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过年日记模板集合八篇

来源:书屋网 2.57W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日记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过年日记模板集合八篇

过年日记 篇1

新年,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习俗;是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留下来的精华。中国年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鞭炮、烟花、春晚…一系数列词都可以成为春节的代言词!年年亦是如此。

团圆饭自然是除夕那晚不可或缺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团圆饭中的美味佳肴,欣赏春晚中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欢笑洋溢满堂。

贴春联百最有趣的事了,在我看来,也是最有年味的事了!奶奶先是熬了一大锅浆糊儿,因为我们家院子特别大,门也特别多,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分工干。我和婶婶负责家里的小门,叔叔和哥哥们就负责南院和西院的大门。贴门联的步骤很简单,先把去年贴上的门联给掀下来,涂上一层新的浆糊。看似挺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也大着呢!一次不能太多,而且涂得要均匀。不然会因为天儿冷的缘故而被冻着。所以要先向对联要贴的部分薄薄的.匀匀的涂上一层,先贴上对联,之后再细细的在没有被粘住的部分再涂上一层浆糊。

我和婶婶配合得很默契,不一会儿就完工了。可叔叔那边还在四处寻找浆糊呢!真是完胜!不会也多亏了爷爷在旁边的指导。

爷爷似乎也非常享受儿孙满堂的年呢!

等门联全部贴好后,奶奶在那边也已经下好饺子了!吃着奶奶的劳动成果,我们都很得意。

欢乐中国年,幸福中国年。

过年日记 篇2

今天是的大年初二,爷爷、爸爸、妈妈、我、二伯一家要前往老家铜山县方边村看龙灯。

俗话说的好“方边的龙灯,曹村的狮灯。”方边的龙灯当然有名。下午三点半,我们便从江宁市区里向铜山驶去。到了铜山,我们先把爷爷送到村里的家中,在上街去和大伯大妈哥哥一起吃晚饭(爷爷已经吃过了)。吃完晚饭,我们就出发了。车子还没有开到一半,忽然遇到了从村里总出来的.爷爷,爸爸幸好及时发现了,来了一个急刹车,调头去问爷爷了个前因后果。原来:爸爸把爷爷丢到村子里以后,爷爷走到屋子里打扫了一番,可谁知出去一问,今天居然不跳龙灯!据说有个人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死了,跳龙灯的人要把他送上山。所以改到了正月初八。

我们就纳闷了,爷爷不能打个电话告诉我们一声吗?非要走过来,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唉,真是白跑一趟!

过年日记 篇3

大年初一,大姑父和小姑父开着车,载着我们全家人一起去隋唐公园逛庙会。

刚过王城大桥,我就看到路边的汽车已经排成了长龙,马路都快要被堵住了。下车走到公园门口,更是车水马龙,一派过年的气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完票进到公园里面,映入眼帘地依旧是人山人海的景象,景区路上人头攒动、彩旗飘飘,我们被接踵而至地人流簇拥着往里移动。

首先来到了游玩区,这里面有许多好玩的,有射击的、有投球的、荡秋千的…,大多是小朋友喜爱玩的。

在民间艺术展示区,我看见一个摊位前有很多人围观,就好奇地钻了进去,原来大家是在看一位艺人做糖人,只见他先把糖加热成糖稀,然后把糖稀倒进小盆里,拿出一个小勺子,轻轻的舀了一勺,在一块汉白玉石板上轻描淡写地晃了几下,一只老虎的头部就显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又行云流水般勾画出虎身和虎尾。看着已经成形的老虎,我认为已经做完了,没想到艺人短暂审视后,又用勺子蘸了一点深色的糖稀,在老虎的眼眶中轻轻点了两下,一个活灵活现、虎虎生威的小老虎就做好了。许多人没等糖人晾干,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看着这晶莹透亮的唐人,我的心里也痒痒的。

民间艺术展区中,还有许多琳琅满目地手工艺品给我留下深刻地印象,如用苇叶编成的小动物,有蛇、兔子、马、牛、猪等,个个栩栩如生;用融化的玻璃做成了灯台、笔架,样样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公园饮食区里的各种地方小吃真是太多了,开封小笼包子、米线、臭豆腐、蒙古烤肉串,我都吃不过来了。填饱了肚子后,我们就向演出文娱节目的地方走去,先来到我最爱看耍舞龙的地方,可这地方的人围的象铁桶一样,我没挤到里面,只能遗憾地站在人圈外听那锣鼓喧天的声音。随后,我们看了单人摔跤、木偶戏等文艺表演,个个场合都热闹非凡。

天渐渐黑了,我们还有许多节目没有来得及看,最后只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通过逛庙会,使我深深地感触到我们国家民俗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明年我还来。

过年日记 篇4

说起过年,最期待的那就是可以收到多多的压岁钱。

过年那天,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家里挂上了大灯笼。

那天正是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姥姥将我带到她的房间里,对我说:“晞晞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姥姥和姥爷给你的压岁钱。”说着姥姥便拿起桌上的两个红包,递到我的手里,我一看,这两个红包被装得满满的、鼓鼓的里面一定有许多钱吧!于是,我先装着说;“我不要。”接着再不好意思的收下说:“谢谢姥姥、姥爷!”

收到了姥姥和姥爷的红包我兴高采烈地跑去向母亲汇报。母亲看了看我那鼓鼓的红包,笑着对我说:“哇!这个红包有点大喔!”

我悄悄地来到一个角落里:“一、二、三、四……”我小声地数着。“喔!两个红包加起来一共有一千六百元呢!”

当我得到了所有人的红包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啊!母亲还逗我说:“晞晞,你发财了啊!要请客喔!”大家听了都笑了。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过年日记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放鞭炮,贴春联,好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刚吃完年夜饭,我和弟弟兴奋的跑到楼下,吵着爸爸给我们玩鞭炮,爸爸点燃了引线,一个个鞭炮像一颗颗导弹在天空中放开像一朵朵开放的花朵;弟弟又点燃了一个能喷出火焰的鞭炮,火焰霎时间铺满我的眼前,迟来的姐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所陶醉了。爷爷神秘的把我们叫了进来,从背后拿出我们的压岁钱,伸手递给了我们,拿到压岁钱的我们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对爷爷道了个谢,便开心的把钱收下了。

不一会儿,春节晚会就开始了,大家开开心心的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节晚会。嘻嘻哈哈的笑声,随着过年的年味儿越飘越远

过年日记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放鞭炮,贴春联,好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刚吃完年夜饭,我和弟弟兴奋的跑到楼下,吵着爸爸给我们玩鞭炮。爸爸点燃引线,一个个鞭炮像一颗颗导弹在天空中放开像一朵朵开放的花朵;弟弟又点燃一个能喷出火焰的鞭炮,火焰霎时间铺满我的眼前,迟来的姐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经成儿童的世界。

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所陶醉。爷爷神秘的把我们叫进来,从背后拿出我们的压岁钱,伸手递给我们,拿到压岁钱的我们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对爷爷道个谢,便开心的把钱收下。

不一会儿,春节晚会就开始,大家开开心心的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春节晚会。嘻嘻哈哈的笑声,随着过年的年味儿越飘越远……

过年日记 篇7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们一大家子跟着旅游车去苏州、无锡玩。

我们坐了6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无锡灵山,一下车我抬头一看,哇!好高的'一座大佛啊!大佛巍然屿立,气势雄伟壮观。导游说灵山大佛高88米,是无锡的标志之一。我跑到大佛的下面摸了摸大佛的一双大脚。接着,我们朝着神秘的灵山梵宫而去,为了保护地面,所有人都得套上鞋套才能进入梵宫。我一进梵宫,一下子就呆住了,里面金碧辉煌,光灿夺目,让我睁不开眼,真像一座宫殿。

离开无锡,我们乘着车来到了苏州。苏州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我们参观了木渎的严家花园,好多电视剧里面的漂亮花园都是在这里拍的。

行程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苏州。

过年日记 篇8

过年家家户户吃汤圆是我们这地方传统习俗,它象征着家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生活幸福。

汤圆分甜、咸两类,有许多种。甜的有芝麻馅心汤圆、糖腌猪油馅心汤圆、豆沙馅心汤圆等。咸的有咸肉馅心汤圆,荠菜馅心汤圆等等,不过过年吃的汤圆都是些香甜类的汤圆,基本上不吃咸馅心汤圆。这主要图的是个吉利,香甜馅心汤圆,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心想(香)事成,事业兴旺、万事顺心、甜甜蜜蜜。

制作汤圆很讲究,一定要用糯米面粉。因为糯米面粉有很强的粘性,汤圆是以粘为主,过年吃汤圆就是用的这个“粘”字,象征着团团圆圆粘粘不断的甜蜜。在几十年前制做汤圆是件很复杂的麻烦事。那时没机械,都用人工。把糯米上碓舂成面粉,是个很重的体力活,因为这糯米面粉不能用石磨磨,磨了面就不那么粘,碓舂的面粉能保持糯米的粘性。

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过。过去老人常说汤圆好吃,碓难舂。碓是加工粮食的一种器具,它的结构是由碓桯、桯栓、桯尾、碓头、碓嘴、碓牙、碓臼七个部分组成。碓桯是用一棵整树木纵向取个能站人的平面,在碓桯的尾部斜着横锯掉与地面接触时多余的那一部分,形成鱼尾形的桯尾。在碓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处横闩上一根木栓,在碓桯左右两侧的.地下埋下两根木桩,撑起桯栓,脚踩桯尾桯头就能上下运动,再在碓桯的最前端开个上下洞口,装进一根粗木棍,固定在碓桯上,那就是碓头。再在碓头向下木棍的末端开成几个对称的槽,用一只铁圈将木棍下端固定,就叫碓嘴。在碓嘴预先开好的对称槽里装上三角形的铸铁片,就叫做碓牙。在与碓头相对应的地上埋一个外方内为圆锥形的石臼,这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碓。

舂碓这个体力活一般都是男劳力做,用碓舂稻做米一天只能舂几十斤。舂做汤圆米面就费事多了,先将糯稻放到碓臼里舂,去掉稻壳成糙米,一臼只能舂几斤,待见碓臼里80%的稻子脱了壳成糙米时,将糙米拿下,把剩余的稻子再放到碓臼里舂,就这样循环往复。待糯稻全部舂成糙米后,再将糙米放到碓臼里舂,去掉糯米表层黄皮,筛出白净的糯米,再淘洗。淘洗后的糯米放到清水里浸泡一天左右,用箩筐爽干后再上碓舂面。糯米下了碓臼舂到见有细面时,就取出来用细面筛子筛,筛子上面的粗面再放回碓臼里舂,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糯米全部舂成细面为止。

那时候,一般的家人过年只舂十斤糯米面,大户人家三五十斤。就是舂头十斤糯米面也要花半天工夫。尽管吃顿汤圆这么费事,大家小户还是乐意去做,图的是过年讨个吉利。那时吃汤圆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只上一顿,余下的面粉再也舍不得吃了,都用于招待来客,用汤圆招待客人是最客气的接待。而今吃汤圆虽不那么稀奇了,但我小时候吃汤圆的那股甜美劲儿,至今难以忘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