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说课稿锦集5篇

来源:书屋网 2W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美术说课稿锦集5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1、课型:造型表现

2、教材分析:《粉印纸版画》向学生介绍粉印纸版画这种运用水粉颜料涂在刻好的吹塑纸底版上,再转印到印纸上的纸版画品种,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其相关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及审美情趣。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版画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对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新鲜有趣的。特别是版画印出来,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兴奋。因此,粉印纸版画的学习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3、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对纸版画的了解学习,在造型表现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不同线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线,加深对线的认识,激发创造精神。在音乐声中大胆的尝试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了解粉印纸版画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学会粉印纸版画制作方法,并能完成一副粉印纸版画作品。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5、知识要点

粉印纸版画:就是用(吹塑)纸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现的形象的轮廓,然后涂上水粉颜料拓印出来的画,叫做“粉印纸版画”。粉印纸版画是用吹塑纸制作的。吹塑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材料,常用于制作广告或橱窗的装潢美化。吹塑纸质地松软,可任意剪裁,在上面刻画非常轻松。不需用力,用铅笔、圆珠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写画、压刻,版面上便能产生阴刻的白线与白点。也可用梳子、叉子、瓶盖、笔杆等物,在吹塑纸上压刻各种平行线、曲线、圆点等,也可用手卷、折、搓、撕等方法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

6、教学重点:在了解粉印纸版画的基础上,掌握粉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7、教学难点:制版和上色的技巧。

8、教学方式:欣赏、演示、小组讨论、交流

9、教学场所:美术专用教室(3)多媒体教室

10、教具选择:教师范图、课件、水粉颜料,彩色卡纸,吹塑纸,毛笔,小夹子,粗头铅笔,以及圆珠笔。

11、学具准备:毛笔、颜料、报纸、水杯、调色盘、卡纸

一、欣赏导入

1、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看,这些纸版画作品和我们以前做的纸版画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

师:这些作品表现力丰富、色彩鲜艳厚重、对比强烈、效果独特,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粉印纸版画。(出示粉印纸版画课题)

二、探究发现

1、教师提问

师:你知道粉印纸版画是用什么方法怎么做出来的呢?(请1、2位学生回答)

2、尝试体验

①做游戏

师:刚才同学提到粉印纸版画是印出来的,和我们以前画的画不一样。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动手尝试印一印。请同学们和王老师一样,拿出小的吹塑纸,用圆珠笔在吹塑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形,出示(画一画)画好后我们用圆珠笔刻一刻,出示(刻一刻)刻的时候注意不能将纸刻破,刻好后我们用一个夹子把底版和印纸夹住,最后我们涂上颜料,来印一印。出示(印一印)涂颜料的时候尽量少加水,保证颜色饱满厚重。

②组织学生讨论

师:你在印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怎样才能印出比较好的效果?

3、教师总结

师:粉印纸版画就是利用吹塑纸刻出有凹痕的底稿,制作成底版,然后用水粉颜料转印到另一张印纸上的版画品种。

三、练习创作

1、教师提问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把上节课刻好的卡通底版印一印,印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请各个小组发表意见)

师:印的时候注意颜料不能涂到凹痕里,夹子始终要夹好,颜料少加水。

2、欣赏粉印纸版画制作全过程,了解制作过程。(课件播放)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整个制作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提炼、再次欣赏等环节的教学活动,完成对粉印纸版画创作要领的认识也把握)

5、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尝试制作一幅完整地粉印纸版画作品呢?请看要求(课件出示)

(1)构思:在画好的卡通人物上做适当修改,并添加上合适的背景。

(2)构图:饱满,注意卡通人物和背景的关系: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3)技法:刻板时线条流畅,一气呵成。(用粗头铅笔以免把纸刮透)、将拓印纸与板子对齐夹好,以免错位。

(4)上色:用色大胆,注意色彩的避免选择与卡纸同色、颜料可调厚些,注意水分的干湿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6、学生创作

7、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互评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从粉印纸版画的特点上来进行评价)

3、自评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谈谈心得体会。

4、教师提出进一步要求

根据别人的评价和自评,结合学习的达标要求,自己再来进行适当修改。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1、课后可以尝试用粉印纸版画的形式来表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2、课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各种纸或布)来进行粉印纸版画的创作。

3、作品进行装裱后,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可以装点我们的房间、教室、学校……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行动去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

粉印纸版画

想一想

刻一刻

印一印

七、教学反思

版画这一画种不仅同其他美术样式一样,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更由于兼具绘画和工艺的特性,版画有更突出的动手的实践性特征和动脑的创造性思维特征。版画进行过程的多次转换、多次创造的功能是其他绘画种类所不具备,更无法替代的。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适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对于发展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对本课我一共花了三个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我安排了对版画特点、工具的介绍,让他们知道一件版画作品同其他画种的艺术作品形成一样,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思──画稿——作品。对书上一副副版画作品,学生赞叹不已,当学生得知这些就是采用刻刀在版上“行走”的杰作时,我从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材料的兴趣程度甚是超过对画面的兴趣。所以我在布置工具材料的准备时,学生都很认真的在书上记着,生怕自己忘了。第二课时,当我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的时候,每位同学都准备好了材料,我讲了并示范了刻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项,很多学生早已将在家里构思好的作品在板上画了,当我让他们可以构思、画稿时,有些同学已经转画到版上开始刻了,这让我有些兴奋不已,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很用心,同学之间还在讨论着各自的作品,互相交流着,气氛很不错。第三课时,印。印的过程中,在示范了如何印以后,我让学生自己拓印,学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况且对这种材料还是头一次用,兴趣甚是大。学生也是越做越有经验,我在学生的脸上看到了灿烂的笑容,有些刻的比较好的作品,学生还纷纷争着要印。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情趣示范、合作体验

1、老师提供给每个制作小组一个卡片(整幅图片切开的),每小组一份。然后讲授,毛线剪切,豆类拼镶,粮食撒倒,零食等材料的粘贴方法!(师生合作),思考自己组内的卡片,应该使用什么合适的材料,用来粘贴。

学生总结。

2、想知道老师怎么做道具的嘛?请学生参与制作道具的过程,使用实物投影,让学生们了解的更清楚。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粘贴,教师提醒大家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并注意安全。)

教师巡回指导时,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3、本课高潮:变一个大型魔术。孩子们大概10---15分钟就可以制作完成领导的卡片,并粘贴好自己的材料。剩下的时间,让孩子们分别吧自己制作的卡片贴在教师已经准备好,并且贴在黑板上的另一张大卡纸。原来,所有的纸片,粘贴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圣诞老人。

二、多为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贴的卡片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并说明自己使用的是什么材料,说说比较经典的地方。比如,使用的材料比较特殊,或者是材料使用非常得当。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制作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粘贴画给在场老师们的感觉,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2、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评价:“你使用的材料真有特色。”“这副粮食粘贴做的真好。”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而且,

3、总结评价拓展:快圣诞节了,这幅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圣诞老人,大家想送给谁啊?(学生说,送老师,送同学,送爸爸妈妈等等。)老师提议这幅画是4.2班所有同学的共同的心意,放在教室里,送给在场的每个老师。让他们感觉到,不但能制作出漂亮的粘贴画,还能表现的很美,很有艺术感,看这些作品非常够味。

感觉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你还能体验到别的感觉嘛?感觉又是很奇特的,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场合给人不同的感觉,如一块冰冬天给人冷的感觉,而在夏天就给人以凉爽的感觉,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真是的感受嘛?

课后拓展让学生积极的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

2、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

3、移情联想、张扬个性、创新实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要我们都多想一想,试一试,就一定会有收获。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为灵魂,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探索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使用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两次合作尝试制作的设计和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展开教学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技能。

美术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心中的未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科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我所授的是第1课时。

这节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守约束的想象会像火上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并结合本年级的年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科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2、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

二、教法运用

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活泼想象丰富的特点,创设与教材享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打算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

1、情境激励法,根据本课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出示的片断场景,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有力地解决了本课重点。

2、德育渗透法,各门课程之间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因此,课堂上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从点滴小事做起,改善改变我们的未来,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三、学法分析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我准备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为主的.学法指导:

1、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内容,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想象心中的未来。

2、合作交流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体验美术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

(一)、导入阶段

欣赏科幻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太空进行联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引出课题《我心中的未来》

(二)、引导阶段

1、将自己搜集的材料与同伴一起分享,回忆过去、看看现在、想象未来,展开联想,畅所欲言,大家想让我们以后的生活怎样?

2、欣赏作品,提高审美,介绍多种绘画形式的作品:彩笔绘画,蜡笔绘画,水彩画等。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从构图和绘画内容上进行引导。

(三)发展阶段

大胆创作,点拨引导,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四)展示评议

虽然学生作品为半成品,但也透露出学生们的创新和发现,展示采用自评为主,互评和教师简评为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说课稿 篇4

选课内容: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5册美术教材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材分析

从专题研究的角度分析本课的设置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从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选择了若干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等,引导学生理解在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美术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一 欣赏导入:

欣赏作品:一幅是中世纪教堂壁画,一幅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将这两幅画进行对比。

提问:通过这两幅画,你能看出文艺复兴在美术领域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了关于文艺复兴的常识性知识)

总结: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更多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及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也就是说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既可以得到美感和使用价值,又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文化及诸多方面。

因此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导入课题.

二 欣赏启智:

(1)欣赏《清明上河图》

提问:A这幅画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

B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C 你能具体描述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吗?

D 通过这幅画,你能了解当时社会的哪些情况?

总结:通过欣赏我们不仅了解作品本身所描述的内容,还了解了作者本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欣赏原始社会《彩陶盆》和商代青铜器《鸟纹爵》

对比两幅作品是不是都具有实用价值?从审美和造型上 看哪一件作品更精致?它体现了哪些历史文化背景?

总结: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学习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 的社会文化依据。

(3)欣赏《簪花仕女图》

提问:A从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什么样的生 活内容?

B 从她们的华美服饰,你觉得唐代的纺织技术如何?

C 从作品描述的侍女面庞、体态,你能说出当时对女 性的审美观么?

美术与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生活、社会生产有哪些联系?

(4)建筑与文化

从建筑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区别。

佛教是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佛教建筑散发着一种现实的、人本的气息。温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体量,更多显现出安详与平和的气氛。《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牌楼》山西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更是对佛寺的模仿。以砖木结构为主,建于山林之中,体现了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思想。《白云观》北京

教堂建于城市,采用的是石料和水泥,并沿用了古希腊的立柱和罗马穹窿顶,高耸的尖顶将人的意识导入“天国”。出人意料的体形。动荡不安的气氛是它的基调。《伦敦圣保罗天主教堂》

通过欣赏、比较学生马上可以分析出:不管是从造型还是使用的材料上,不同地域的宗教建筑都是不一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宗教思想的不同、、、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开展情况来看,我主要是想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她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讲解每一幅作品的时候,我觉得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实在太广泛。譬如什么是陶?什么是俑?什么是牌楼?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有何不同?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有何不同?不同地域的宗教思想有何不同……针对这些知识性问题同学们都有一种好奇心理,作为教师你必须为学生作一些更加细致,深入的讲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这就要求你必须要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起来讲解,但是涉及的太深入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力,所以只能是点到为之. 因此更多的收集资料,加强自身修养,针对知识性问题能准确的掌握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必不可少的能量储备。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认识色彩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人们掌握美术文化的一部分。认识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引导学生分别欣赏以黄色、蓝色为主的图片,从而体验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通过欣赏,感受黄色带给人们的明亮、温馨的感觉,感受蓝色带给人们的凉爽、清静的感觉,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感受黄色和蓝色特有的魅力,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从中体验到黄色的画和蓝色的画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占用了两个版面,共展示了6幅以黄色为主的绘画和6幅以蓝色为主的画面。它们都是分别以黄色和蓝色为底色的。有的主体也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表现的,但是主体和背景有比较明显的深浅对比关系,有的画面主体采用的是和底色对比明显的其他颜色。作品的这些特征,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欣赏、体验、感受,还可以把表现不同的两幅作品,放到一起对比,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发现它们的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绘画创作时借鉴其表现方法。书中选用的都是绘画作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欣赏一些摄影作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体会色彩的魅力,感受黄色、蓝色带给人们的不同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相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黄色和蓝色的画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以黄色、蓝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这两种颜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它们。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黄色和蓝色的画情感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黄色与蓝色,并解读黄色与蓝色以及在画面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注意画面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二、说学情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感受力、语言表达力较弱,对这一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突破已知的形象转化成经过大脑加工内化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及绘画语言符号再重新表现出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引导为主,以问题的呈现,结合运用多媒体、范画等直观教具,不段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色彩。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参与”氛围,让他们多动手进行大胆实践,养成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磨练顽强的意志力和创造力。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探究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想象思维能力,迸发出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创设课堂的这种氛围,让学生的眼、脑、手得到协调的发展,思维意识达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转化,促进创造才能的尽情发挥和智力的发展。

在学法上,主要让学生多次观察思考,为学生创设情镜,使他们在观察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象空间。在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探究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以便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范画、多媒体教学课件、彩笔、纸张、铅笔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语言组织教学

第二环节:激趣导入

讲故事《一对好朋友》,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第三环节:欣赏图片,认识色彩

展示图片:图片1向日葵花园;图片2麦田;图片3:秋天的森林

出示色相卡:柠檬黄、中黄、橙黄、土黄......

图片4:湖边美景

出示色相卡:普蓝、群青、钴蓝、湖蓝......

通过欣赏自然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引入本课内容

第四环节:作品分析

1、品位黄色

欣赏分析梵高的 《向日葵》、《阿尔的房间》、《收割中的田园风景》,体会黄色带给人们的感受。

2、感悟蓝色

欣赏对比分析梵高的《星月夜》,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感悟蓝色带给人们的美。

通过欣赏绘画大师的作品,启发学生探索感悟色彩的美。

3、认识三原色、三间色

出示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

三间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通过引入黄色与蓝色的间色绿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色彩。

第四环节: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A、将黑白的线描画,变成漂亮的蓝色调或者黄色调的画。

B、挥动你手中的彩笔,自己创作一张蓝色调或者黄色调的画。

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聪明的智慧与灵巧的双手去感受、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五环节:评价拓展

教师评价:在学生作画时评价展示,启发学生的创作。

课后拓展采用“连一连”的游戏,来展示画中的黄颜色:朱磦、藤黄;蓝颜色:三青、花青。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