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来源:书屋网 2.49W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带的班级是四年级,四年级一共有29位同学,其中男生有12人,女生有17人,其中成绩优异以及中等偏上的有25人,后进生有4人。学生们从三年级下学期进入四年级上学期的新的学习阶段,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讲授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实际的事物,简单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加深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课后的练习,指出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完成正确的解答过程,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要多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提升成绩。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安排了九个单元的内容:《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复习》。一个探索规律《简单的周期》。两个实践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

(一)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还有一个探索规律《简单的周期》。

(1)《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本单元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重点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其间有相当大的跨越。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材穿插安排了相应的口算、估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三年级教科书里已经初步教学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算式里一般都有三个运算符号。要形成“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的认识;还要了解中括号,以及“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后算中括号里面的运算”的顺序。结合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还编排许多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个策略:一是整理数学信息的策略,二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整理数学信息的策略,在能够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之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解答常见的三步计算问题,以及归一、归总问题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利用已知数量或所求数量进行推理的能力,不仅使解题思路的展开更加稳定,而且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是一种比较稳定、比较基本的策略,包括理解问题、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果、反思经验与体会等步骤,对人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影响。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关的、具体的技巧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已经解答过许许多多实际问题,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十分重要,能够避免解题思考与活动发生混乱。

(4)《简单的周期》:本次探索规律,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还要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这些内容与任务,能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教材按“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深入研究周期规律——根据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回顾探索规律过程”的线索编写。

2.“图形与几何”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升和毫升》《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

(1)《升和毫升》:本单元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一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容量的含义以及计量单位,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形成有关1升和1毫升的表象是教学重点。

(2)《观察物体》:本单元教学观察物体,既要利用已有的相关经验,更要教会学生“数学地”看物体,包括通常在哪里看、怎样规范地看、看到的形状如何表达。

(3)《垂线与平行线》:“垂直”或“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是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建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的概念,都离不开垂直和平行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本单元是直观认识几何形体向形成线、角、形、体等几何概念的重要转折点。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和《可能性》。

(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经过第一学段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内、班级内、学校内进行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并整理数据;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信息,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利用获得的数据开展分析、判断活动。本单元继续教学统计,主要内容有: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及其应用。

(2)《可能性》:数学课程标准把《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安排在第二学段教学,提出了两点内容和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根据课程标准的这些内容要求,本单元第一次教学“可能性”,编排两道例题。

4.“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

(1)《运动与身体变化》:这是一次任务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着重研究体育运动对脉搏跳动的影响,围绕这个问题,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实验活动,根据事实得出结论。这是一次利用统计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利用数据,通过数据来说明问题的结果,给出确定的回答。这是一次必须小组合作进行的实践活动,要在组内各同学身上采集数据,要相互配合尽量获得准确的数据,才能得到客观的、可靠的结论。教材设计的“提出问题”“实验讨论”“引申反思”三个栏目,是开展这次实践活动的基本线索,各个栏目都有很具体的安排。

(2)《怎样滚得远》:这是一次操作型的活动,通过实验,探索“怎样滚得远”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三个栏目,组织学生有兴趣地开展实验活动,指导他们测量和计算,利用获得的数据分析“怎样滚得远”的问题。

(二)教材编排特点

1.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一方面,在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适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教材四年级上册起,改变了第一学段以课时为主线的“例题、‘想想做做’、练习、复习”的编排体例,采用以教学内容结构为主线的“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整理与复习”的编排体例,以凸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强调回顾与整理、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内容高度相关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以清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线索,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利于学生自主构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知识系统。

2.精心选择学习素材。一方面,教科书注意从学生所能感受的社会生活中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富含教学内容的、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的教材,引导他们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教科书注意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选择合适的素材。教科书还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合理设计活动线索。本册教科书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并清晰呈现了学生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线索,力求为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例如,在“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内容中,呈现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完善结论”的活动线索,以利于教师有效组织学生的数学探索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并逐步获得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的敏锐眼光。

4.努力改善学习方式。教科书注意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式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5.适时组织评价反思。教科书十分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评价与反思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反思自己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学习表现的经验,增强反思、质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一)知识技能

1.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经历探索并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感受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例了解容量的含义,初步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锐角、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线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3.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而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二)数学思考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探索计算方法,运算顺序的活动过程,发展数感和初步的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认识射线和直线,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平角和周角,研究他们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升和毫升,进行几何体与平面视图间的相互转换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在简单的数据整理、认识平均数和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活动中,增强数据意识、随机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4.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能有条理地思考,比较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三)问题解决

1.能主动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经历运用所学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进行解题,并逐步养成自觉检验和反思的习惯。

3.能应用线段、射线、直线、角、垂线和平行线等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能应用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能应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一些生活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5.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并在对统计结果分析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理解与判断。

7.能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初步具有积极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情感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好奇心。

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具有质疑问难的意识,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谈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3.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4.通过“你知道吗”栏目或其他渠道,了解更过的与数学有关的常识性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常识,拓展知识视野,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体会数学是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进一步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建议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学所要达到的“度”。

本册教科书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课程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统筹规划第二学段教科书的基础上确定的,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重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2.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因此,我们教学时应当努力创设现实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情境,选择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智。同时教学中注意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关注教学细节,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

数学教学其实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更多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微小的细节,在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中或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捕捉细节,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高低的标志之一。正因为如此,发展学生的数感,也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教材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安排,以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面对具体数学问题,主动探索和交流,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数的运算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从而使学生数感得到发展。在学习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让学生先估计商的大致范围,为探索笔算方法、确认每次商的位置提供思考方向和依据;在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让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进一步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在学习调商时,让学生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熟悉试商方法。这样就使口算、笔算和估算相互支持,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5.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通过“你知道吗”栏目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数学发展与人类文化进步联系的一些简单知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价值。 “你知道吗”栏目还向学生介绍自然界的数学现象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注意让学生接触一些数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如教材88页介绍了丹顶鹤结队飞行这一自然现象,排成的“人”字形一般保持110°左右。这些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使之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这些内容也给学生留有查阅资料的余地,能启发学生利用各种书刊、媒体自己去获取知识。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注意点

1.《升和毫升》:设计丰富而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升和毫升的容量观念。安排“动手做”的活动,让学生在制作量器的过程中加深对1升的认识。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精心设计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基本线索,经历探索算法、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结合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教学安排连除实际问题,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

3.《观察物体》:以“摆→看→画→想”为基本线索,组织学生有序开展由长方体和正方体→组合体的观察物体活动,加强直观思考和想象,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要做好教具和学具准备,要教给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确定观察位置与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要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简单推理解决问题。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能体现数据随机性的素材,作为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内容,要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需求,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分析过程,学会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比较数据的方法,既要教给学生一些分析数据的方法,又要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5.《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由此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要引导学生主动产生整理条件和问题的心理需求,体验列表整理条件与问题的学习价值,要尝试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形成策略意识。

6.《可能性》:要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随机试验的要求,要注意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初步学会判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要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体验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要精心组织好学生的摸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大小与试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以增强学生的随机意识。

7.《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注意适当前置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要注意强调运算顺序的规定性,以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

8.《垂线与平行线》:要注意把角、垂线、平行线等教学内容合并在一个单元教学,以直角为认知起点,引导学生在运动变化中掌握角的分类方法,改变垂线与平行线呈现顺序(相交→平行→垂直,相交→垂直→平行),在认识点到直线距离的基础上探索画垂线的方法,适当降低画平行线的要求。

五、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共安排52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5课时、期末综合复习3课时。全学期大约有1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建议机动时间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建议本学期安排课堂作业本作业可达36次及以上,以保证学生课堂作业本书写的时间和训练量。为便于教师根据建议时间灵活机动地、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各单元的教学课时和课堂作业本完成建议大致安排如下:

日期

教学内容

(课堂)作业

(建议)

备注

1

9.1

~9.2

《认识升》

《认识毫升》

P4第3题

2

9.5

~9.9

《认识升与毫升练习》

P7第10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

(商一位数)》

P10第3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商两位数)》

P10第7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

P11第12题

3

9.13

~9.16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四舍五入试商)》

P15第1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试商练习》

P15第5题

《连除实际问题》

P16第13、14题

《连除实际问题练习》

P17第18、19题

4

9.19

~9.23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四舍调商)》

P20第3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五入调商)》

P21第7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调商练习1》

P21第10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调商练习2》

P22第17题

5

9.25

~9.30

《商不变的规律》

国庆调休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P26第8题

《整理与练习(1)》

P27第3题

《整理与练习(2)》

P28第9、10题

《简单的周期》

5、6

10.1

~10.7

国庆节放假

10.8

单元复习

7

10.10

~

10.14

《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2)》

《观察物体(3)》

《观察物体练习》

P38第12题

8

10.17

~

10.21

单元复习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数据的分段整理》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1)》

9

10.24

~

10.28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2)》

《平均数》

P51第1、2题

《平均数练习》

P53第8题

《运动与身体变化》

10

10.31

~

11.4

单元复习

机动

《解决问题的策略(1)》

P61第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2)》

P61第4、5题

11

11.7

~

11.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

P62第10、12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

P63第16、17题

阶段测试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12

11.14

~

11.18

《可能性练习》

单元复习

机动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P72第2题

13

11.21

~

11.25

《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P72第6题

《三步计算式题练习》

P73第9题

《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P75第4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P76第7题

14

11.28

~12.2

单元复习

机动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P81第4题

《角的度量》

15

12.5

~

12.9

《角的度量练习》

《角的分类和画角》

《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

P86第4题

《认识垂线》

P94第3题

16

12.12

~

12.16

《画垂线》

《认识平行线》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练习》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P96第3题

17

12.19

~

12.23

《怎样滚得远》

单元复习

机动

《整理与复习(1)》

P100第3题

18

12.26

~

12.30

《整理与复习(2)》

P101第6题

《整理与复习(3)》

P102第13题

《整理与复习(4)》

《整理与复习(5)》

P104第23、24题

19

1.3

~

1.6

模拟期末检测

元旦放假

模拟期末检测

20

1.9

~

1.12

期末检测

寒假开始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8课时

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2课时

三、确定位置……………………………………………………………………………………5课时

四、三角形………………………………………………………………………………………6课时

五、小数…………………………………………………………………………………………10课时

综合与实践:防灾小常识………………………………………………………………………1课时

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八、平均数………………………………………………………………………………………8课时

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2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综合练习课………………………………………………………………………………………8课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小数,用线段图较为形象地表示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认识图形,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

3、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和理解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同整数一样,注意交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计算能力。

6、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学习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7、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四、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数为47人。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需要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运算律、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方向与位置以及可能性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及亿以上的数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掌握更大数的读写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乘法的估算,认识计算工具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有趣的算式。

3、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类推的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简便运算。探索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4、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5、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6、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7、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小。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发展数感;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模型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正确数、读、写大数以及比较大数的大小;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及特征,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

2、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认识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相交(垂直)和平行的位置关系。能借助三角尺、方格纸等工具或通过小实验、折纸等方法获得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结合旋转的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等工具量角和画角。

3、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会进行估算,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认识中括号,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数,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经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6、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经历商不变规律的探索过程,并能运用商不变规律寻找合理简捷的计算途径;在实际情境中,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总价、数量与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认、读、写负数,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一步发展对0的认识,并了解正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相反的量。

8、通过掷硬币的试验和生活实例,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结合摸球游戏的具体情境,经历分析、判断等思考郭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愉快的假期已经过去了。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了能够较好的完成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现对本学科计划如下:

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向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资料,我在教学中也力求持续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构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透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构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务必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超多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主角,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带给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构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潜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潜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透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构成基本的实践潜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潜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透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思考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到达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资料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善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潜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潜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潜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用心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任教的四年级,共有学生42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 四则运算(5课时)

二、观察物体(二)(1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9课时)

五、三角形(5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单元教材分析:

几何图形的编排:一.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下图形的拼组;二.上观察物体;二下图形与变换;三.上四边形;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

二、单元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⒉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⒊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点: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是第一次正式出现,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四、单元教学难点:

作图是本单元的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不难理解,但是不易掌握,应考虑在这部分教学中

采取何种方式如何突破。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6课时)

垂直与平行 1课时

画垂线 1课时

画平行线 1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 1课时

七、单元知识结构图

垂直与平行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交流、观察,体会并总结出三角形边的关系;并能利用该关系进行合理的判断。

2、体会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初步感受点的轨迹。

教学准备

小棒,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三个点连接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出三角形有哪些特性。

师: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2、让学生利用自己手里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指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围,一个围成,一个围不成,师帮助学生换小棒围成。

想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出示两根小棒(3厘米、5厘米)

这里有两根小棒作为三角形的边,能够围成三角形吗?

生猜测第三条边应该有多长。

2、验证。

(1)小组合作

从1厘米到9厘米的小棒能不能和上面的两根小棒围成三角形。组长分工并做好记录。

(2)小组汇报。

1、2、8、9厘米的小棒不能,3、4、5、5、7厘米的小棒能。

(3)质疑:为什么8、9、厘米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得出:3+5=8,和等于第三边。3+5

结论:当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3根时能围成三角形。

看1、3、5厘米三根小棒,1+5>3,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任意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测量,验证结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判断。

四组小棒,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并说理由。找出加最短的两条边与第三条边比较就可以了。

2、快速判断。

3、淘气到学校路线图。

学生找出淘气到学校的最近路线,并说理由。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寻找关于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应用。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1)四(2)两个班共有学生127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62人,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尚可,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上册期末测试两个班的及格率均为100%四1班的优秀率为80、6%,四2班的优秀率为79%,居上流水平。应该说这两个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已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四(1)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中等生很难向上迈进,几个后进生学习习惯不好,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家庭教育跟不上,但是这几个孩子智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问题,本学期我会用心关注他们,期待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四(2)班学生智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比较平和,学习数学有困难的成绩忽上忽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的学习得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他们觉得是家长要他学习,是老师要我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思上进,偶有抄袭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新学期我会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少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位置与方向、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五、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学习动机、习惯、兴趣等)。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的措施:

1、教给学生数学思想

2、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亲历实践。

探索发现展示会、数学日记、招聘“营养师”、“合格管家”、招标方案、数学广角,在大胆猜想 动手操作中学“奥数”

3、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看:看例题、看文字、读课本

(2)想:哪里看得懂,哪里看不懂,作上记号。对于书本的知识,你觉得“新”在哪儿?对解答,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3)做:在看懂的基础上,动笔认真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4)检:对照今天学习的内容,检查自己的做一做,你做对了吗?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将错误改正吗?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略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问题,接受能力较差,理解新知识和计算较慢,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比较懒散,对待学习热情不高。从纪律及其它方面看,学生都不错,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浮躁,自信心不足,不敢表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只求表面知识,不求理解等等。教师必须加以正确、有力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情况分析:

教材总共分为七单元。一是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是认识图形。三是小数乘法。四是观察物体。五是小数除法。六是游戏公平。七是认识方程。其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第六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游戏公平。通过游戏,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三、教材特点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6.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25~3.4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4

第二周3.7~3.1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三周3.14~3.18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四周3.21~3.25认识图形4

第五周3.28~4.1认识图形4

第六周4. 4~4. 8认识图形 、小数乘法4

第七周4. 11~4. 15小数乘法4

第八周4. 18~4. 22小数乘法4

第九周4. 25~4. 29小数乘法4

第十周5. 2~5. 6观察物体4

第十一周5. 9~5. 13小数除法4

第十二周5. 16~5. 20小数除法4

第十三周5. 23~5. 27小数除法4

第十四周5. 30~6.3小数除法、游戏公平4

第十五周6.6~6.10认识方程4

第十六周6.13~6.17认识方程4

第十七周6.20~6.24认识方程4

第十八周6.27~7.1认识方程4

第十九周7. 4~7.8总复习4

第二十周考试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平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进一步陪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惟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购行使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变成数学创新意识,特质定本学科教学计划.

二、教材内容

本学期数学教材内容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妍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其要点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嗦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要点.

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沾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要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主要内容是捅过只怕性的.大小认识概率,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概率计算是本章教学的要点.

第五章主要叙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确实定,会找出少许点的坐标.

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少许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要点和难点.

下一页因材施教,使优生尽也许吃饱,获得进一步题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橱学生璋碍,增强学生信心,尽也许吃得了.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性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括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泙,题高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章9课时

第二章5课时

第三章10课时

第四章5课时

第五章.8课时

第六章9课时

第七章9课时

总复习2课时

以上计划从制定之日起执行,若有不妥之处,请学校教务处给予指正,并督促执行.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运算律、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六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

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四单元“运算律”,内容有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运算规律。从简便运算和运算多样化的角度考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6.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7.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可能性”,内容有:投币正背面的不确定性、摸球游戏等。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7.能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学情

因为二年级新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面对重新分班的新情况,新学生、新班级还没有建立新集体.只好就原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整体概述;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里特征及思惟发展不一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面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购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量同鞋学习肽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肽度的同时,应加强陪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题高成绩.

二、教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 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续, 能根剧这些运算顺续计算相关问题, 并能解决少许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嗦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养成对计算最后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题出问题,能行使学到的知识解决少许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连系,探嗦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题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陪养用乘除法的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 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题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认识年、 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陪养时间观 念.能解决少许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般有关的简单问题:能行使小数表示平常生活中的一般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陪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嗦并掌握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连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 "校园中的测量" "组合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惟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题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掩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变成过程,感受成功的 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连系,探嗦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性趣,注重陪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陪养学生的思惟令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搭配作学习,陪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厉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课时安排

一、混合运算……………6 课时

二、观察物体……………3 课时

三、加与减………………8 课时

四、乘与除………………6 课时

整理与复习………………2 课时

五、周长…………………5 课时

六、乘法…………………13 课时

七、年、月、日…………5 课时

数学好玩…………………3 课时

八、认识小数……………8 课时

总复习……………………4 课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学习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学习和加减法”。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学习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

(1)学习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学习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习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时间课时教学内容备注

3.9-3.13 5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

3.16-3.20 5比大小买菜比身高

3.23-3.27 5歌手大赛单元复习图形分类

3.30-4.3 5三角形分类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4.7-4.10 4四边形分类图形欣赏单元复习清明假

4.13-4.17 5买文具小数点搬家

4.20-4.24 5街心广场包装蚕丝

4.27-4.30 4手拉手单元复习看一看五一假

5.4-5.8 5我说你搭搭一搭单元复习

5.11-5.15 5学习方程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

5.25-5.29 5猜数游戏密铺奥运中的数学

6.8-6.12 5栽蒜苗(二)平均数

6.23-6.26 4总复习(二)端午假

6.29-7.3 5期末测试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具体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人数共74人,大多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学习成绩理想;有少数部分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单元知识不能过关,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个别学生需继续加强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按时完成作业,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不善于检查,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总复习和三个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长高了)。

⑴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

⑵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包括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4部分内容。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如运算律在代数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

⑶确定位置:

本单元内容建议3课时完成,第1课时教学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2课时教学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解决练习九中的习题用1课时。

⑷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⑸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教师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经过一期的接触,对于本班学生,我比较熟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本册教材我比较熟悉,实施起来难度不大较大,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比上学期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内容。

四、目标任务

1、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2、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能力。

3、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

7、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再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8、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9、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认真钻研《新课标》,深入教材,精心备好课,精心备课,定好单元计划,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3、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习过程,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

5、鼓励算法多样化,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6、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7、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8、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六、专题研究

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七、教学进度安排(总课时数:70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4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18课时

确定位置 3课时

三角形 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5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

统计6课时

综合应用 3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