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家姓对联》序

来源:书屋网 3.24W
《中华百家姓对联》序

《中华百家姓对联》序
刘育新  《中华百家姓对联》是一部四十五万字,囊括XX余副对联的楹联作品专著,作者是毛毛雨。毛毛雨这个名字,对我们并不陌生,他在XX年北国网“百家姓”征联赛中,以坚韧的毅力、参加了比赛,是为数不多的全程参赛者之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跻入前三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毛毛雨是庄温英先生的网名。庄温英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的一名老会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40年,1998年退休后,迷上了楹联,曾经在柳州楹联函授院,系统地学习了楹联基础知识,为了充实退休文化生活,他自学电脑,学会了打字、上网,现在是《中华国粹网》的骨干会员、终评委,网校教员。几年来,他为了创作楹联和提高创作水平,时常研读古典书籍,并注意广泛搜集好联好句,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还踊跃参加各种征联,促进自己增长知识,活跃思维。利用电脑这一现代科技手段,与海内外联友切磋联艺,交流创作经验。他在XX年、XX年参加“新春联全国大征联”,荣获“联坛百春”、“联坛百强”的称号。
  庄温英先生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人。他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对504个中华姓氏单独撰联XX多副,为中华姓氏对联书写新的一页。《中华百家姓对联》气魄之大,工程之艰巨,这着实令人钦佩。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只有热爱事业充满激情的人,只有具备雄厚的文学功底的人,只有具备广阔知识面的人,只有毅力坚强治学严谨的人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姓氏对联是叙述姓氏渊源和颂扬名人的对联。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明确历史记载的接近三千年。用文字、文学的方式对本民族历史中的杰出人物进行追思与怀念,是人类的一项共同传统,而以对联这种形式对之加以缅怀、歌颂和赞叹,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中国的古代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靠古代遗迹保存下来的,而这些地方所张贴、悬挂的对联,也是经历过多少年代才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的,并起到了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弘扬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在中国的国粹——对联文化中,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是其中最有价值,也最有意义的部分,也是我们研究对联时最不该忽视的部分。
  纵观对联发展史,有关历史人物的对联荦荦大观,数不胜数,它们给人的教育、启迪的功效是不可抹杀的。姓氏楹联是楹联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的姓氏楹联以宗经明道、敦品立德为要旨,通常采用出经入典、寻章摘句、借以达到赞颂祖宗,追怀古人,激励后人的目的。
  毛毛雨先生深入精研姓氏源流、典故、名彦,堪称这方面的学者。在《百家姓》中的一部分罕见姓氏,由于历史原因缺乏对联,毛毛雨先生都一一给予填补,丰富了姓氏对联文化的内容,弥补某些姓氏宗祠、典故对联的空白。
  《中华百家姓对联》这本精心作品,整体水平较高,多数联作立意高雅,内涵丰富,用典精确,思维广阔,对仗严谨,遣词生动,气韵酣畅,音韵和谐。书中楹联大多仍然保留了传统姓氏楹联据典立意的特点,以达到抑恶扬善,教化人心,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本《中华百家姓对联》既注重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希望她能伴随《百家姓》流传于世,走进千家万户。
  借此机会,我祝愿庄温英先生继续努力,艰苦耕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楹联作品,为弘扬中华楹联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

热门标签