Learn to say部分。

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就自己的姓名、国籍、籍贯、年龄、体态特征等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本课所涉及的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众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词,准确区分并使用I’m …/I’m not …; My …is/are…等日常表达法,同时保持自我介绍语篇的完整性,我做了如下处理:

首先,对于What’s your English name? My English name is … How old are you, please? I’m nine/ten.这些交际性较强的日常用语,以Daily Talk的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此化解本课的两个难点。

然后,通过观察教师的体态特征,复习第1课时B部分所学的词汇,反复诵读Fat, fat, fat. I’m not fat. Small, small, small. My eyes are small.等词句,接着根据个人体态特征进行简单描述,为下一步完整的介绍自己进行铺垫。

之后,导入新课的学习。其中an English girl, from London, a Chinese boy,以及刘涛的年龄、体态特征等采用了听录音,竞赛答题的方式进行呈现,以此保证语篇的完整性。反复备课,使我得到了提高。课文中Nancy Black介绍自己来自英国伦敦。原先,我的幻灯片上只有英国和中国的两副地图,三年级的孩子们只看地图,要理解from的含义,不太容易。后来,正如各位老师所看到的,在两国地图之间加上一条航线和小飞机,学生们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了。

巩固部分,在学生基本掌握简单的自我介绍方法之后,我设计了几个拓展活动:

首先,通过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受以往听课的启发,我选取了机器猫、杨利伟、贝克汉姆等,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心中偶像的图片来进行这个游戏,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同时,也通过这个游戏,提供给了学生几个介绍自己的新思路。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我想到了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它大头大脑的可爱形象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因此,在巩固的第二环节,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金麟做自我介绍,集思广益,最后进行汇总。这一过程,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成功感。

回顾这一课,结合平时的教学,我也进一步体会到日常教学中英语知识渗透的重要。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Daily Talk、课外扩展作业、甚至English Corner,平时有意无意的渗透,可以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前面提到的What’s your name, please? My name is …等等,我不一一赘述。

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情境,我为本课设计、制作了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它也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制作这个Powerpoint课件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gif小动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这一课,我在教学上得到了提高,并且学会了新的课件制作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向在座的老师们学习,谢谢。

小学的说课稿范文15

本课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结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享受运动的快乐。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1.固定物体投准。

2.过障碍投准。

3.游戏:活动物体投准。

(二)教材分析

投掷课教材通常上起课来很枯燥,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动作为主,力量练习为辅。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了快乐教学的全新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游戏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技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轻物投准的动作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手臂力量与身体的协调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以较高的热情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肩上屈肘、背后过肩、自然挥臂的方法。

难点:动作连贯,用力充分。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以持久,在进行组织教学时会有些困难,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要想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根据投掷课练习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用正确标准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了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动作要领。

三、说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练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在小组研讨中总结出动作要领、理解动作方法,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发现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本课围绕体操垫子这一器材,在教学上优化设计,体现一材多教,一物多用的教学思想。课的开始安排了用体操垫做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先熟悉投准物体,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走、跑的正确方法及反应能力。

(二)基本部分

在基本活动过程中教师语言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打老鼠环节做铺垫。在打老鼠过程中教师设疑怎样能准确的打到老鼠,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之后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学生继续练习。练习几组后,可以请打的准确的学生说说方法,做出示范动作。在第二个环节中增加了练习难度和兴趣,设计了小组自设和互设障碍的环节,提高学生能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导者。接下来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移动物体投准练习,教师用简洁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游戏方法与要求,教师先做示范,之后由打的准确的学生依次扮演小老鼠进行练习。通过游戏达到锻炼的目的,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课的结束部分采用瑜珈放松术进行放松,学生能够在舒缓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调节紧张的肌体及大脑中枢神经,从而课堂的效益得到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感受,之后教师做课堂小结,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评价的能力,最后学生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结束本堂课。

五、教学效果预计

(一)心理状态预计:

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二)生理状态预计:

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75次/分左右。

六、场地器材布置

本堂课以小垫子,沙包为器材,一材多用贯穿为整堂课。在场地设计上,先用小垫子摆成一个圆圈,学生围着小垫子慢跑热身,在热身的基础上做游戏,之后是徒手操。准备部分始终在一个圆圈内进行,减少学生的调动,节约上课时间。基本部分学生在两路纵队下进行活动,增大学生活动量。游戏部分还是围成圆圈,与结束部分队形一致,减少调动,首尾呼应。

七、反思总结

总结: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轻物投准的动作要领及动作方法,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平等、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教学思想,使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自主、互助、共进、合作的体验。

反思: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学生在小组设计游戏环节中用时较长,使课堂整体时间相对增加,教师通过语言提示后学生有所加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