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读后感(精选9篇)

来源:书屋网 2.27W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关何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关何处》读后感(精选9篇)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1

初读《乡关何处》,惊叹野夫文笔练达洒脱之余,沉沦于其中人物的哀喜。遂决定再读。总觉其文字字渗血,担忧起背负着这么多伤痛的他是如何度过那么多寂寂长夜。

以回忆下酒,无萧声为伴,日暮乡关何处是?

鄂西,恩施,海南······

那些遥远的山川载着轻舟驶到我的眼前来,因了这一份滚烫的乡愁,因了这不愿割舍的乡愁之中的愧疚,一个人才走的更远,“将马路走成了拖鞋”怕也不罢休。

想来,愧对最多的是外婆,执拗一个老人的夙愿,两次三番把已经还乡的外婆接回她实在不愿终老的深山。那魂牵梦萦的江汉平原成了今生今世只可遥望的所在。

其次,怕是愧对于母亲。只忙于在冷漠的世界周旋,忽视了母亲的翘首期盼的眼神。幸于重逢,却永远相隔一江秋水,只凭着两封信和钥匙,感慨于未能好好道别的残忍。

于是在开篇,就令人陷于一种悲痛之中。

野夫之笔,掀起的巨浪一次次拍打着名为“坚强”的心墙,最后在其奋力一击中轰然倒塌。无常无法阻挡,它以其稳健的步伐追上时代的孱弱者,并以其百般手段将一个个至爱推入万丈深渊。

不过,我不愿再向你一一阐述个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我的笔力不及野夫的'万分之一。我想谈的,是这暗黑长夜中的那些明灯。其一是音乐,其二是书。

乐随心动,情随乐行。

矮胖子的一支萧吹落了座下儿女的泪,磁带里的贝多芬敲打着大伯的命运之门,龙头丝弦呜咽出幺叔的苦涩,刘镇西的二胡三重奏缠绵回环,而“我”的口琴难响少年欢乐。

这或许是野夫在其渲染的水墨之中极力留有的白,白而明亮,但并非给人以希望。只是在逼仄的政治的斗争中,残存一丝喘息的机会。

如其在书中提及“我们不是我们污脏的外表,心中一直盛开着一朵圣洁的向日葵”。被命运颠倒黑白,被贫困裹挟,被阶级斗争压迫的这些人物,总以音乐为伴。

但最终,贝多芬之曲横亘大伯爱情的世纪回眸之上,我的口琴不再欢愉,二胡的蛇皮破旧不堪,不改其悲。

二者是书。不是颜如玉,不是黄金屋。也非文人墨客,也非迁客骚人。

动荡年代里,书是一次次搬迁时必带的宝贝,是偷偷印刷小心传阅的精神食粮,是隐士的深刻底蕴,是行者长久的陪伴。

一本《楚辞》,浸染楚地水色,勾起将离之人的思绪,委身于鱼虾之中。

“看来你确是好汉,是好汉应该写诗”诙谐幽默,“幸有嘉宾至,何妨破门入”古意盎然。更有读《红楼梦》给其谱曲者,读《楚辞》为其注音者。但也不乏因言论被降级,划左右翼之士。在言论自由与言论正直里义无反顾选择直言不讳,可谓快哉!

全书最为精彩的,不得不提其暗含的野夫的三观,归纳出新的“隐”“幽”“畸”“仇”尤为精妙。

“隐于朝者谓之奸佞,隐于市者谓之逸民,隐于山林者谓之幽人。”“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畸于人而牟于天”“快意恩仇是男人的者正业,轻仇者必定寡恩。”

诗酒一代,残存这份乡愁亲情与侠骨情怀,即使有憾,也足以抚慰更多伤心之人。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2

乡关,乡关,故乡却何时成了一种关卡。卡住的是赤子拳拳的思念,卡住的是游子的萦肠百转,还有卡住的,是如我一般仅尚存一弦却也仍然系着故乡的尴尬。

乡关何处,乡关何在?偌大土地即使并未抚养了我,却也是我诞生之处,这种心灵上的地标如今却在慢慢褪色,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我想,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大概有一半新生代的故乡,都是如我一般的吧,像泡在了水桶里的棉纺,无论是浓墨重彩的摩登染料,还是写意勾勒的自然椽笔,都依然褪色。

曾几何时,我们听不到故乡了?来自姑苏的吴侬软语,来自四川的酸爽泼辣,东北的憨猛,台湾腔千奇百怪的尾音……曾几何时我们一想到方言就想到搞怪的视频,曾几何时在公共场合听到带着土味的音腔也要侧目审视,我宁愿相信方言所产生的目的就是要与生活方式、过去的记忆有关:帮助我们去认识父辈的生活足迹,了解自己的家族与家乡的记忆,让人有根的感觉。所以常常会看到无论是在酒桌上,还是在某一偏僻的小凉亭里,原本素不相识而有距离感的两人,只要一说起家乡话,就亲切感顿生,甚至是泪眼婆娑。

虽然我不会说老家话,但是我会很骄傲如果我学会了确实属于故乡的方言,确实属于我的方言。普通话是语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势,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是要藏上一份语言的小心思。

曾几何时,我们感受不到故乡了?在我们想法里,故乡这个词就应该等同于一片不大不小的田地,以及一幢两层楼的小屋。长久待在城市里的我每次回老家总能有新的发现,虽然说习俗就在那里,但是每一次醒来看到九层高的香塔,满屋子铺上的竹子,元宝状的烧纸盆子,或者即使是一沓一沓的冥币也能让我感到一天份的新奇。传统节日我还是在过,不过也仅限于在QQ或者微信上和同学发一句祝福了,生活轨迹不会有半天的偏离;而今能想到的,真真切切能感受到故乡的节日就是新年了。然而新年也只是快乐的日子,年轻的一代大抵都不谙习俗了,唯独从老人家口中或者是万能的网络,才能了解原来端午不止有粽子,元宵不止是汤圆。

曾几何时,故乡已经无法系住我们了?城市化迅猛发展,已经实现了向全国无死角的辐射。有时候揣摩专业书上的用词,“辐射”到底是用的很贴切,无限的放大并且暴露了农村的土气,病变的人们把独属于乡间的悠闲懒散拔除一净。故乡,鸡鸭牛羊还是抵不上城市的橱窗,从祖先的由衷热爱到小小几页户口本维系着的故乡感情,如今已全面出现溃散。《了不起的匠人》还在试图把族谱推向公众的视野,但是胶泥刻字的的族谱师以年为单位做出的努力,东野圭吾用一个片段就可以打破。

乡关何处?乡关无处,故乡而今已是心底淡淡的欢喜,而不是过去“徽商”“晋商”般的`地域荣耀了。

但是,如果有人,即使是暗中悄言,说了一句我故乡的不是,平日里从未存在的乡愁就涌上来了。于是一套枷锁就重若泰山的拷住了我们。真如熊培云所言:“故乡是双重枷锁,它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

于我而言,回不去是融不入,格格如外人;走不出却是终情系于此,这是烙印,是磨灭不去的。于赤子而言,回不去的是故乡的沦陷,时代在变,故乡也在变,故乡开始变得不再是故乡;而走不出的是故乡的囚徒,唯有对故乡时刻挂念。

新时代的我毕竟不在少数,而所有的我要做的就是把观念从“我心在处即故乡”转变到“我身在处即故乡”,所谓以己乡为彼乡,大抵如此。

我不知道,更无思绪,自己身后的一罐灰或者是一捧土是否执着的仍要回到故乡。我虽然不屑如古文中所言,也不太理解“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但是轮到自己还是要“惶惶惑惑”地考虑一番,即使我还年轻。这已经不仅仅是把我和故乡拷在一起,更是一种个人所追求的意境:无论如何这里是我的起点,那么他就将成为我的终点所在。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诗人崔颢在登临黄鹤楼时的所思所想。也许如今的现代人对于家乡那种“月是故乡明”的偏爱之情已逐渐消失。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乡到底身处何方?脑海中是否还有故乡山水之影呢?于他人,或许你的故乡并不是最美,但于己,故乡理应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星。别让自己在冥冥之中丢失了最初的起点。

你好!童年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你还认识我吗?还记得那时,我们一起在夕阳下奔跑着、追逐着,爽朗纯真的笑声充斥在耳畔。一起玩过的跳房子,写“王”字,躲猫猫……被小伙伴推到了那“呜呜呜……”的哭声,身边的你站着一脸的委屈,为了哄我,还塞给我几颗你最爱的糖果。那时候的世界,是糖果色的,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隔夜仇,没有心事,整天嘻嘻哈哈,小小的心灵像泉水一般清澈见底,没有沾染一丝污浊。然而如今,或多或少地也长大了不少,也明点事理了。但仔细想想,我们口中的事理到底是指什么?我不禁哑然失笑,事理似乎是踱步于追名逐利,是在融入世俗社会,假惺惺的赔笑,赤裸裸的人性完全暴露出来。若真是这样,那我想还不如回到原点,像历史上的隐士一样,把自己安定在一个祥和,安静闲适的“世外桃源”中,不过这现实吗?

妈妈总是惦记着住在老家的外公外婆,这点从她三天两头往那边打长途电话便可知晓。妈妈是知孝的。她也渴望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外公外婆还健在,所以她还能找到自己的最初,不至于沦落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境地。如今在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逢春节佳节都会回家,他们深知那时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原点。无论身处何方,总是会心系家乡。

不过身边也有不少例子,让人觉得悲哀。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当问起他的中文名,顿时语塞。他们一味的追求国外生活,却忘了自己骨子里还流着中国人的血!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家乡细洁的泥土,家乡清澈的湖水,家乡热流的炭火,曾经铸过无数美丽载体,天天送到那些或是开朗或是苦涩的嘴边”无论在外的你,收到了多大的挫折,无论你是被人污蔑,甚至被伤害的“体无完肤”,你的故乡永远是你最好的疗伤地,因为在那儿,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水、一草一木也会向你展开它温暖的怀抱,那里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归宿,同样那里也是游子们迈开步伐的起始点。

如今,苍老的故乡仍然在在等待着,等待着他的“孩子”能回来看看。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4

从小到大,我总以为书中的语文更高贵,特别是读了余秋雨老先生的《乡关何处》后。我便被他细腻抒情的文笔深深打动了。我想:这也许便是语文的最高境界了吧!对于这个从小到大一成不变的概念,我深信不疑。可事实证明,我错了。

夏季的一次出门旅游,我漫步在雨夜里。

远方的一家旅馆,在雨里静默着。雨丝打在地上,漾起一层层涟漪。于是,我信步走近。

蓦然,我停住了,在这家旅馆的木门前停住了。旅馆很平常,不平常的是经过风吹雨打,已经陈旧的褪了色的招牌:“归乡”。就觉诗意已存其中。再上前,才发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日暮乡关何处是?归乡之人在此留。”我震惊了,震惊于这招牌中显示出来的`文化底蕴。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是高傲的,而这个小店的主人只是翻看某本有关语文的书有感而记。正是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透露出的温馨与亲切,使得众人前来观赏。四方归客兴许便是看到这句话,就有了身处家乡的感觉。

对,这就是语文,生活中的语文!它比粉墨登场的书中的语文更贴近生活。它的魅力,是书中的语文可望而不可及的。我开始用心重新扫视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无不散发着语文的芳香,我仿佛在一条写满经典语文的路上漫步,学到了从未学过的语文。

语文并不是文人墨客的玩物,不要说书中的语文更高贵,生活中的语文就是书中语文的升华。

愿你明白,生活中,也存在着语文的身影。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5

谈起乡愁,一时间我竟感慨万分,想起老夫子离开故乡大陆时,一肚子乡愁。

无家可归,不亦哀哉。故乡,我是有的,不知我这算不算得上乡愁,顶多算是离乡许久后的感慨罢。

也不知从何时起,乡愁这个字眼在我心中变得敏感,每次归乡,景象总也无法与上一次的记忆重叠。老宅翻了新,小溪见了底,姐姐们相续出嫁……

变化的太多,一时我接受不来,好在祖母的手艺未变,只是食者=着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余光中将乡愁比作一张邮票,一张船票;唐诗宋词中,也有一堆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城市化如猛虎下山,粗暴又来势汹汹,它将一切属于乡村的柔和之物一并推倒,所过处高楼耸立,人迹喧嚣。

夜空浑浊,星星隐匿,若不是还有那轮时圆时缺的月儿,我真怀疑这夜晚,是太阳的诡计。

乡愁难免,思乡也是注定,在茫茫人海中听见乡音,竟觉得无比亲切,不晓得文豪墨客们的乡愁是什么模样,但一谈及乡愁,似乎我也融入进他们的思想里去了。这大抵,就是怀有乡愁之人的共鸣吧。

常在剧中见某文士客死他乡,心中多悲凉。“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不管怎么说,真要是能走到千里之外去,也未必就是个坏事。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也不忘归乡,书中说,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离开故乡。没有离开,就谈不上乡愁。我也同意这点,不离,大概也有他的理,尝过离乡之苦的,必定体味过在乡的`甜,都说人生百味,那至少,这两味,我是尝得真切。有经历的人用见识换来了乡愁,从未走出过的人,虽然没有乡愁,可终究,他们也不知,乡愁到底是个啥滋味。

人生之悲,莫过于无家可离,离不了家。其次,才是无家可归,归不了家。

也许潇洒地走遍天下,再带些乡愁回家过年,这才是普遍令大家向往的人之常情。

我思念家乡,也想知道那相关,究竟在何处……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6

野夫是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没有江河般的波浪翻滚,有的是脉脉的清流,带你走回到故乡的路,顺着时间,逆流而上。

有人说时间是最残忍的,它会把回忆像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剥到你的`面前。读野夫的故事,会有那个时代的风扑面而来。

他说幽人苏家桥,总让我联想到竹林七贤。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渴望的生活和自由。说阮籍猖狂,不拘礼,是他厌弃世俗的晦暗。他作《东平赋》、《亢父赋》,借风土之污秽,言社会之黑暗。苏家桥虽曾做得老师,学问也高,那行为方式却极不相称。真悲真喜,敢怒敢言,却也有真性情。这位苏老师好酒,酒后的行为更为任诞。不过也不及阮咸与群猪共享大盆饮酒,那情景略想一想就令人忍俊不禁。苏家桥还有魏晋裸袒之癖好,未服用五石散,仅饮酒就燥热不可耐。这样一人,或许只适合生活在那个风度时代,享受自己真正的自由。

自由其实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比如不想做官,不想当值。

野夫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奇人”,不,我们应该称他做“神人”。在这个英雄气概几乎荡然无存的末世,出现这样的侠骨风气之人是精彩之至的。他就是王琪博,兄弟眼中的“王七婆”。

听名字,并不觉得这是个出彩的人物,却掩盖不了他一生的光华。酷爱带刀,瘦削高挑,骨子里透出的狠劲儿。我想不到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比。人到中年仕途失利,转而写诗作画,却仍能弄得出名堂来。野夫说过写诗时他是琪博,玩儿刀时他是七婆。这个奇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在三十年里游走于诗与刀之间,不怕失败,不怕衰亡。他身上有烈性,烈得像俄罗斯的伏特加,又经得起沉淀与存放。越久,越烈,越洌。少年时,他拔刀护母;上学时,成为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年过三旬,生意场上失利,仍能从头来过。王琪博是生来就懂得拼杀的人,他相信,世上没有什么能拦住他的。哪怕是油尽灯枯时,也依旧身手矫健,和兄弟们重返张扬的青葱岁月。

过着刀头舔血,臂上刻诗生活的人,不由得让人敬畏三分。

无论如何,都要生活下去,没有永远都输的战斗,这是王琪博能告诉我的。

“窗外是行进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有人愁。所谓故人,在故乡。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7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六遍了,但我依然相信:我一直都是在浅读,野夫心中真正的世界我还无法深深的体会和理解。他心中的故人故乡故事所夹杂的酸楚的滋味,似乎任何人都无法体会,这是一种境界,但文字在感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野夫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思乡回忆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课。

在他的回忆中,除了幽人苏家桥有点比较迸鸣,是一种荒野奔命和绝谷斗杀的惊骇之声。

刘镇西的悲凉的人生和对社会的热血有着怎样的痛和恨,在他中年的黑暗里,是怎样地渴望生命的光明。

苏家桥的归隐人生,真实的性格,无不都是我们作为学者和读者所期盼的人生。

......

出山二十年载,上半截心脑埋在故土,下半截身子飘荡在异乡。我们没有他们的阅历,我们没有悲苦的深刻的童年。但,我们童年的额点点滴滴,故乡的花花绿绿,无不在我们失落和绝望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故乡不一定最美,但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闪的那颗星。故人不一定最富有,但没有他们就没有纯洁的童年和故事。

故事不一定最精彩,但发生在我们成为最真实的思念也只有它。“窗外是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我在生活,我还将生活下去”。

试着生活的`道路走成拖鞋,很痛,不过很真实。

曾经的曾经,都是过去。文字的记载,都是历史。

但,沉在我们心中的那份情感和感觉,任何文字和表达都承载不了。

但愿那份回忆能唤起现实的我们想哭的思考。

希望故乡的半边天都是蓝色的。

但愿故乡另外的半边天都是我们的甜甜的记忆。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8

《乡关何处》里,描述到当一个人渐渐习惯已有的幸福时,你要其面对突降的灾难时,终也会不习惯。而当一个渐渐习惯生活在贫穷痛苦的日子里时,你突然要其生活在幸福安稳的日子里,也是会不习惯的。

不得不说,《乡关何处》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以至于我下决心看到晚上两点,也要把它看完。整本书里的那些前辈,真的是令人景仰。渊博的学识,无论是古典文化,还是西方艺术,样样精通。尤其让人敬佩的是那高尚的品德,与世无争的生活哲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从《乡关何处》里,真的读出了非常多的东西。但最令我感到的还是坟灯这一章,关于外婆的回忆。

自己从小是外婆带大的,所以对这种情感特别能够体会。最令我感动的是,当有一次,作者的太过压仰的父亲,终于对作者进行了殴打,以发泄自己的痛苦,是外婆哭着用身体包围着作者,结果左手无名指被误伤一棍,竟被打的骨折,而她也一直隐忍着未去医治,至死那个手指依旧还弯曲着。多么相似的经历,从小也是外婆带大,也是在外婆的保护下。还记得有一次,外公要打我,也是外婆用手替我挡的棍子,导致了手指虽未骨折,却也受了蛮重的伤,而且也是相似的隐忍着,未去医治,后来竟落下雨天手指会隐隐作疼的病症。读到这里,不禁有种想哭的冲动,内心深处的那种柔弱被完完全全的勾显出来了。才发现,原来,人是这么一种脆弱的动物。

文革距离我们这一辈已经太远,远到我们似乎已经渐渐忘记那个疯狂的年代所造成的`伤痛和悲剧。是的,所有的过失和悲伤,在幸福面前都会慢慢融化,渐而被遗忘。只有那些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痛,永远隐在心里,任时间流过,而痛楚却只会越来越尖锐。突然发现,自己也已经渐渐忘记文革了,想到这里,不由的有些羞愧。是的,我们并不应该去牢记过去的痛苦,但我们至少不能忘记痛苦。

整本书,令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不仅惋惜那些大家们的命运,也怜惜中国文化的命运。那些大家们无一不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的,却又一一被时代所给困杀。毕竟他们的高风亮节,在当时,肯定是不能够被时代所容忍的。“当一个时代大多数的人都是疯狂的时候,清醒的人反而会被说成是疯狂。”现在看来,这一句真是至理名言啊。我们现在还很好的继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有几人,至少我自己是没做到的。并不是显得愤青,或者想批判些什么,只是真心觉得我们在往前瞻走的同时,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否则民族便不成其为民族了。

人不能总带着记忆跑,但是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带着经验往前走。

《乡关何处》读后感 篇9

散文一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从文学上来看,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细胞且有文艺范儿的人,才能很好的理解散文的美,对于我来说,既没有文学细胞,也不会装文艺,散文对于我来说,一直都是提不起兴趣的类型。在好友的推荐下,我才抱着尝试的态度,去尝试读一读这本书。

阅读之初,好友春红已经给我灌输了这本书的基调——有点悲伤。我原以为,这又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散文集,因为太多的散文就是这种类型。但是当我读完第一篇文章后,我发现,这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也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情爱的散文,而是怀旧,是对故乡、故人、故事真实情感的抒发。于是我,怀着对作者的尊重,对好友的最终,读完了这本书,不得不说,我被作者那朴实的情感所吸引,那种饱经沧桑的经历,充满无奈的生活,活生生的反映出当年作者身边人的身边事,无奈,辛酸,被生活所折磨,我仿佛看到了,从抗战到80、90年代的社会的样子。

作为一个90后。我或许没有亲身经历过80年代甚至抗战,平淡的生活。但从我童年的经历来看,当年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的艰辛,非常的不容易吧。记得我都还用过一分钱,两分钱五。

那个年代。虽然会有很多弊端。但是较80年代,甚至抗战年代而言。人民可以做主,社会还没有那么专制,言论还是比较自由。作者身边的人,如果还活着,他们一定会羡慕现代i的生活。可是有大多的人已经作古。他们已经看不到现在生活的样子。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活着就已经很好了。想想现在的我。其实和作者有相同的地方。从作者的.文章来看,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悲伤的情绪是他的主线。和我一样。作者也是重感情的人。我能够理解到作者的那种心酸和无奈。看完之后,突然想回到当年的时代。去看一看作者当年生活的样子。可是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就现在社会而言,我可能是一个不入流的中年。本想说是青年,但想想自己已经二十七八了,也是中年人了。

生活还在继续,时代还在发展。我也有我自己的目标。不管怎么样,我都要为之努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